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社会道德问题与道德建设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公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的管理力度,并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绩,但是一些社会道德问题也给我们带来反思。突出的表现在人心冷漠,见死不救等一些问题,其中“小悦悦”事件的发生更是令人深思。
  关键词:“小悦悦”事件;社会道德问题;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B82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8-0000-01
  一、“小悦悦”事件的回顾
  “小悦悦”事件是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女孩被两车无情碾压,18名路人目睹车祸后却都视而不见,最后被一名拾荒者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将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但是贻误了最佳的抢救时间,最终小女孩医治无效死亡。“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铺天盖地的谴责,责骂那冷血的十几个路人,外国的各大报纸一致的说出中国的道德沦丧,大部分人认为18名路人的冷漠是一种不道德行为,让人愤慨和痛心。人们对这个2岁小生命的漠视,更引发了我们对当前社会道德问题的无尽思考。这原本是一个交通事故,也许路人伸出援手去救助小女孩,就不至于悲剧的发生。其实社会当中此类的事件很多,为什么人们不愿去相救,为什么人们的表现如此的冷漠?如果说把案件归结为人心的冷漠与麻木而不去相救,那么,与此不同的案例还有“彭宇”事件。早在2006年,南京的徐女士被撞后,被路人彭宇好心扶起的,却无端被讹,让好心人既感到伤心又觉得无辜。这两个事件存在着“施救”与“不施救”的两种做法,可是事件的结果依然让人觉得愤慨,“小悦悦”事件和“彭宇”事件反映出的问题是“不敢扶、扶不起[1],之所以会发生不敢扶、扶不起的现象,一部分的原因在于受到一些类似案件的影响,以至于让人们不敢去做好事。因此,多数人遇到此类事件也许会选择默然离开,所以“小悦悦”事件的发生也是人们这种心理在作怪。上述事件反应了人情的冷漠,道德意识的淡泊,此类事件的一再发生,反映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面临危机,亟需抓住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有效治理。
  二、“小悦悦”事件背后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经济因素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马克思主义也认同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状况有赖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础之上[2]。因此,分析社会道德问题也离不开对经济这个重要因素的思考。面对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潮流下的开放道德态势的冲击时,必然会产生对我国原有传统伦理和道德冲击,面对经济利益和市场发展,以致伦理道德的丧失。我国正处于这样的一个时期,在欲望和利益的双重驱动下,普通群众的道德生活出现了一些越轨现象。原有的伦理道德信仰也渐渐丧失其约束地位,每个人的身上则是脱离了传统道德约束,这必然导致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因此经济原因是社会道德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文化因素
  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的开放,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逐步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思想潮流,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我国意识形态和传统文化。资产阶级道德固有的一些糟粕,比如人与人之间金钱至上的关系,见利忘义,冷酷无情,狡诈虚伪的行为,为自己的利益而牺牲别人的自私心理等等。在我国走向世界更加开放的过程中,吸收了资本主义世界先进的经验技术、公民道德建设成果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接收了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丑恶思想的时时渗透并发挥作用,也成为我国社会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
  (三)法律和制度
  法律是的道德的底线,道德与法律都是一种意识问题,是人们意识产物。凡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就是社会道德的要求。我国现阶段的转型时期特征,法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建设无法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有效地促进社会形成稳定的道德秩序,就需要建立高度有效的道德控制機制,形成和完善法律体系和奖惩制度。要积极促进我国法律制度和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足进,互相补充,从而完善当前的法律制度体系。因此,我们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不仅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而且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良好的法律制度体系才能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强有力保证。
  三、当前社会道德建设的对策
  针对当前的社会道德问题,我国积极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我国当前倡导的社会主义社会公民道德建设既吸收了中国传统道德的优良元素,也借鉴了西方国家对道德建设的探索经验。在结合当前国情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公民道德体系[3]。总体上,公民道德建设在当前取得了显著成效。凡事皆有两面性,对于我国近年来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同样需要辩证地理解。
  面对当前的社会道德问题,我们必须提出可行的对策进行治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第一,道德建设的理论仍然要与时俱进。理论是指导实践的有力武器。为了促进了人民道德水平的提升,建国后我国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开展大量有益的理论探索和教育。在今后一段时期,仍然要保持理论研究现行,并将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指导具体的社会事件当中。
  第二,道德建设的内容需要创新。不同时期的公民道德建设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在坚持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根本性质相统一的前提下,只有不断创新、升级道德建设的内容,在逐渐丰富、充实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才能符合当代我国发展的时代特点和要求。
  第三,道德建设的方式要切合实际需要。改革开放以前的道德建设在形式上热衷于搞运动,虽然难以再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建设方式的主流,但在当时,仍然满足了建设的需要[4]。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采取了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媒体引导与文学艺术相结合、经济手段和法律支撑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未来仍然要继续探索更加贴切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更加深入的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增强道德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只有通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个人道德素质,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坚决抵制社会不正之风,才能杜绝“小悦悦”事件这种悲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宋培.“小悦悦”事件法律解决方法可行性分析[J].年山东大学,2012硕士学位论文.
  [2]张博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个新发展——从阶级道德到公民道德[J].理论前沿,2004(09).
  [3]陈亚萍,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社会主义研究,2007(02).
  [4]邓艳红,诚信与公民道德建设[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01).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就中职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生;数学;思维品质  一、应体现中职数学的教育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中职数学观下的数学教育首先面临的应是数学教育观念的转变,切实培养和发展中职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了解数学之特点,明确数学之应用 ,体会
摘 要: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被产业园区天然包围,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缘条件,该院积极探索“一镇一品一专业”的专业布局,实施“政校企行合作”育人模式,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充分集聚了办学的人气、企业气和产业气,培养了大批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体现了高等职业学校的经济性和社会性。  关键词:高职;合作; 服务; 办学特色  教育部职成司高职高专处范唯处长在《发掘高职学校不可替代的生命
摘 要:本文以佛山华材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探讨了中职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的工作室教学模式,指出以工作室教学模式为基础,改革平面专业课程体系,把实践作为专业课程的核心,能使学生真正进入行业角色,在实战中获取专业技术知识。  关键词:中职;平面设计;教学模式;工作室    平面设计专业是一门技术与艺术高度融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机综合的学科。在中等职业教育,平面设计的培养目标更着重于技术方面的应用,强调的
摘要: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而仅是教学的一个样本,虽然它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但其稳定性和统一性决定了自身的局限性。为弥补其不足,开拓校外课程资源是新课改的呼唤。本文通过分析一次实践活动教学的启示,阐述开拓校外课程资源的必要性与方法。  关键词:中职;德育科;校外课程资源;有效性  2010年我校德育课教研组接受并承担了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立项课题“中职德育课课堂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的一个子
摘要: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显示技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自90年代以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急剧增长,以液晶显示(LCD)为代表的平板显示(FPD)技术正在迅速发展。为了抢占市场许多企业考虑投资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其中就有东方集团为代表的典型企业,本文以东方集团为代表,对当前投资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希望对同行业的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液晶玻璃基
摘要: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多次在重要文件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牧区经济,不断促进牧区经济的的调整与改革,而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牧区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正是促进牧牧区集体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锡林郭勒地区为依托,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问、实地考察等方式,对牧区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控制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了解到锡林郭勒地区牧区集体经济组织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和对控制的监
摘要:城市近郊风景区作为风景区的特殊存在形式,以其独特的地理、资源优势和优美的景观成为城市居民旅游的主要选择。一个规划合理,景观优美的城市近郊景区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吸引游客,开展旅游活动,进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本文分析了城市近郊地区的特征、功能,提出了城市近郊地区的规划设计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城市近郊  发展旅游业的重点在于旅游地的建设,而城市近郊地区的旅游开发于规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旅游休闲的需求越来越大,旅游地产业便应运而生。在“旅游 地产”独特的商业模式下,企业是如何实现财务目标和价值创造,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提出了商业模式→财务状况→财务战略→企业价值创造的分析框架,以华侨城为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探究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财务决策和活动以及价值创造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旅游地产;商业模式;企业价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来临,电话促销成为越来越多公司开拓业务、发展客户的主要方式。在消费者环境变迁的形势下,货代行业盛行起电话促销的新理念。在电话促销理念不断的渗透下,二三级的货代公司纷纷开展电话促销的新业务。本文针对浙江天鸿国际货代有限公司电话促销的现状以及其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结合当前绍兴地区货代行业电话促销发展的趋势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货代业务;电话促销;人才;解决对策 
摘要:本文针对电子商务类专业在基础教育如数学等知识掌握不理想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的解决后续专业课相关知识点衔接不匹配问题,从实际教学经历中,提出若干课程前后衔接不匹配问题的思考及应对措施,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及课程设置等方面提供参考意见,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应用型教育;课程内容衔接;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1-000-01  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