“鲁本斯、凡·戴克与佛兰德斯画派

来源 :中国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623159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1月5日至2014年2月15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北4展厅共同举办“鲁本斯、凡·戴克与佛兰德斯画派——列支敦士登王室珍藏展”。本次展览既是中列两国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盛事,也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为国内观众献上的又一道艺术与文化的盛宴。
  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艺术品私人收藏之一,起源可追溯到17世纪。本次展览从列支敦士登王室多年的珍藏中,精选了巴洛克时期佛兰德斯画派的油画、版画与挂毯等100件具有代表性的杰出艺术作品,包括以鲁本斯、凡·戴克、昆丁·马西斯、扬·德·考克、勃鲁盖尔家族成员、雅各布·约丹斯、斯奈德斯、德·蒙佩尔、小弗兰斯·弗兰肯、罗兰特·萨弗里等西方艺术史上赫赫有名的艺术家的杰作。
  展览共分为13个单元:佛兰德斯绘画的开端;安特卫普画派的传统与背景;彼得·保罗·鲁本斯——神话、宗教作品;彼得·保罗·鲁本斯——德西乌斯·穆斯系列;彼得·保罗·鲁本斯——肖像画;彼得·保罗·鲁本斯——版画;安尼·凡· 戴克——肖像画;安东·凡·戴克和雅各布·约丹斯;仿鲁本斯、凡·戴克、约丹斯、斯奈德斯的神话和历史题材绘画;室内画和风俗画;佛兰德斯风景画;动物和狩猎;静物画等。13个单元系统地为观众梳理与展示了一个鲜活、生动的佛兰德斯画派发展历程,再现了16至17世纪的尼德兰南部地区的人文风貌、历史概况与城镇景观。
  佛兰德斯画派是西方艺术史上巴洛克时期重要的艺术流派,彼得·保罗·鲁本斯与安 东尼·凡·戴克是这一流派中最具代表性的大师。鲁本斯的作品以生动的形象、恢宏的气势、细腻的技法而驰名,成为艺术史上不朽的杰作。在他的笔下,许多神话与宗教故事都被形象、生动地再现。本次展览展出的《战神马尔斯与瑞亚·西尔维亚》是这类题材作品的典型。作品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古代神话故事中战神马尔斯与女祭司西尔维亚相遇的情景。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还将画作的草图与根据绘画所编织的挂毯同时展出,使得观众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材质的相关作品的创作过程。
  进入17世纪后,肖像画被重新定义,焕发出新的生机。此次展览展出的《克拉拉· 赛琳娜·鲁本斯的肖像》是欧洲艺术史上最动人的一幅肖像画。这件作品是鲁本斯1616年创作的,描绘的是他5岁的长女克拉拉·赛琳娜。在白色衣领的衬托下,女孩的脸颊粉红,绿色的大眼睛率真地盯着画面之外,那张写满稚嫩、天真无邪、讨人喜爱的脸庞生动鲜活地展示在观众的眼前,而浓浓的父爱也跃然纸上,打动每一位观者。
  凡·戴克是鲁本斯之后最为著名的肖像画家,他凭借自己出色的肖像绘画技艺,成为英国国王查理一世的首席宫廷画师,并对英国后世的肖像画创作有重要的影响。本次展览展出了他创作的《玛利亚·德·塔西斯(1611-1638年)的肖像》。凡·戴克对礼服和羽扇的描绘非常细腻,丰富的色调中显露出提香的绘画遗风。这无疑是凡·戴克的最出色的肖像画之一。
  除鲁本斯与凡·戴克作品外,展览中还展示了佛兰德斯画派多位较有影响的艺术家的作品。如:小弗兰斯·弗兰肯创作的铜版画《战胜西拿基立》,作品描绘了耶和华的使者拯救耶路撒冷的场景,场面激烈,叙事生动,以橄榄色、绿色和蓝色为基本色调,搭配玫瑰色、黄色和白色突出重点,是弗兰肯在早期创作中的鲜明特征。罗兰特·萨弗里创作于1612年的静物画《一束鲜花:列支敦士登花束》以对花卉的精确描绘著称,画面布局对称,构图精细,使用黑色背景作为花束的陪衬,繁茂的花束里包含有来自各个地方和各个季节的花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鸢尾花,因为其花瓣的特殊排列,被视为神圣威严的象征,也是圣三位一体的象征。除了这些宗教内涵之外,仅能维持数日美丽的切花,则代表了生命的易逝。桌面上蜥蜴、老鼠等动物会对植物生长产生危害,因而也代表了美的稍纵即逝。所以,在佛兰德斯画派中,静物画不仅仅是艺术作品,还是哲学精神符号化的隐喻。
  “鲁本斯、凡·戴克与佛兰德斯画派——列支敦士登王室珍藏展”展出的百件作品,件件都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其背后的故事也耐人寻味。观众可通过这个展览,欣赏到西方艺术精品,近距离品味高贵、华丽的艺术盛宴,感受佛兰德斯巴洛克艺术的宏大气势和浪漫情怀。
其他文献
2002年金秋时节,适逢天津第二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开幕,笔者陪同周俊杰先生专程到天津大学黾园拜访王先生。  2006年,我到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担任编辑以来,我又六次游学黾园,得以就书法、绘画的创作、中国书法的高等教育等相关问题向王先生请教。这期间,王先生阐述了一些未曾在他以往出版的著作中收录的重要观点,值得我们注意。  2013年10月8日,王先生驾鹤西去。现在将这些访谈内容整理出来,相信
2018年12月初,故宫博物院举办的“赵孟頫书画特展”落下了帷幕。借助于故宫博物院这一具有天然优势和话题属性的信息传播平台,在举办书画展览的三个月里,赵孟頫这一历史人物走到了公众面前并被人们所知晓。于是,这位宋朝皇室后人、生活在宋元两代的艺术家一下子就火了起来,或者说,变得更加广为人知。  如果你曾留意过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其他同类展览的话,就会发觉赵孟頫这次展览的命名方式与众不同。比如刚刚结束的“历
楹联书法,兼具楹联、书法之长。其内含楹联联语之意,外彰书写逸美之状,陶然兴会,耐人追寻。千百年来,文人乐此而雅悬斋壁,书家好此以酬应赠答。时至今日,具有独特传统文化气质的楹联书法,其发展大势亦表现出不同既往之貌,业界践行不怠,硕果累累,其文化愈显独特,其艺术愈增颜色。  2013年1月19日,由中国美术馆策划主办的“中国美术馆癸巳新春楹联书法大展”于中国美术馆3楼展厅开展,展览展至2月24日。展览
杜滋龄《1941—)  1941年生,天津人。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师从叶浅予、李震坚先生。曾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系主任,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防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第一、二、三届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五、六、七届理事。  现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编者按] 
[编者按]  近年来,我国美术事业繁荣发展,美术创作活跃,优秀美术作品大量涌现。与此同时,各种机构及个人对美术作品的收藏数量迅速增加,而伴随其后的则是对美术作品储存与展示空间的需求增大。因此,除官方公益性美术馆新建及扩建之外,各种社会力量投资建立的民营美术馆也蓬勃兴起。如此发展态势,客观地促进了我国的美术馆事业的快速发展,总体形势是喜人的。虽然从硬件上看,政府及社会各界加大了对所属美术馆的建设投入
1875年,在英国颇具影响力的“亚瑟王”贝尔福(Arthur James Balfour,1848-1930)在伦敦买了套新房子,亟待装修。作为英国首相和伦敦当时上流社会最有影响力的团体——“心灵会”(The Souls)的领袖人物,贝尔福品位高雅,追慕古风,是当时英国艺术最有力的支持者之一。他需要一个最佳人选来创作“一系列足以代表他艺术特征的绘画”,以此装饰他新购置的房间。贝尔福选定了爱德华·伯
[摘要] 北魏平城书法并非艺术史中的孤例。以云冈石窟三则太和造像题记为例可见,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艺术生命体,北魏平城书法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和发展轨迹;作为一个书法史中的“过渡”产物,它和十六国时期北凉体书法、洛阳时期魏碑体书法具有密切关联。因此,本文关注北魏平城书法的文化内涵、史料价值、审美取向、创作手法诸方面问題,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魏晋南北朝不同地域之间的书风差异与交流融合的史实。  [关键词]
展览时间:2014.01.09至02.24  展览地点:北京今日美术馆  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学术研究展之中国当代数字艺术展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今日美术馆共同主办,吴为山担任策展人、王端廷担任执行策展人的大型当代数字艺术展。展览得到了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的学术支持。  数字艺术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当代艺坛兴起的最新艺术门类,它不仅是近年来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和圣保罗双年展等国际大
石嘴山市科技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哇呜进行课程研发,设立了泥哇呜系列体验课程。课程对接3-4年级和5-6年级《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STEAM为教学理念,打破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及数学多学科之间的壁垒,将科学和艺术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综合利用科技馆内设立的泥哇呜工作室和物理展区的“声音的传播” “传声管”等特色展品,以及学校教室和泥哇呜传承基地进行课程实施。自课程开展以来,社区、学校及各
展览时间:2013.03.12至06.02  展览地点:上海中华艺术宫第17号展厅  此次展览从列支敦士登王室多年珍藏中精选了100件油画、版画与挂毯作品,其中包括彼得·保罗·鲁本斯的《战神马尔斯与瑞亚·西尔维亚》、《克拉拉·赛琳娜·鲁本斯的肖像》,安东尼·凡·戴克的《热那亚贵族肖像》、《玛利亚· 德·塔西斯的肖像》,以及昆丁·马西斯、扬·德·考克、勃鲁盖尔家族成员、雅各布·約丹斯等人的画作。该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