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gong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物理是高中阶段教学重点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需要研究的内容。基于此,通过有效的教学实践,本文总结了几点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希望分析能够为高中物理教学水平提高提供有效保证。
  关键词: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策略
  1引言
  高中物理知识繁琐复杂,这也给部分学生造成了学习困难,那么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真正掌握物理知识要点,从而在通过进一步知识消化,实现巩固学习的目的。下面通过对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的研究,提出了几点教学方法。
  2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动脑思考,从而使学习效率得以提高。学习环境包括内在与外在两个方面,其中内在的学习环境指的是学生的心理环境,即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愿意在课堂上与教师沟通,并积极进行互动,从而促进高效教学的实现;外在的学习环境指的是课堂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为学生创造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像是采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模式、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问题情境等,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在教学“超重与失重”这一节时,就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情况,如,人们乘电梯时的上升与下降、飞机起飞与降落的场景以及人们的状态变化、人们玩过山车与蹦极的场景等,学生见到这些熟悉的场景,心情瞬间被调动起来,他们对这节课知识的学习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使课堂的气氛变得异常活跃、热烈,然后我再进行课程的讲解,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互动的积极性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使课堂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联系实际导入,启发学生思考
  高中物理知识的难度较初中阶段的学习难度有了提高,这也是很多学生失去学习信心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高中阶段物理课程的学习范围十分广,在深度方面也有所加强,但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仍然是保证学生学习效率的主要手段。而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首要环节,良好的导入环节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地调动起来。因此,精心地设计课堂的导入环节,启发学生思考,是引导学生自主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的有效手段。
  例如,在教学《自由落体运动》时,教师就可以先在课堂上为学生演示“粉笔头从高处释放”的实验,并引导学生分析:“这个运动有什么特点?最初的速度是多少?运动的过程是怎样的?”在学生回答过后,教师就可以引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然后教师可以继续启发学生思考:“如果铁片和等面积的纸片下落,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通过提出这些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实验进行探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借助多媒体设备,模拟教学内容
  物理课程的教学中,有些内容仅仅通过教师的口头讲授,学生是很难真正地理解其中的含义的,而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教师就可以将这些内容生动直观地呈现出来,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通过对知识、模型等的模拟,将抽象难懂的内容转换成生动直观的知识,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可以增强课堂的教学趣味,使物理课堂充满活力。
  例如,在教学《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这一节的内容时,学生只有掌握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理解其运动的轨迹,才能做题求解。但是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述学生是很难理解的,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将带电粒子在极板间的运动通过微视频的方式播放出来,让学生通过动态直观的观察体会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为了让学生能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教师还可以将带电粒子的受力情况标注出来,让学生知道粒子的运动轨迹不是随机的,而是有物理知识依托的,从而让学生在自己分析做题时也能有据可依,真正地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内涵,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5重视课堂评价与反思
  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与反思是构建高效课堂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往往只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觉得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就达到了教学的目标,而忽视了在课堂上的总结评價与反思。由于高中物理学习的知识层面较为深入,若是师生没有对课堂教与学的过程进行反思,学生在课下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总结与反思,并对教学过程逐步完善,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高质高效。
  课堂的评价与反思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评价与自我反思,二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与自我反思。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包括课题引入、教学过程、总结评价这三个方面,以“匀速圆周运动”这一节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后,要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合适——采用情境创设活跃课堂气氛引入课题;教学的过程是否合理——师生互动、小组讨论来学习圆周运动的规律;是否符合学生的接受程度等;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与反思,总结这节课的收获,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以便能够及时地为学生解答。
  6结束语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课也迎来新变革,为提高教学有效性,需要重视采用有效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为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物理课堂,帮助学生提升物理学习成绩,从而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崔晓燕.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甘肃教育,2018(17):117.
  [2]蔡本再.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33):183-184.
  [3]王国华.新课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23):181-182.
其他文献
摘要 应用型本科的发展必须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基础, 构建以现代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模式。ESP教学是近年来我国英语教学的新趋势。本文基于应用型本科大学的特点,结合ESP课程目前国内的教学状况,探讨了构建ESP课程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ESP  应用型本科是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现阶段一般包括所有的本科第二批及第三批录取院校。它的发展为企业及
摘要 创新意识对个人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从小学阶段就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也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此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创新情境;实践活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1 创新情境数学教学模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情境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不同的情境来讲授知识能够激
摘 要:新时期,由于学科题目的增加,越来越重的竞争压力,更多的高中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导致许多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了解我国在高中生心理教育方面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教育;初探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高中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于以后的人生路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生
摘 要:高中政治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民族中学为例,围绕创新教学观念、精选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四个方面展开讨论,希望实现高中政治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中政治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影响逐渐明
摘要 高校教育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这就对其日常教学提出了更高标准,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新的教学目的需求了。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人文素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巨大影响作用,加大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力度,并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本文总结了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环节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探究了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
情商能力指的是一个感受、理解、表达和评价心理情感的能力。美国D·戈尔曼在《情商能力》一书中说:“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是情商能力而不是智商能力。”据心理学家调查研究,在导致人们成功的因素中,智商只占20%,而情商则占80%。众所周知情商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训练的结果。情商教育工程被教育界公认为当前教育实践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建的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也提出了新
期刊
目的:①比较癫痫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个性,探讨癫痫儿童的个性特征;②分析各种临床因素对癫痫儿童个性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应用艾森克个性量表(Eysenck Pers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通向心灵的唯一的门户,知识的阳光只有通过知识这扇门户才能照射进来。”心理学中,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如何维持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高中的课堂教学要重视对选择性注意策略的指导。选择性注意策略就是“学生能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的学习内容和活动上,而忽略那些不重要的内容和与目标不相关但有干扰的活动”。首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倡
期刊
语言具有四种不同的功能:提问信息、陈述信息、索取服务以及给予服务。人们通过语言发出请求、提出意见,或者表达想法以及愿望等。也可以用语言表达感情以及态度等。其中,语的功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达。比如,通过情态动词、情态形容词或者时态体现出语言人际交往功能。然而,当前语言学基本从情态动词等方面研究语言人际功能,对英语时态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主要对英语时态情态意义加以研究。  1 英语时态情态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