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来源 :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邹平县开发区第三小学是一所新建小学,建校以来,学校根据《滨州市数字化校园示范校评估细则》等标准和文件精神,从强化创建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实效。
  强化组织保障,搭建创建平台
  学校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和管理小组。设立信息网络中心,具体负责创建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邹平县开发区第三小学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创建实施方案》《邹平县开发区第三小学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创建实施细则》,把评估细则进行分解细化,责任到人。建立健全《校园网管理条例》等系列数字化校园工作规章制度,以制度保障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和信息化设施设备的规范管理与合理使用。全校上下形成了创建“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动力合力,形成人人关心并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加强基础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一是加强微机室建设。学校配套设施标准化微机室4个,品牌计算机220台,生机比7∶1,满足最大班额教学使用。二是加强多媒体教室建设。学校按48个教学班规模装备了48个交互式多媒体教室。装备多媒体功能室12个并接入互联网。投资21万元建成全自动录播教室,最大满足教学使用。三是加强教师办公设施配备。学校为教职工配备笔记本电脑和办公台式机。每个办公室均配备打印、复印、扫描一体机。四是加强校园网建设。学校建有校园网站,信息点覆盖所有教育教学场所,保证了校园网在各种环境下的高速和畅通。五是加强机器人实验室建设。学校建设总面积184平方米的机器人活动室和教室各1个,配备机器人20套,满足了分组教学和学生活动需要。六是加强资源库建设。学校以购买和自制相结合,充实学校资源平台。
  规范使用管理,提高应用水平
  开好信息技术课。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在4-6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保证学生上课人手一机。严格按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内容进行考核,并将信息技术课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合学校社团活动与研究性学习课程,开放信息技术资源,组织学生比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加强教师培训。为促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每学期制定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计划,进行全员培训,并鼓励和支持教师教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
  开展网络教研。为加强教师教研交流,学校组织教师在博客中进行网络教研活动。目前学校所有教师均在校园网上建立了博客,学校组建学校博客圈。各教研组每个月重点推出一节研讨课或一个研讨话题,引领教师开展交流讨论,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
  打造数字化课堂。学校制定课堂教学常规要求,将科学、熟练、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纳入评价指标。目前,学校全体教师均能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形成了多类型数字化教学方式。
  几年来,学校15名教师在山东省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评选等活动中获奖。1名教师辅导学生团体参加全省机器人比赛获一等奖。
  普及软件应用,提高管理水平
  学校完善数字校园管理系统,强化培训,促进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熟练利用校园网数字化平台。截至目前,学校实现了信息处理、日常工作安排、文件收发等工作的数字化,管理效率和效益得到全面提高。
  发挥创建效益,推进特色发展
  学校工作数字化。学校网站通过改版升级,内容逐渐丰富,架构逐步合理,2014年获山东省优秀教育网站二等奖。各处室级部拥有各自部门专栏,及时更新,方便教师了解各部门工作动态、查询信息和即时交流。同时,学校还建有多个专题网站,彰显数字校园特色。
  教学管理数字化。每位教师在校园网建立了工作博客,教学计划、备课等教学常规内容能及时在博客发布,促进交流研讨,管理人员随时了解、监控、反馈教师教学工作情况,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
  德育教育数字化。学校组建校园广播站和校园电视台,丰富文化生活。学校德育活动和信息技术整合,每学年都利用先进信息技术设备组织师生、家长集体收看《开学第一课》,结合节日专题教育开展“网上祭英烈”等活动,利用班队会时间全校集体收看《安全专题片》等专题教育内容。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平县开发区第三小学)
其他文献
德国与埃及的关系始自普鲁士埃及学家对古埃及文明的热情和憧憬。自1864年普鲁士与埃及建交以来,双边关系经历了文化联系、经贸交往、政治互动三个阶段。二战之后,德国虽然一
领导者对得力下属的信任如果没有限度,就会产生得力下属私欲膨胀的风险、得力下属能力下滑的风险、单位管理秩序被破坏的风险、干部整体发展受阻的风险。领导者防控对得力下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显然,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作为一线教师,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重新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一改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陈旧模式,建立学生主动参与的新模式,确实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位置。  笔者认为,在地理课堂上巧妙
转型期必然涉及工作方式的率先转型,更确切地说就是要实现新型的"主动工作"。瞬息万变态势下,领导干部必须具备新的素质:眼光的前瞻独到、思索的主动常态、想法的独一无二、点子
社会转型期多种社会价值观念的冲击和单位员工社会心理特征、社会阅历和社会地位方面的差异,诱发单位员工代际关系紧张。要知人善任,加强沟通,营造"有一老如有一宝"的良好氛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办好学校,要靠教师,要靠校长。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进一步说明校长的办学思想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的未来发展。  学校的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校长往往在忙于抓学校德育、抓教学工作时,忽略了学校文化建设中的“软肋”。但正是这些不“软肋”细节,左右着人们对一所学校、一名校长的看法。  老子曰:“
单位信任文化是员工对单位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的一种自信自觉,对建立良好工作关系、维护良好秩序、提升效率和减少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建立和完善单位信任文化,要营造适应社会
文化是旅游的内在灵魂,可以增强旅游的品位和吸引力;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促进文化的广泛传播和繁荣发展。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挥文化的灵魂主宰作用,是实现旅游业转
<正>"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是教育界比较公认的现代教学理论。但是如何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是目前申小学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实践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