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美]孔华润(Warren I.Cohen)主编,周桂银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上、下册,约85万字。

来源 :美国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m159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书译自1993年出版的4卷本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中文版上册包括英文版的第1卷《共和制帝国的创建(1776~1865)》和第2卷《美国人对机会的寻求(1865~1913)》,下册包括英文版的第3卷《美国的全球化进程(1913~1945)》和第4卷《苏联强权时期的美国(1945~1991)》。
其他文献
2005年9月27日至9月28日,美国凯特林基金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在北京联合举行了第19次"中美长期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凯特林基金会、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央党校、国防大学、上海美国学会等单位的20余位中美学者与会.
期刊
国际关系学者霍士第(K.J.Holsti)认为,国际关系作为一门学科迄今仍无一共同认可的准确定义[1].早第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关于国际关系学研究的范围、重点和方法论的争论曾掀起高潮.但作为政治学的一部分,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名称不同,实际上属同一学科.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一般来说,传统学派沿用前者,现代行为学派多采用后者.
作者李侃如博士系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学和商学院教授,现为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客座研究员。他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于1998年8月至2000年10月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部资深主任,负责美国对东北亚、东亚和东南亚的政策。他在这篇文章中,对两岸关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维持台海和平的政策建议。
作者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美国经济研究室主任。这是一本关于美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的书。作者从美国对外双边经济关系的基本构架及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环境特征出发,运用当代主要经济学理论,结合多方公布的数据与史料,对美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进行分析,强调美国资本尽管强大,
本书作者陶文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美关系史研究会会长。作者以原始档案资料(主要为中美双方的档案,兼顾英、日等国)和当事人的回忆录以及口述访谈为依据,勾勒出20世纪的一百年间美国对华政策决策与实施的基本脉络,探究了美国对华政策出台的前因后果、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对其对华政策的影响,以及中美两国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国际关系(英语)系列教程”的成果之一。本书选编了48篇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文献,显示了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连续性、整体性和全面性。本书把国际关系理论粗略地划分为三大部分: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国际主义、马克思主义。
作者是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该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也是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文库丛书之一。全书分为7章,分别对美国对苏联贸易管制政策的起源,巴黎统筹委员会的建立,美国对日政策的逆转与对华贸易管制政策的发端,杜鲁门政府后期巴统贸易禁运范围的扩大和中国委员会的建立,
作者现任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教授。本书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冷战史、美国外交史专题研究,旨在“揭示艾森豪威尔时期对苏战略的基本轮廓并探明杜勒斯在其中的作用。因此本书分析的重点不是作为外交活动家的杜勒斯,而是作为‘冷战战略家’的杜勒斯,内容的重点则集中在战略的层面和决策的过程上。”
本书根据2003年康奈尔大学出版的原著译出。作者是犹太裔美国政治学家、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国际研究协会(ISA)南部分会主席。本书研究的对象是美国政治学学科的特性。本书打破了美国政治学是一门具有“客观性”的独立学科的神话,揭示出它的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作者指出,“美国的政治学是一种具有历史和国家根系的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