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无止境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97144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效课堂是素质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的主要实现形式,是课堂目标及其实现手段和方式与课堂情境差异性和个性化的有效切合,是使学生在确定时间内更好地达成素质结构和发展水平目标的教育实践形式。理解这一含义,主要应突出高效课堂的主体性、相对性和发展性,它们三位一体,密不可分,分别从根本上回答了“课堂到底是谁的课堂,高效到底是谁的高效”、“课堂该是什么样的课堂,高效该是什么样的高效”、“课堂为什么能够高效,课堂高效的出路在哪里”的问题。正确把握这一概念,对构建高效课堂和正确评价课堂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效课堂 主体性 相对性 发展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7-0112-02
  
  高效课堂是教师不懈追求、学生热切企盼、社会发展需要、家长强烈要求、学校高度认可的教育境界,是素质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的主要实现形式。
  为了构建高效课堂,许多教育界同仁分别从特征、方法、形式、结果等多个角度对“高效课堂”的内涵做了积极探索,对指导课堂实践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起到积极作用。结合本人的学习和实践,我认为,把握这个概念的本质,主要应突出高效课堂的主体性、相对性和发展性。
  
  一、主体性
  
  所谓主体性,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要以生为本,因为实现学生的发展才是教育的初衷。在师生共同体中,学生始终应是学习活动的主角,老师当且仅当为学生学习做好导引和服务工作,而不应是老师一味地灌输,因为教学不是传递东西,知识要靠学生通过获取信息后自己独立完成建构起来。所以,高效课堂必是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的过程,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课堂不可能是高效课堂。传统课堂的学生学习、思考、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往往被老师挤占,学生主动参与少,积极性往往被老师的尽情表演所扼杀,学生甚至成为课堂的旁观者,以至于学习效率低,甚至厌学。
  对构建高效课堂而言,突出主体性,根本在于解放学生的学习力。这就必须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而老师的作用主要是变通课堂模式和运行机制,以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创设认知背景或问题情境,以利于学生获得分析问题、解决疑难、实现发展的有效启迪;主导学生情智及活动进程,以利于学生感受目标达成、健康向上、轻松愉悦的和谐氛围。所有的课堂预设都应紧贴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整个的课堂进程都应围绕学生的思维活动展开,全部教学活动更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规律,而非教师讲课的规律。老师要激趣启智,促使学生主动表达与沟通,积极调动和鼓励他们主动学习、探究的积极性,着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能力,不断为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创造条件。
  对课堂评价而言,突出主体性,主要不在于老师讲解了多少知识、提供了多少能力,也不在于过程是否轰轰烈烈、方法是否新颖独特,更不在于老师的情态价值是否彰显,而应主要看三维目标在学生身上的达成情况,甚至要看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兴趣和态度、学习能力等;从付出与收获比的角度说,高效课堂主要不是看老师付出与收获比,而应该看学生付出与收获比,因为老师只是帮助学生实现发展的条件,让学生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获取最大限度的收获,才能说课堂高效;此外,突出主体性还应关注学生的受益面,即课堂不是对个别同学或少数同学高效,而应是对大多数同学或所有同学高效,即全体性等等。
  突出课堂的主体性,标志着高效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崭新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是践行素质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的必然选择;突出课堂的主体性,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极大解放学生的学习力,并把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力作为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点;突出课堂的主体性,让课堂回归教育的本质,让教育回归“人的发展”这个原点,宣示“教育首先要尊重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让课堂呈现出生命课堂、生活课堂和生态课堂的特征。
  
  二、相对性
  
  所谓相对性,是指课堂高效都是比较而言的,而且可以是一段时间若干课堂的总体情况,实质是要尊重课堂情境的差异性和个性化的特点。这种比较首先在于付出与收获的对比,具体到一堂课,就是学生一堂课的努力与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之间的对比关系。显然,在确定时间内(一般指一堂课)较好地达成三维目标,即是高效课堂。然而,由于课堂实际过程难以量化,使这种定义极具抽象性,这就造成目前教育界缺少界定课堂教学高效性的科学、具体、量化的衡量标准,对构建高效课堂也产生制约。所以,在研究高效课堂的抽象意义的同时,还要对课堂的具体情节给予格外关注,从而增强高效课堂的可操作性。
  由于课堂构成要素的复杂性及动变性,使课堂情境极具差异性和个性化的特点,而脱离这种差异性和个性化又是不可能构建出高效课堂的,所以,从这种差异性和个性化的对比中认识课堂是否高效会更有意义。这就是说,课堂是否高效主要要关注课堂目标及其实现手段和方式与课堂情境差异性和个性化的切合程度,切合度越高,越是高效课堂。很明显,这个意义上谈高效课堂,不在于三维目标是否在一堂课内全部达成、或在一堂课中是否全部具备,而在于课堂目标及其实现手段和方式是否符合课堂的动态情境,以及由此是否实现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从而最大限度实现课堂目标。
  当然,谈课堂目标及其实现手段和方式与课堂情境差异性和个性化的切合度,同付出与收获比的说法,二者并不矛盾,前者侧重于过程,后者侧重于结果;前者强调特殊性,后者强调普遍性;前者优于可操作,后者优于目标化。总体来讲,课堂目标及其实现手段和方式与课堂情境差异性和个性化的切合度越高,课堂资源越能得到充分利用,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必然越高。所以,把二者结合起来构建高效课堂或用于课堂评价,是可行的。
  事实上,根据一堂课就评价三维目标达成是很容易导致牵强或脱离实际的。比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一堂课中往往能够看到的是体现程度,而实现程度大多要看实践场景中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立场观点及现实情态;尤其在任务较多、容量较大的高中课堂,仅靠一堂课,就说学生把知识、能力、方法等既学会了,又会学了,还会用了,甚至会创新了,三维目标完全达成了,这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就一堂课,主要要看课堂目标及其实现手段和方式与课堂情境差异性和个性化的切合度,从而主要看三维目标的体现程度,其次看实现程度。一堂课的目标应该有主有次,任务应该有重有轻,情节应该有详有略,有些目标需要通过一段时间或几堂课的努力,才有可能真正全面达成,至少此时再评价三维目标是否达成才具有说服力。也就是说,脱离课堂情境差异性和个性化,无视课堂的相对性,不仅不能构建高效课堂,也不可能对课堂形成正确评价。
  突出高效课堂的相对性,尤其把过程上的切合度和结果上的付出与收获比二者结合起来,有重要意义:在课堂实践上,教师由此能够把三维目标与过程方法、把抽象意图与具体操作、把整体布局与局部设计结合起来;在课堂评价上,既把三维目标的体现程度和实现程度区别开来,又可以把对一堂课的评价与对段时间课堂效果评价结合起来。例如,对一堂课,主要从切合度和目标体现程度的角度评价,次之从付出与收获比角度评价;而对一段时间的课堂效果或对文本某个单元的内容,则主要从付出与收获比角度和目标达成程度角度评价,其次从切合度的角度评价。这样既符合了文本课程的结构设置,又有利于增强评价的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可信度。
  突出高效课堂的相对性,就是要尊重每堂课的特殊性及多堂课的整体性,就是要增强每堂课的针对性和多堂课的协调性,提高每堂课的灵活性和多堂课的稳定性。突出高效课堂的相对性,是课堂对教育规律的尊重,不如此不宜侈谈构建高效课堂。“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我国国土面积大、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均衡恰恰是我国教育长期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公平而有差异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公平的教育。
  
  三、发展性
  
  所谓发展性,指高效课堂始终是充满生机、无限发展的,高效课堂无止境。这是由于课堂实践的构成要素具有发展性。作为课堂实践手段的教材文本和教学工具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其中,电化教学是当代课堂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多媒体的使用,既把“黑白”世界变得有声有色,更把抽象过程变得具体直观,极大地促进了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成为一切具备这一条件的学校和老师构建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物质技术手段;在课堂实践中,学生明显具有发展性,老师必须具有发展性。只有不断学习钻研,紧跟时代步伐,贴近学生生命世界的老师才可能在课堂上较好地发挥主导作用,才可能构建出高效课堂。而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实践主体,其构成一个密不可分、联动共生的“师生共同体”,呈现出“一体两面”的主体形态,在师生两面互动中,出现生成和发展在所难免。也就是说,作为课堂实践主体的师生共同体也必然具有发展性,这既因为教育教学的实践需要,也是师生的能动性和联动性使然。从这个意义上看,构建高效课堂依赖于师生的能动性和联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实现高度结合;学生不是课堂实践客体,但学生的素质结构和发展水平却是师生共同体的改变对象,是课堂实践客体。正如社会历史的进步不可阻挡一样,学生的素质结构和发展水平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处于发展变化中,而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就在于实现学生的素质结构和发展水平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程度的启发、引导、改善和提高,所以,学生的素质结构和发展水平作为课堂实践客体,也具有发展性。这样,由具有发展性的课堂实践主体、课堂实践手段、课堂实践客体构成的课堂实践活动也具有了发展性。
  高效课堂必须是这种发展性的彰显和充分发挥。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当代课堂的面貌焕然一新了,从教室设施到教学设计,从学生视野到教师观念,从学生认知到老师授课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信息化时代,老师在学生面前的“先生”地位将一去不复返了,因为有越来越多的领域,老师可能还不知,而学生已“先知”了。这在客观上要求老师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的学习关系,同时老师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有“百战归来再读书”的精神,努力使自己的课堂紧跟时代的步伐。不如此,课堂的发展性将倍受限制,难以构建高效课堂。
  突出高效课堂的发展性,有助于打掉个别教师具有的一本教案用多年的习惯,促使课堂实践形成与时俱进、因材施教的教风;有助于清除不同程度存在的守旧抱残、不思进取的思想,真正树立教师先是学者、名师必能研究的标杆;有助于克服拒绝课改的“僵化”、应付课改的“虚化”或“俗化”等错误倾向,切实服从学生的发展利益。突出高效课堂的发展性,是课堂对教育价值的彰显,构建高效课堂和评价课堂实效,都不能不在发展性上大做文章。
  主体性侧重回答“课堂到底是谁的课堂、高效到底是谁的高效”的问题;相对性侧重回答“课堂该是什么样的课堂,高效该是什么样的高效”的问题;发展性侧重回答“课堂为什么能够高效,课堂高效的出路在哪里”的问题。主体性、相对性和发展性,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统一于高效课堂。课堂是主体的课堂,发展是主体的发展,主体在相对中不断发展,相对是在发展中的相对。离开发展性谈相对性,会导致课堂无所作为,失去了相对性的意义;离开相对性谈发展性,会脱离课堂实际,使发展性受到制约;而相对性和发展性都要以主体性为基础和依托,离开主体性谈相对性和发展性,脱离了课堂实践的根本,将把教育教学引向歧途。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高效课堂是课堂目标及其实现手段和方式与课堂情境差异性和个性化的有效切合,是使学生在确定时间内更好地达成素质结构和发展水平目标的教育实践形式。这样定义高效课堂,透过了课堂上方法、形式、情态等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具体现象,着力把握了高效课堂的内在矛盾,揭示出高效课堂的本质和规律。
  有专家指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只有课堂效率提高了,才能把学生们从书山题海中解放出来,使孩子们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发展个人爱好,如此教育改革,才不会是一句空话。这就要正确把握高效课堂的内涵,突出课堂的主体性、相对性和发展性,从而把课堂实践过程和课堂实际效果结合起来,把理论原则和具体操作结合起来,这样对构建高效课堂和课堂评价可能更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7月22日讯〗全国教育人才工作会议7月22日在京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要求,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规划纲要,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任务,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袁贵仁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人才和人才工作作了全
期刊
何谓猜想,指以已有知识为基础,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归纳作出的估测。虽然猜想的结果并不一定正确,但以其独特的带有创新意识的发散思维,已经在应用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好评。由于猜想需要开拓的精神、敏捷的思维、必要的技巧和创新的勇气,采用通过细水长流的潜移默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猜想思维能力很有必要。  如果猜想有方向、有模型、有经验等就会给猜想注入活力,就容易猜想出问题的结果。本文以高中数学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为背景
期刊
【摘 要】遗传和变异是中学生物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又是学习遗传知识的重点和难点。通常情况下,我们用两对相对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来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现象。纯合体亲本杂交得到的F1自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但如果这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同一性状或相互影响的情况下,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结果:①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5∶1、13∶3或9∶7;
期刊
【摘 要】白求恩精神的实质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白求恩共产主义精神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现实斗争中不断发展起来的。本文通过对白求恩的早年经历的研究,阐述了白求恩共产主义精神的来源和形成过程。  【关键词】白求恩 白求恩精神 共产主义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7-0063-01     众所周知,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
期刊
高等院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院校打牢学员思想根基、强化献身使命意识的“灵魂工程”,而政治理论教学正是院校抓好“灵魂工程”的主渠道。因此,政治理论教学在院校教育训练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政治理论教学的规律方法,对于提高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心理阻抗因素    政治理论课因
期刊
【摘 要】课程资源对于课程目标的实现非常重要,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初中英语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教师应提高自己的课程资源意识和开发运用课程资源能力。利用教师资源,可以加强学生语言实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且合理利用积极的情感有益于课堂学习气氛的生成等。为保证教师资源的充分发挥,学校和各教研组应该为教师资源开发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准备。  【关键词】教师资源 开发 利用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 要】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在于准确定位,找到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即其现实意义;因投资主体多元化、母体桎梏、自有院校研究缺失等因素的影响,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突破以下几点,即因校制宜、调整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关键词】独立学院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7-0099-02  
期刊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除了职业技能操练必不可缺外,职业人文素养教育也是体现其自身特色的关键环节。职业人文素养内涵极其丰富,它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职业习惯等。职业人文素养是职业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已成为当前高职学生成功就业的必备条件。高职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养成教育应多渠道、多方式进行。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是提高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先决条件。课堂教
期刊
【摘 要】个性化是作文的根本属性和思想灵魂。一切裸露心灵、真诚无讳的表达,才是原生态的科学的写作态度。作文个性化,就是要保持率真的自然本性,在构思、选材、结构、语言、立意诸方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突破惯常写“我”之思维定势,写“非我”,在否定中推陈出新。  【关键词】个性化 真诚 袒露 模式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7-0114-0
期刊
【摘 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各高校都基本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也越来越重视高校就业指导课的作用。但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中仍存在一些缺失和错位,本文在分析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对策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以其实现就业指导课的主旨,帮助大学生在就业和人才竞争中取得成功。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 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