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叙事要素出发设计话题

来源 :广东教学·初中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q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是一种典型的叙事文学。按照叙事学的观点,叙事行为中,最重要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叙述故事的语言,也就是叙事方式。而叙事方式的不同取决于各种叙事要素,主要有:讲什么故事(人物、情节、环境);谁在讲故事(叙事者);如何讲故事(叙事时间)。除了这些叙事要素之外,每个作家讲故事有属于自己的风格,在此简称为叙事风格。小说教学应从小说的文体特征出发,从这四个方面的叙述要素出发来进行话题设计。下面就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两篇经典作品《孔乙己》和《我的叔叔于勒》为例,来谈谈小说阅读话题设计的策略。
  一、从叙事内容的角度设计话题
  叙事内容就是小说讲什么故事,包括人物、情节、环境,这是很重要的叙事三要素,也是小说教学不可回避的话题设计点。
  首先来看人物。人物是小说叙述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小说的人物是一种作者用文字赋予的虚构形象,承载着作者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如何写出独特的“这一个”,让其在众多的文学人物中脱颖而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这往往需要作家付出很多的心血,所以这一方面也应该成为小说教学的重头戏。
  提到人物,我们在教学中通常会这样提问学生:作家在小说中塑造了哪些人物?他们有什么性格特点?作家塑造这些人物有什么意图或者作用?作家运用了哪些技巧来塑造人物?如果我们听传统教学小说的课,这样一些问题可能会频繁地从教师口中提出,当然还可能会化为很多碎问。话题设计本质上还是围绕这些问题,但关键要在整合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新的角度,以此来推动学生对文本的深入阅读。
  例如《孔乙己》,在学生熟悉课文后,教师可抛出这样一个话题:“孔乙己与”,让学生从课文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点填空并论述一段话,唯一的要求就是论述要扣住文本,有理有据,不可瞎发挥。笔者实践过这样的教法,个人觉得比较成功。首先是这个话题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其次是每个人都有话说。学生们补充出了各种各样的子话题:孔乙己与长衫、孔乙己与他的手、孔乙己与笑声、孔乙己与粉板、孔乙己与酒、孔乙己与书、孔乙己与十九个钱、孔乙己与丁举人、孔乙己与小伙计、孔乙己与短衣帮、孔乙己与掌柜、孔乙己与“君子”、 孔乙己与“之乎者也”……在学生热烈的发言中,教师顺势点拨,总结出了孔乙己的性格特点;社会环境的冷漠;鲁迅塑造人物的所运用的人物细节描写;还有作家塑造这一人物的意图,也就是小说的主旨等,这些问题都在这个话题中自然解决了。
  再例如《我的叔叔于勒》,在分析菲利普夫妇的形象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话题:“根据菲利普夫妇遇到于勒时的神态语言,分析并揣摩人物心理活动。”这个话题要求较多,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来讲可能有点难度,那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步完成。比如有学生划出了“我父亲好像突然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买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这一句,下面就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点评这句话:菲利普认出卖牡蛎的穷水手就是于勒时,“突然好像不安起来”,是心里紧张所致;“他向旁边走了几步”,是想躲开于勒的目光,怕他认出自己来;“瞪着眼”看女儿、女婿,是怕他们察觉出这个秘密。这里一系列行动描写,加上表情的描写,层次分明地写出了人物紧张、恐慌以致失魂落魄的心理状态。接着我们来揣摩菲利普的心理活动,注意要用第一人称:“奇怪!这个人怎么这么像于勒呢?不对啊,于勒现在不是在美洲吗?一定不是他!我的弟弟现在有很好的地位呢!可是,万一是他呢?啊,他好像看到我了!不行,我不能让他看见我!我得躲开他!哎呀,女儿女婿有没发现什么?不行!上帝保佑,千万不能让他们看出点什么!万一……天哪!要出大乱子了!”这个话题实际上就是在分析人物形象及其写法,但我们在一般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揣摩心理活动,这其实是指导学生进一步把握人物形象。
  其次来看情节。我们读到的故事都是作家按照特定的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在传统的小说教学中,我们通常会提问学生:这篇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然后学生会复述一下内容,于是这个环节就过去了。其实同样的内容,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变成一个话题。
  比如《我的叔叔于勒》,我们同样可以让学生概述内容,但是以话题的形式:“请大家自选角度对课文内容进行概述,注意以第三人称叙述,语言尽量简洁。”提示的角度有五种:内容的角度、情节的角度、菲利普夫妇心理变化的角度、对于勒的称呼的角度、于勒一生的经历。
  从内容的角度我们这样概说:菲利普一家急切渴望于勒归来,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改变他们拮据的生活(盼于勒)。于勒曾因挥霍家产,被送到海外(送于勒),后来来信说自己发财了,成了全家的希望(赞于勒)。不料在一次旅行中碰到了成为穷光蛋的于勒,菲利普夫妇唯恐避之不及,失望怨恨而归(躲于勒)。
  从情节的角度则是根据情节的发展来概说,也就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因弟弟于勒的挥霍,菲利普一家陷入困境,听说于勒海外发财,期盼于勒归来解决家庭困境,在一次旅行的轮船上偶然发现于勒成了穷光蛋,发财的美梦破灭了,菲利普夫妇再次弃于勒而去。
  从菲利普夫妇心理变化的角度则可以通过两个关键词“期待”和“破灭”来进行概說:听说被送往海外的弟弟于勒发了财,菲利普一家急切盼望于勒归来,期待他的出现改变他们拮据的生活困境。后来在于勒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的希望破灭了。
  从对于勒的称呼的角度也可以概说:由于年轻时行为不正,被人称为 “坏蛋”“流氓”“无赖”的于勒被送往海外。后来发了财, “分文不值的于勒”成了“正直”“有良心的人”,菲利普夫妇天天盼望着“好心的”“有办法的”于勒回来改变这一家贫困的境况。在一次旅行中,菲利普夫妇认出了成了穷光蛋并被船长称为“法国老流氓”的于勒,对这个“讨饭的”“贼”唯恐避之不及。
  从于勒一生的经历的角度同样可以概说: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子,后来他被送到美洲,据说赚了大钱,还给菲利普夫妇写信承诺发了财就回哈弗尔一起过快乐的日子,这封信成了全家的“福音书”。但于勒在美洲阔了一阵,又再次潦倒,沦落成为一个穷光蛋,被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上靠卖牡蛎过日子,他又重新被菲利普弃之门外。   可以有五种甚至更多种角度来指导学生概括这个故事,还可以通过各种叙事方式来让学生体会比较:哪种叙事更好?为什么作者要采用他的叙述方式?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些都可以通过这个话题发散出来,无论是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还是提高记叙文的写作能力都有帮助,值得探讨。
  最后来看环境。小说中人物的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对作家安排人物情节的发展,表现文章的主旨都很大的影响。是小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指导学生阅读小说,这是不可忽略的一点。
  比如《孔乙己》中的第一段是很典型的环境描写。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话题:“假如删掉第一段……”然后引导学生精读并分析这一段的作用,其实就是环境描写的作用。这一段写到了“二十多年前”的一个酒店,有很强的地域文化色彩,就像一幅风俗画。这个环境引出了在酒店当伙计的“我”,接着引出“我”所认识的孔乙己,也正是在这个酒店里,“我”耳闻目睹了孔乙己其人其事。同时从这一段还可以看出社會的等级区别,在一个小酒馆里就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删去这一段,无论对于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刻画,还是对于主题的表现都有重要影响。
  二、从叙事者的角度设计话题
  叙事者即小说中讲故事的人。他不能等同于作者本人。叙事者的安排往往是作家精心构思的一个方面。这也是小说教学中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
  比如《我的叔叔于勒》的叙述者是少年若瑟夫,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这个叙事者,设计这样一个话题:“‘我’的作用”。“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通过儿童的视角叙述“我”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这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而且在“我”身上,还寄托着作家的情感。 小说两次通过“我”的眼睛看于勒:“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他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可见于勒晚景的凄凉。“我”不仅看到“我”的叔叔于勒,同样也看到“我”的父母的表现。“我”付钱时给了于勒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又与父母的自私、冷漠形成对比。通过这个话题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小说中叙事者的作用,还可以引导学生横向比较:《孔乙己》和《我的叔叔于勒》的叙事者都是小孩子,写法上又有什么区别?这又可以引出创作的主旨和作家的风格的探讨。
  三、从叙事时间的角度设计话题
  叙事时间是指写作者编排情节时的时间安排,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顺叙、倒叙、插叙。叙事时间的安排也是作家创作时要精心设计的,但我们的教材的编者出于某些考虑会删掉一些片段,这样导致叙事时间也有变化。
  比如《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教材删掉了原著的开头和结尾,成了普通的顺序,中间讲述于勒的地方有一些插叙。而莫泊桑的原著则运用的是倒叙。这一点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话题:“读莫泊桑的原文,课文中删掉的开头结尾你觉得是保留好还是删去好?说说理由。”这本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求唯一的答案,但我们在探讨这个话题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对叙事时间有一个深刻的印象,还可以引出“故事套故事”的写作技巧。
  四、从叙事风格的角度设计话题
  大师之所以是大师,是因为有属于自己的叙事风格。欧亨利式的结尾、鲁迅式的语言、契诃夫式的讽刺……虽然这一点不能严格称之为叙事学上的叙事要素,但可以说一篇小说的每一个叙事要素都能折射出作家自己独特的叙事风格。这也是教学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比如《孔乙己》,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话题:“平淡背后的深刻”。指导学生体会小说表面平淡实质上老辣深刻的语言风格。再如《我的叔叔于勒》,可以设计这样的话题:“有人评价这篇小说的文笔‘自然有深意’,请结合小说体会一下”。这个话题实际上是引导学生体会莫泊桑平淡叙事中表现出来的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例如小说的开头写到“我”小时候家里即使生活拮据,但“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表面平淡,但将一个日子过得并不富裕,却总还要想法摆着点所谓“上流人”架子的人家跃然纸上,讽刺的意味也可见一斑。
  从叙事要素出发设计小说阅读教学话题,这一依文体特征进行设计的策略可以体现文学作品阅读鉴赏的特色,可以让教师踏踏实实地教语文,让学生踏踏实实地学赏析。
  加涅论教学设计
  教学是一项以帮助人们的学习为目的的事业。
  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
  仔细设计的教学旨在激励或支持个别学生的学习。无论是在师生一对一的情况下、或在课堂、在成人的兴趣小组内或者在工作情景中,只要教学发生,这一目的就决定了它的特征。帮助学生的学习必须是有计划的而不是随心所欲的,它所帮助的学习应使每一个学生更接近于最适当运用自己的才能、享受生活和适应物质与社会环境的目标。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学计划将具有缩小学生的个别差异的影响。相反,学生之间的差异将会增大。有计划的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人,使之按自己的方向得到尽可能充分发展。
  (摘自R·M·加涅等著《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其他文献
最近,我接待了一个国内过来的旅游团,他们一行几人从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奥克兰,一路乘车到达了惠灵顿。他们一行几人在新西兰乘车旅行的几天时间里,发现这里的高速路,竟然都不收费。事实上,新西兰全境99%的高速路天天都不收费。  新西兰全境的公路网四通八达,公路总长度约10万公里,限速100公里的国家一级公路约有1万公里。其中高速路(即国道)贯穿新西兰全境。和国内的高速路不同的是,这里的国道大多为双向单车道
2019年9月29日,90岁的袁隆平院士获授“共和国勋章”。当记者请他谈一下获得勋章的感受时,袁隆平说:“这是我得过的奖章中最重的。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应该继续努力,还要攀高峰。超级杂交稻现在已经实现了亩产1100公斤,正在向亩产1200公斤冲刺,我们的技术遥遥领先于世界上其他国家。我现在是‘90’后,身体还算好,脑瓜子还不糊涂,争取在百岁之前,把每公顷产量20吨这个‘小目标’完成了。回去后
丰收  2012年9月20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科布山一座农庄市场,一个3岁大的孩子坐在收获的南瓜之间。  并肩  2012年9月11日,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上,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模仿者路易斯·奥尔蒂斯(右)和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罗姆尼的模仿者迈克·科特合影。  一锤定音  2012年9月20日,在美国国会大厦前举行的2013年总统就职典礼礼台搭建仪式上,来自俄亥俄州的共和党籍众议院议长博纳握着一把锤子,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12-0004-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由美国与日本的三位科学家理查德·海克(Richard F-Heck),根岸英一(Ei-iehi Negishi)及铃木章(Akira Suzuki)分享,获奖理由是“有机合成中钯催化交叉偶联”研究。  理查德·海克,美国公民。1931年出生于美国麻省斯普林菲尔德
从当前高职院校开设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的实际教学状况来看,存在着诸如教学内容与实际运用脱节、课程革新与开发较为滞后等问题。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根据“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项工作步骤,结合当前课程标准重新对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进分解与建构,重新对写作课设置教学情境,不断更新教学模式,从而适应当下高职教学与社会所需。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基本内涵与高职应用文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工作过程
摘要:本文分析了档案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思路,该思路共分为六部分:明确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的定位,按照行动计划的模式编制;分析发展环境,准确判断档案事业发展趋势;明确档案事业指导方针和目标,为档案事业发展铸魂;明确主要任务,以“五个重大”为抓手破解档案事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实施指标驱动,推动事业转型升级;加强规划衔接、坚持开门问策,保障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档案事业 发展规划  以五
大麻这种有着精神影响特性的植物,很早 便以某种独特的符号化名义渗透到了流行文化中,当然,也包括在药用领域的独特效用。 为何大麻会被某些人当成药物,而另一些人吸食大麻后则会产生欢愉轻松的感觉?    1、草、叶子、玛丽珍、糖,这些都是大麻的化名,世界上大多数人称这种会让人感觉“高”的植物为大麻。20世纪早期之前美国人也是这么称呼它的。  2、大概100年前,“marijuana(大麻)”的称谓在美国
在电影《不见不散》的结尾,坐飞机回国的两个人,终于下定决心在一起,在颠簸的飞机上两个人拥吻,徐帆吐出了葛优的假牙,银幕之外笑声一片……当时也许没人注意,这部电影描述的也是移民的生活,因为是贺岁片,冯小刚极力地将影片的喜剧元素放大再放大,但在电影里,两个英文不过关又缺乏一技之长的中国人,漂在洛杉矶的艰难可想而知。  不确定的生活状态给外出的人夹杂了太多的焦虑、迷惘和失落,更何况对于安土重迁的中国人,
银顶针的夏天
【摘要】当代儿童审美教育是“读图时代”背景下的审美教育。“读图时代”是对当代视觉文化環境的一种形象化的描述。丰富的图像和影像制品,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大量崭新的视觉景观,传播了海量信息,也为儿童创造了极其丰富的视觉環境,拓展了儿童的审美视野和审美对象,客观上起到了帮助儿童获得视觉经验的作用。形象、趣味与文化,是图像赋予儿童的主要审美教育价值。向图像学习,向流行的图像学习,是当代视觉文化環境给我们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