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邹平县开发区第三小学是一所新建小学,建校以来,学校根据《滨州市数字化校园示范校评估细则》等标准和文件精神,从强化创建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实效。
强化组织保障,搭建创建平台
学校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和管理小组。设立信息网络中心,具体负责创建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邹平县开发区第三小学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创建实施方案》《邹平县开发区第三小学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创建实施细则》,把评估细则进行分解细化,责任到人。建立健全《校园网管理条例》等系列数字化校园工作规章制度,以制度保障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和信息化设施设备的规范管理与合理使用。全校上下形成了创建“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动力合力,形成人人关心并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加强基础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一是加强微机室建设。学校配套设施标准化微机室4个,品牌计算机220台,生机比7∶1,满足最大班额教学使用。二是加强多媒体教室建设。学校按48个教学班规模装备了48个交互式多媒体教室。装备多媒体功能室12个并接入互联网。投资21万元建成全自动录播教室,最大满足教学使用。三是加强教师办公设施配备。学校为教职工配备笔记本电脑和办公台式机。每个办公室均配备打印、复印、扫描一体机。四是加强校园网建设。学校建有校园网站,信息点覆盖所有教育教学场所,保证了校园网在各种环境下的高速和畅通。五是加强机器人实验室建设。学校建设总面积184平方米的机器人活动室和教室各1个,配备机器人20套,满足了分组教学和学生活动需要。六是加强资源库建设。学校以购买和自制相结合,充实学校资源平台。
规范使用管理,提高应用水平
开好信息技术课。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在4-6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保证学生上课人手一机。严格按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内容进行考核,并将信息技术课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合学校社团活动与研究性学习课程,开放信息技术资源,组织学生比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加强教师培训。为促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每学期制定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计划,进行全员培训,并鼓励和支持教师教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
开展网络教研。为加强教师教研交流,学校组织教师在博客中进行网络教研活动。目前学校所有教师均在校园网上建立了博客,学校组建学校博客圈。各教研组每个月重点推出一节研讨课或一个研讨话题,引领教师开展交流讨论,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
打造数字化课堂。学校制定课堂教学常规要求,将科学、熟练、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纳入评价指标。目前,学校全体教师均能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形成了多类型数字化教学方式。
几年来,学校15名教师在山东省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评选等活动中获奖。1名教师辅导学生团体参加全省机器人比赛获一等奖。
普及软件应用,提高管理水平
学校完善数字校园管理系统,强化培训,促进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熟练利用校园网数字化平台。截至目前,学校实现了信息处理、日常工作安排、文件收发等工作的数字化,管理效率和效益得到全面提高。
发挥创建效益,推进特色发展
学校工作数字化。学校网站通过改版升级,内容逐渐丰富,架构逐步合理,2014年获山东省优秀教育网站二等奖。各处室级部拥有各自部门专栏,及时更新,方便教师了解各部门工作动态、查询信息和即时交流。同时,学校还建有多个专题网站,彰显数字校园特色。
教学管理数字化。每位教师在校园网建立了工作博客,教学计划、备课等教学常规内容能及时在博客发布,促进交流研讨,管理人员随时了解、监控、反馈教师教学工作情况,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
德育教育数字化。学校组建校园广播站和校园电视台,丰富文化生活。学校德育活动和信息技术整合,每学年都利用先进信息技术设备组织师生、家长集体收看《开学第一课》,结合节日专题教育开展“网上祭英烈”等活动,利用班队会时间全校集体收看《安全专题片》等专题教育内容。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平县开发区第三小学)
强化组织保障,搭建创建平台
学校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和管理小组。设立信息网络中心,具体负责创建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邹平县开发区第三小学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创建实施方案》《邹平县开发区第三小学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创建实施细则》,把评估细则进行分解细化,责任到人。建立健全《校园网管理条例》等系列数字化校园工作规章制度,以制度保障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和信息化设施设备的规范管理与合理使用。全校上下形成了创建“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动力合力,形成人人关心并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加强基础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一是加强微机室建设。学校配套设施标准化微机室4个,品牌计算机220台,生机比7∶1,满足最大班额教学使用。二是加强多媒体教室建设。学校按48个教学班规模装备了48个交互式多媒体教室。装备多媒体功能室12个并接入互联网。投资21万元建成全自动录播教室,最大满足教学使用。三是加强教师办公设施配备。学校为教职工配备笔记本电脑和办公台式机。每个办公室均配备打印、复印、扫描一体机。四是加强校园网建设。学校建有校园网站,信息点覆盖所有教育教学场所,保证了校园网在各种环境下的高速和畅通。五是加强机器人实验室建设。学校建设总面积184平方米的机器人活动室和教室各1个,配备机器人20套,满足了分组教学和学生活动需要。六是加强资源库建设。学校以购买和自制相结合,充实学校资源平台。
规范使用管理,提高应用水平
开好信息技术课。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在4-6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保证学生上课人手一机。严格按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内容进行考核,并将信息技术课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合学校社团活动与研究性学习课程,开放信息技术资源,组织学生比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加强教师培训。为促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每学期制定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计划,进行全员培训,并鼓励和支持教师教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
开展网络教研。为加强教师教研交流,学校组织教师在博客中进行网络教研活动。目前学校所有教师均在校园网上建立了博客,学校组建学校博客圈。各教研组每个月重点推出一节研讨课或一个研讨话题,引领教师开展交流讨论,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
打造数字化课堂。学校制定课堂教学常规要求,将科学、熟练、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纳入评价指标。目前,学校全体教师均能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形成了多类型数字化教学方式。
几年来,学校15名教师在山东省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评选等活动中获奖。1名教师辅导学生团体参加全省机器人比赛获一等奖。
普及软件应用,提高管理水平
学校完善数字校园管理系统,强化培训,促进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熟练利用校园网数字化平台。截至目前,学校实现了信息处理、日常工作安排、文件收发等工作的数字化,管理效率和效益得到全面提高。
发挥创建效益,推进特色发展
学校工作数字化。学校网站通过改版升级,内容逐渐丰富,架构逐步合理,2014年获山东省优秀教育网站二等奖。各处室级部拥有各自部门专栏,及时更新,方便教师了解各部门工作动态、查询信息和即时交流。同时,学校还建有多个专题网站,彰显数字校园特色。
教学管理数字化。每位教师在校园网建立了工作博客,教学计划、备课等教学常规内容能及时在博客发布,促进交流研讨,管理人员随时了解、监控、反馈教师教学工作情况,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
德育教育数字化。学校组建校园广播站和校园电视台,丰富文化生活。学校德育活动和信息技术整合,每学年都利用先进信息技术设备组织师生、家长集体收看《开学第一课》,结合节日专题教育开展“网上祭英烈”等活动,利用班队会时间全校集体收看《安全专题片》等专题教育内容。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平县开发区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