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来源 :名城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erc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沥青路面由于具有施工技术成熟、行车舒适安全、养护维修方便等一系列的技术优势,因而在我国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我国市政道路路面结构的主要形式。但是沥青路面施工材料质量要求严格,施工工艺环节繁琐,施工质量控制标准较高,因而对于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提供合理的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 沥青路面 施工质量
  1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某公路工程全长118km,为标准双向4车道类型,设计时速80km/h,工程采用沥青路面形式。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建设效益,施工单位重视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运用,加强每个施工环节质量控制,为施工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1.1做好施工的准备工作
  1)配置人员。在人员配置方面,由于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工序与工序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并且通常是连续作业,因此必须采用双班制的人员配置,尤其要在关键工序配置责任感和技术能力强的人员。2)配备设备。在设备配备方面,需要结合工程实际需要,配备履带式或轮胎式摊铺机和多种类型的压实机械,以及铣刨机、加油车、运输车、路面切缝机、铲车等其他机械。3)准备材料。材料的准备是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尤其应严格控制集料中细长扁平颗粒含量及软石含量不得大于规范要求,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且与沥青有良好的粘结能力。除此之外,在存放集料时,必须分级存放。在堆放时,需要进行水平堆放或者是斜坡分层堆放,而不能使用锥堆。对于沥青原材料,需要满足设计质量要求,沥青运达加热站、沥青厂后需要分摊检验,贮存时按照种类、标号进行分类,并对临时贮油池搭盖棚顶、疏通排水渠道,以免有地表水、雨水影响沥青质量。
  1.2混合料配比技术
  沥青混合料生产之前需要进行预拌,以确定拌和的时间及温度、矿料的加热温度、拌和工艺、混合料用量等。拌和混合料时,需要根据待料及溢料的集料粒径而相应的调整冷料仓转速,以实现冷料仓供料比的平衡。拌和机调整稳定之后,还需要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和抽提试验,对配合比和取样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然后进行钻孔取芯,重点检验压实度和压实的孔隙率,以掌握混合料压实的效果。
  1.3摊铺施工工艺
  首先,在沥青路面摊铺前,需将基层杂物清理干净,然后对基层路面的强度、厚度及密室度进行有效的检测,看基层路面是否存在坑槽或者松散现象。如果存在上述现象,需及时进行修整。其次,铺筑透层沥青或者粘层沥青,并使沥青面层和基层有效粘结。在面层沥青铺筑前4~8h,应在基层表面先铺筑透层沥青,铺筑量在1至1.2kg/m2。如果公路基层为沥青路面,则需在面层铺筑前,在原有路面铺设粘层沥青。再者,将沥青混合料放入摊铺机料斗,再置于摊铺器上,让摊铺机慢慢向前移动,即可在摊铺范围内摊铺沥青混合料,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振捣和整平。最后,在沥青混合料摊铺找平过程中,其中层和下层可通过钢丝绳高程来控制和实现,而上层则通过等高雪橇摊铺厚度来控制和实现。同时要保证初次摊铺层的平整度,满足公路路面横坡要求。在多层沥青混合料铺筑过程中,应将上层与下层接缝相互错开,纵向接縫错开超过15cm的距离,而横向接缝则应该错开超过1m的距离。
  1.4沥青混合料压实
  在压实作业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压路机倒轴只能在同一轮迹上而不是未压实的沥青混合料上,压实时按照先接缝、边棱,先低后高的顺序,由路边逐渐碾压至路中心,轮迹重叠应控制在30cm左右,压路机停机应在前轮迹端头1m外,不能出现急停、急驶的现象;严格控制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在修建试验路段验证、校核相关的施工参数,或是根据经验数据确定施工参数,也可以参考类似工程的数据来指导本工程的施工;初压后需要检查路面平整度,进行修整,解决材料离析问题,确保稳定度与密实度达标;任何机械都不能在新压实的路面上停放,以免污染结构层;严格控制喷水量,根据混合料不粘钢轮来确定压路机喷水量。
  1.5接缝的处理
  沥青路面的接缝对于路面的稳定性以及平整度具有直接的影响,为此要进行仔细以及认真的操作。在铺工作之前要合理的规划好接缝的位置,将裂缝的数量尽可能的降低。通常情况下,接缝主要有横向以及纵向两种形式。需要注意的是需要连续的进行压实工作,直到接缝密实而且平顺。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如果工作台出现了中断的问题,这是摊铺材料的末端就会冷却,这个时候就应该进行横缝的设置,应用横缝时应该让它同建筑方面所成的角约为90°,避免出现斜接缝的现象。
  1.6养护与管理控制
  道路建成投入运营后,由于交通流量大,养护问题往往得不到重视,致使沥青路面平整度水平急剧下降,甚至引起路面结构破坏,缩短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为了控制路面的平整度,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加强道路养护,对道路排灌设施要勤于疏通,避免积水,从而引起沥青路面破坏和平整度下降。同时,坚决制止运输车辆超载现象,避免由超载造成的路面结构破坏。
  2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策略分析
  2.1混合料质量控制
  拌和混合料时,严格控制拌和温度,保证集料级配稳定、干湿程度合格。科学设置混合料出场温度值,实现对混合料温度的有效控制。根据配合比要求和路面施工需要,合理控制沥青含量。确保沥青拌和计算系统正常工作,各种原料添加量合格,混合料取样均匀。重视混合料观测,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提高混合料质量,使其在路面施工中发挥更大作用。
  2.2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测与评定
  检测主要包括沥青混合料温度、原材料、沥青面层的检测。原材料检测是为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进而确保混合料拌和、辗压、压实的质量。沥青面层检测主要是发现路面质量问题,通过对施工进行动态管理,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对质量不合格的路面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提高路面质量。质量评定是评价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依据,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按照规定对路面质量进行科学评定,并制定和完善评定规章制度和评定标准,指导日常评定工作,确保整个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质量。
  3结语
  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现场技术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严把原材料质量关,提高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水平,强化混合料的拌和生产以及现场的摊铺碾压管理,依靠各个环节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整体提升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J].魏代银.江西建材.2015(17).
  [2]试析公路路面施工技术[J].叶丹平.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8).
  (作者单位:沈阳市鑫港市政工程有限公司① 沈阳市政集团有限公司②)
其他文献
20世纪末,CTP技术的问世实现了计算机排版与高速制版的完美结合,为制版工艺带来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技术革命。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64例抑郁症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动力取向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单一抗抑郁药物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
新课改的深入,使得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成为诸多小学数学方法中极为重要的方法之一。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教学在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数学兴趣,增强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强化其发现
单张纸胶印油墨(以下简称胶印油墨)的品质及印刷适性是决定印品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要想用好胶印油墨,对其主要性能的了解十分必要。胶印油墨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每
随着我国网络基础环境的持续优化和网民规模的加速渗透,网络购物市场的发展将会拥有稳固的根基。如今中国市场上的网上购物商店的竞争日趋激烈,许多网店都在通过改善自身服务、
为了寻找提高微藻脂产率的方法,本课题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TOF-MS)以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手段,从分析集胞藻6803、鱼腥藻7120和斜生栅藻的代谢物水平与脂含量
196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是加州人应对当时高等教育发展中混乱竞争、职能重叠、入学压力、教育财政等问题制定。总体规划建立在长期调查、充分论证分析
随着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研究的深入,针对肿瘤细胞高度激活的信号传导通路的新型抗肿瘤药物成为当前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 PI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