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名教师培养策略初探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xw4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和初中都是学生接触学科的基础阶段,对之后学科的深入学习具有深刻影响,因此,学校层面对于教师职业素养、课堂教学能力、教研科研能力等都需要加大培养力度,尤其是对农村教师。本文主要在问卷、访谈等基础上,分析目前农村小学及初中教师教学方面有待解决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培养对策。
  【关键词】农村;学校名教师;培养
  小学和初中都是义务教育基础阶段,学校的教学质量及水平都会对学生在学科知识结构、能力发展等具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其教学水平也决定着高素质公民的培养和学生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情况。对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不仅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有关于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知识经济水平迅速发展,高等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在农村教育中,大多数教师的自身能力及水平还不足,且因为环境因素和条件的局限性,跟不上知识发展的步伐,教师专业发展受到极大重视,需要针对农村教师的培养采取有效策略。
  一、现阶段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现阶段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方面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1.教师队伍
  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具体体现在:一是年轻教师偏多,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少;二是专业素养普遍较低,无法胜任教育教学工作;三是地域偏僻,外出进修机会少;四是师德素养不高,影响教师积极性及教师队伍稳定性。这诸多因素都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学方法
  经调查显示,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面都没有创新点,课堂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每节课基本都是采用同一种方法,没有根据课型的变化选择其他更为适合的方法,会令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无法吸引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并且,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合理应用,教学方法应用时只涉及到少数学生的反应,大多数学生几乎没有参与感,降低课堂教学质量。
  3.基本教学工作
  首先,是在教学重难点方面把握能力不强,大多数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在备课时十分认真,准备内容全面,也会进行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区分,可在真正课堂授课时却很少能做到主次区分,没有凸显重难点,教师该方面的能力十分薄弱。其次,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进度的把握能力不足,很多教师讲课速度过快或者过慢,过快无法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点,过慢则会影响到整体进度,无法完成授课任务,出现该问题主要是教师没有结合学生来具体进行教学进度的安排。最后,是教材的处理。教师为了确保教学内容完整、思路清晰连贯的情况下会进行各个教学环节的设定,大都采用照本宣科的模式,简单地机械重复教材内容,讲课内容枯燥无味,缺乏重点,这一方面主要是教师没有好好去研究教材,需要提升教师对于教材处理的整体水平。
  二、农村中小学名教师培养策略
  对于农村中、小学名教师进行培养,可以分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这三个类型进行,形成一种梯度培养,具体如下。
  第一,加强教师教学技能水平,培养学校教学能手。对指导教师制进行完善,指导教师制主要让经验丰富的教师和新教师结成一帮一的关系,通过交流、探讨等方式进行指导,其中对指导教师的选拔十分重要,优先选择责任心强、积极乐观、具有丰富教学教育技能的教师,再对指导教师的职责进行明确,主要针对教学技能薄弱的教师提供有计划、系统的支持,协助其进行教学改进,同时也需要对指导教师展开内容的培训,并定期进行指导具体情况反馈。同时加强教学技能方面的培训措施,需要展开系列的教学技能培训,包括教学基本功、教学方法、教材处理这几个方面内容进行,而培训模式可以包含观课议课讨论模式、专题讲座模式、竞赛模式。观课议课讨论模式先是进行观课主题的确定,以备课组或者是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备课,内容可以进行多样化设计。
  第二,促进教学学习,加强培训措施,培养骨干教师。因为农村条件不足,在校内展开的培训不足以进行骨干教师的培养,因此可以与城市中高等学校进行合作,展开定期的骨干教师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课堂互动、信息技术的應用等多方面。针对农村落后于城市的条件进行课堂教学优化,且对培训后的骨干教师在校进行小型的交流分享,实现资源共享。
  第三,加强教研组文化建设,培养教师职业使命,起到学科带头人作用。学校组织的基本单元就是教研组,教研组文化对教师的发展具有直接的联系,在深层次中对教师起到很深的影响。教师对于学科的认知,都会与教研组文化具有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影响。学校层面应当鼓励教研组教师做到互相帮助、互相合作、资源共享,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教师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十分重要,通过学生反映、上级鼓励、讲座等模式让教师可以对自己的职位具有确切的认识,多设置教师间交流、互动的机会,提高教师对自己学科的热爱,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能够认真负责,同时注意对自身各方面的兴趣进行提高,扩大教师知识面,对各方面修养进行加强,努力完善自我,不断发展。
  第四,环环相扣,综合施策,构建教学能手、教学骨干及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体系。首先,必须确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哪些人可以培养成教学能手,哪些人可以培养成教学骨干,哪些人可以培养成学科带头人。其次,这三种类型人员的培养又是一个层层推进的关系,只有具备教学能手的条件,才有可能将他们培养成教学骨干;也只有具备教学骨干的条件,才有可能将他们培养成学科带头人。再次,这三种类型人员的培养又需要一个过程,如用三年时间,每个学科培养三四个教学能手;用五年时间,每个学科培养两个教学骨干;用八到十年时间,每个学科培养一个学科带头人。总之,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学校培养教学能手、教学骨干及学科带头人的策略,并在学校的教研教改中围绕既定目标真抓实干,综合施策,才能提升教师的专业核心素养及教育教学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小学及初中属于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而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教育也成为重中之重,农村学校的条件相对落后,在教师方面需要展开有效、符合实际情况的培养策略。对于教师个人而言,可以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及知名度,提高人生价值,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而对于学生而言,好的教育可以让自己学得更多、学习更有效率,有利于自己在学业方面的深入发展;对于学校而言,可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学校整体水平。因此,一个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的培养策略十分重要,其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将其作为学校把握的重点之一。
  参考文献:
  [1]李莉. 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刘率. 初中体育教师职业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天津体育学院,2010.
其他文献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读“中国位置示意图”,回答1~3题。  1.(2012·广东)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部是渤海、北海、东海、南海  B.120°E是我国东西部分界线  C.北回归线穿过云南、广西、广东、海南  D.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2015·广东)新疆的喀什被誉为“中国的西大门”,其设立经济特区的优势是  A.我国陆上通往中亚的唯一通道 
【摘要】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作文,获取材料是基础,把握方法是桥梁,形成能力是目的。而学生能力的形成必须要有教师的指导、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和同学间相互的协助。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字】小学语文;创设氛围;提升作文能力  创设协作氛围不仅有助予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拓宽他们的作文思路,为他们创造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从而提高作文能力
【摘要】图示具有高效传递信息、突显逻辑推理的特点,在小学阶段,图示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因而更具高效性。数学素养对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技能、体会数学本质、应用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都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图示教学有效提升数学素养,从数学思想、数学认知、自主成长开展实践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图示;素养培养;实践探究  现代信息论表明,文字和语言能传递信息,而图文结合的图示,更能有效地传递。对于较复杂的信息
本报综合消息 8月26日,惠州市“9 9”高考联盟2019届高三高考备考工作專题会议在市综合高中召开,市教育局袁清山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邓凡用副局长主持。市教科院负责人及部分教研员、各联盟学校校长及主管高三年级工作的副校长参加了此次专题会议。  会上,部分联盟学校校长先后发言,就本校2018届高三高考备考的经验、存在的不足、改进的措施及2019届高三备考的建议等方面向联盟其他兄弟学校作了交流
今年入夏以来,高温热浪席卷全球。7月份欧洲、东亚、北美、非洲地区都出现了极端高温天气,尤其以欧洲最为突出。北极圈内的一些气象站也观测到气温超过30℃,森林大火在以寒冷著称的北极周内燃烧。此外,北非多棵树龄上千年的猴面包树古树近几年相继死亡。7月5日起,我国已连续多天发布高温预警,全国平均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四多。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高温热浪标准。世界气象组织(WMO)建议将
气候是高考的高频率考点,气候的考察中,越来越突出山地地形對气候的影响,近三年全国一卷均考察了这个知识点,而这部分知识难度大、系统性强,同学们在分析问题时容易顾此失彼,遗漏要点。基于此笔者对这个知识点做了全面分析。  山地地形通过对气温、降水、光照、风等要素的影响来影响气候。  一、对气温的影响。  (1)海拔高度对气温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但其变化速率因山地性质和气候条件而不同。一般而言,湿
由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2018年广东省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研讨会年中在江门市第一中学举办,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曾令鹏主任、席春玲研究员,江门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陈育庭,江门市第一中学校长华明海、书记任忠红、副校长卢健,以及全省各地教研员、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代表约300人参加。  曾令鹏主任在研讨会发言中指出,在中小学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发展;有利于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轻负优质”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旋律。传统的语文课对时间的依赖性与现在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对矛盾,我根据语文科自身的学科特点,按照我校“长期、中期、短期预习”的教学要求,在教授学生预习方法、培养预习习惯、强化预习效果和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探究,取得了一些体会与收获。  一、定向导学,培养学生的长期预习习惯  长期预习,即指利
诵读即朗读和背诵,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训练学生理解课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现行的语文教科书的思考练习中原先放在理解课文之后的朗读背诵要求现在也一跃排在了第一。由此可见,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指导学生诵读,使他们在语文
【摘 要】体验式教学策略是指以学生体验为途径,以直接经验为学习内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享个人体验并提升认识的一种教学理念,是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文章从小学英语教学出发,在明确体验式教学策略定义和作用的基础上,以英语教学内容为线索,让体验贯穿小学英语教学全过程,分别从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四个方面开展教学探索,着力从体验式教学策略的运用角度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