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中“三笑”意味品读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516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石钟山记》具体记述了苏轼实地考察石钟山命名缘由的经过,文中三次写到作者的笑:一“笑”和尚仿效李渤的做法,根本不能解除心中之疑;二“笑”表现了作者由衷的高兴和自信,因为与儿子苏迈乘舟夜探绝壁,经过深入考察,自认为探得山名真相,怀疑消除,欣喜之情难抑;三“笑”李渤见识浅薄,用在文末,一叹一笑,既说明作记原因,又暗含批判。苏轼的这“三笑”情感和作用不尽相同,详略有别,曲折有味,犹如三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文中,一次比一次笑得深,笑得有意味,当然值得我们学习者深入品读,耐心寻味。
   关键词 石钟山记;三笑;奇峭之兴;语言建构
  《石钟山记》是苏东坡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1084年农历六月初九)实地考察石钟山命名来源后所写的一篇游记,这就注定了它不同于一般游记的写法。一般游记多以描写为主,或寄情于景,或借景说理(言志),通常以情景交融的传统手法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而作为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石钟山记》除具有绘形绘色的景物描写外,还采取了记叙与议论相结合同时兼有浓郁抒情意味的手法。无怪乎方苞誉之为“潇洒自得,子瞻诸记中特出者”。
  概而言之,全文为“议论—记叙—议论”的三段式线性结构,分为质疑、解疑、结论三部分,而抒情性贯穿始终,其中的“三笑”尤为突出,意味悠长。
  有关“石钟山”的得名的考辨,由来已久,比如北魏郦道元的“声如洪钟”说,唐人李渤的“扣双石得声”说,尽管他们的说法令人怀疑,“是说也,人常疑之”,但之前并没有谁一探究竟;苏轼则因怀疑而生好奇心,因好奇而冒险实地考察,终解心中疑惑,形诸文字流传久远,正可谓此中有真意,情感多起伏波折。
  第一笑,嘿嘿,纯属无稽之谈。因“扣乱石发声”而认为石钟山由此得名,无异于三岁小孩的把戏,作者不信无稽之谈,笑乃必然。
  苏轼一生与和僧道士多有往来,此番送长子苏迈到德兴县上任,经过湖口的石钟山寺难免有一番讲究,但因与文章主题无涉故一字不提。直言“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叙事何其简明傳神;一句“余固笑而不信也”紧承,更是言简意赅,含蓄有味。寺僧用意甚明,作者这一笑大有“掩口葫芦而笑”的情态,表面笑寺僧和小童的举动,实质上是笑李渤见解的浅陋,因为其所为与李渤之说如出一辙,却又失之草率,并不能解决“此独以钟名”的疑问,反而显得滑稽随意。“笑”前加一“固”字,显然是对李渤之说的怀疑。
  寺僧居然相信那种浅薄的求证方法,这一笑,突出了作者从容自信的神态,是怀疑与否定的笑,增强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缘由的信心,为随后进一步的考察张本,且为下文立下了批驳的靶子。
  第二笑,哈哈,原来如此。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苏轼不避艰险,亲身探访,经过实地考察,作者有两个发现:其一“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由此探得了“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之声的来源,这印证了郦道元的说法;其二在“将入港口”时发现“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寂坎镗塔之声”,这是作者的新发现。
  更重要的是,因为“寂坎镗塔之声”“与向之噌咳者相应,如乐作焉”,使作者一下联想到了“周景王之无射钟”和“魏庄子之歌钟”,由此把这两处响声结合起来,使钟声易发贴切逼真,更加气势非凡,因而“石”与“钟”完全落到实处,自然融为一体,天衣无缝。此时作者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实原因,因此“笑谓迈曰……古之人不余欺也”,顺理成章,这第二笑,当属于胜利者的笑。
  这笑无疑推翻了李渤的说法,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完全是释疑后的轻松愉快的笑。“笑谓迈曰”简单四字,能够表现作者历尽艰险找到答案后的欣喜、自豪的感情,充满着作者的得意与兴奋,作者当着长子不由自主流露出洋洋自得的表情,当时那种踌躇满志的神态,活灵活现。
  第三笑,呵呵,未经实践妄下结论难免贻笑大方。作者在实地考察后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写作目的:“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这一笑,是作者对李渤见解的完全否定,充满了对他主观臆断、浅薄粗俗的讥讽,流露出自恃高明的得意心情。
  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一方面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而对那些单凭主观臆断便“自以为得其实”的李渤之类的“陋者”则给予尖锐的讥笑与嘲讽,完全否定了他们探求真理的做法,照应了前文的“余固笑而不信”;另一方面也强调,要了解事物的真相,既不可轻信传说,也不可主观臆断,而要进行实地考察才能得出结论的中心观点。这结尾的一叹一笑,读者从中可以看出苏轼不主观、不武断、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苏东坡的这“三笑”,一次比一次笑得深,随着“真相”被逐层揭示,作者心情随之大好,呵呵——嘿嘿——哈哈……既有自信的笑,也有得意的高兴,更有揭示原委的释然和探求事物真相高明做法的姿态。尽管事实证明,苏东坡的说法仍然是从声音的角度推求缘由,这和前人之说本质上并无二致,但其难能可贵的探求精神,不可否定。
  众所周知,在古代,游记是专记游历者所见所感的一类杂记文,山水游记作为独立的文类,始于唐代,到了宋人的笔下,游记和诗歌一样充满了理性色彩,令人神思遐想,其中王安石和苏轼的创作最引人注目。而《石钟山记》一文在艺术上,具有结构独特、行文曲折、修饰巧妙、语言灵活等特色。前人评之“风旨亦有《水经》来,然多奇峭之兴”(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东坡文钞》卷一百四十一),这“多奇峭之兴”,当不仅指内容上翻案出新,感情色彩的转换起伏同样令人爽心悦目。文中的“三笑”,每次的情感不同,作用也不同,但都能带给读者强烈的感染力度。
  有道是: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游记,虽说应以描绘山水风光、文物建筑、名胜古迹为主,描写名山秀水是其重头戏,但写好的关键还是要抓住中心,注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我想,这才是我们学习《石钟山记》应该借鉴的写作价值所在。
  [作者通联:山东滕州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为落实中医学“5+3”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提出了中医经典课程“三段式”教学改革模式。在“基础-提高-创新”螺旋发展的理念下,将夯实课程“三基”、强化临床运用、提升科研思维作为阶段性目标。其中,基础阶段借助“基础理论联结化”“重点原文形象化”“辨证模式逻辑化”“病证特征现代化”及“病-证-方对比化”的思路执行;提高阶段依托古今医案库、“真实世界”医案、跟师见习等举措开展;创新阶段瞄准不同研究方向,突出利用“工作坊”方式进行主题讨论。同时,对不同阶段学生所
通过随机抽取了129名北京中医药大学大二本科生问卷及访谈,调查了他们的医学英语学习需求.结果显示,学生对医学英语的学习持有高度积极认真的态度,不仅希望夯实词汇基础,还希
摘 要 意象法是赏析诗词的重要途径之一,意象是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的结合,是用来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雨霖铃·寒蝉凄切》中大量的意象其实都围绕着这四个字——“意在象中”。词人由意组象,有其内在逻辑性,由象生意有其情感层次性。通过“意象”的品读的探究展开,体悟词人的情感与命运。   关键词 《雨霖铃》;由意组象;由象生意;意在象中  传统《雨霖铃》的教学大多按照了解背景、寻找意象、感
摘 要 《走一步,再走一步》文本意义内蕴多样图景,包括 “我”作为有着心理怯懦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了积极变化,爸爸是帮助孩子走出悬崖困境并战胜自己内心怯懦的优秀指导老师,伙伴的不同态度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走一步,再走一步》文本误读存在三种情形:針对暮色降临前“我”在悬崖上如何度过的误解,针对“悬崖上一课”中父亲角色理解上的错位,和针对友谊即同伴相互关系理解上的偏差。本文立足文本从学生与文本的
摘要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有:转变理念,由“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尊重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保障学生阅读、思考与表达的时间与权利;授之以“渔”,将批注式阅读的知识、方法、策略嵌入到阅读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如何做批注;以“渔”得鱼,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结构化的批注式阅读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积极的阅读实践中学会批注式阅读;以评促用,发挥评价的反馈、激励与导向作用,激发学生批注式阅读的
目的为了探讨基于合作学习的对分课堂在中医内科学理论教学中效果。方法将中医内科学病证分为4个模块,其中模块3为试验组运用合作学习的对分课堂,其他3个模块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选择1个中医专业班级,学生在研究前后分别填写《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卷》《对分课堂课后问卷》,学期末进行客观题测试。结果试验组得分较对照组得分高(P<0.05);自主学习能力总分试验后较试验前提高(P<0.05),6个维度中的交流合作能力(W1)、自我监测及调节(W3)两个维度得分提高(P<0.05);大部分学生认为从中获
针灸学科对本专业研究生临床思维及实操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同时因其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一直未达到预期效果,而作为教学中的难点受到广泛的关注。TCM-Mini-CEX是一种集教学与考核为一体的模式,以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特色。将TCM-Mini-CEX应用到针灸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教学中,通过小样本的观察发现,TCM-Mini-CEX对于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均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对966名硕士研究生远程复试进行了满意度评价调查研究,94.00%的考生对于硕士研究生远程复试整体满意,分别有93.60%及88.85%的考生认为远程复试设备和复试场所准备不存在困难,有9
摘 要 深度学习是语文学习的应有之义。有别于感知、记忆、模仿、粗加工的浅表学习,语文的深度学习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价值导向,以理解性、发展性、整合性和实践性为核心特征,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实践路径。  关键词 语文深度学习;核心素养;核心特征;实践路径;项目式学习  相较于机械的、浅表性学习而言,“深度學习聚焦过程与结果,它是以学习者高阶思维形成、创新能力提升和精神影响为旨归,突出参与、体验和生成,并
群文阅读教学作为新兴的阅读样态,目前存在诸多浅表化问题,难以实现深度学习.让“群读”走向“深读”,教师要善于搭建问题支架、情境任务支架、图表支架、评价支架,促使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