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jiang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学生的培养不再只是关注其学习情况,而是更注重对他们潜能的开发与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作为新时代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学生与社会之间的重要纽带。因而,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 巧设任务情境,发展语言智能
  任务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促进其主动对教师所提出的任务要求进行探讨,充分利用自己的言语来对任务进行规划,从而确保任务的顺利进行与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适时开展任务教学的模式,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探讨,寻找任务的完成途径。例如,在讲解《信息与信息技术》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设备,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图片,并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信息无处不在,说一说你从这些图片中得到了哪些信息,信息是如何获取的?信息又是如何传递的?”通过这样的环节设置,为学生的學习设定了指向性的目标,能够有效促进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小学生语言智能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 化抽象为形象,形塑逻辑智能
  逻辑智能的有效培养与提升是帮助小学生学会处理、分析、整合数据,强化理学运算,促进知识理解的重要基础。信息技术知识大多较为抽象,所有的操作过程都基于抽象的操作系统。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足以完全应对各种抽象问题,因而将抽象化知识转变为具象化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通过实操来进行课程讲解,帮助学生利用具象化的操作将知识内化吸收,促进其逻辑思维的发展。例如,在讲解《认识画图软件》一课时,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先带领学生熟悉画图软件的打开流程,继而根据画图的顺序,引导学生熟悉画图窗口,并在画图时一边引导学生尝试自主画图,一边讲解“橡皮工具”“笔刷”等的使用方法,在图片完成后指示学生进行作品的保存。
  ● 创设问题场景,训练空间智能
  问题场景的创设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场景应用能力,拓展他们的空间思维与视野,进而促进其健康发展。因此,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为学生创设有趣而丰富的场景,引导学生进行作业任务的设计。例如,在讲解《填充颜色》一课时,教师设计了空间场景——“小红买了新的房子,但她还没有对房屋进行装修,请同学们来做一次小小设计师,帮助小红把家中的建筑与装饰进行涂色,让她的家更加漂亮”。在涂色时,学生就会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家居情况进行艺术上的创作以及视觉上的分析,学会用空间思维进行思考,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特点。
  ● 借助信息技术,调动音乐智能
  在信息技术教学时,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将音乐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不同环节选取不同的音乐,促进小学生音乐智能的发展。例如,在讲解《认识键盘》一课中的“键盘分区”时,教师可以选取柔和舒缓的轻音乐作为教学的背景音,让课堂节奏变得舒缓,减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感与紧张感。在轻松的氛围中让学生对键盘上的功能分区以及基础的快捷键有初步的认识。在键盘操作练习时,教师可以用活泼轻快的乐音,调动学生肢体的运动兴致。
  ●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人际智能
  小组合作教学是教学活动中常采用的教学方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促进了人际交往智能的有效发展。[1]例如,在讲授《装饰图形》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对图形的绘画设计、颜色描绘、文字输入、喷枪等工具的使用进行探讨,制订个性化“装饰图形”,让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与探讨中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装饰图片”这一主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图片装饰大赛”,助其团队协作意识的养成与发展。
  ● 尊重学生意识,强化认知智能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越发深入人心。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启发式或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认知能力,帮助其学会自主探索,促进其自我认知智能的有效提升。[2]例如,在讲解《调整图形》一课时,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操作与绘制等基本知识,所以教师可以适当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利用多媒体教具为学生演示图形的变换过程,继而引导其利用计算机自主尝试调整图片,看一看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可以使图形进行“旋转”“翻转”“大小变换”等。
  ● 结合生活实践,培养观察智能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对生活环境的有效应用,将现实生活与课堂教学紧密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进而促进其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例如,在讲解《画圆形和方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卡通的太阳、房子、蛋糕、跷跷板等具有圆形和方形的图片,并引导学生对这些图片进行观察与思考:“从这些图片中你都看到了哪些图形?这些图形的大小是否相同?图形的线条粗细是否相同?”在让他们对实际生活物品进行观察之后,接着继续对其进行引导:“图片中的圆形和方形是如何绘制出来的?利用了哪些作图工具呢?同学们是否也能通过学习创作出美丽的画作呢?”这样,利用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同时,通过对生活物品的观察,使学生的观察智能得到良好的发展。[3]
  综上所述,多元智能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促进其全面发展与成长的重要手段。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通过上述方式对课堂进行优化,可以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得到显著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海树.多元智能视角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反思[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20):103-104.
  [2]郑巧生.多元智能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开展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0(07):82.
  [3]牛小康.多元智能理论下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分析[J].教育观察,2020(03):109-110.
  本文系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小学生项目式学习评估方式研究”(课题编号:190185) 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教学现场  近期,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面呼之欲出,对新教学模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新的教学要求下,如何合理设计教学,以满足新教学模式培养的需要,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问题分析  学习过程的优化、教学模式的迭代是当下的学科热点之一。如何能面对所有学生创设良好的学科氛围,需要教师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笔者发现,利用BSCS 5E来有效地组织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上一期内容已经分析了“深层参
实验探索了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下EVM/MPU并用比对共混胶性能以及共硫化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MPU的加入可以提高共混胶的耐油性能,随着MPU份数的增加,热油老化后力学性能变化率减小,质量和体积变化率均呈下降的趋势。在常温力学性能测试中发现,EVM/MPU共混胶的模量以及拉断强度均低于单相MPU和EVM,耐磨性也呈相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下MPU和EVM存在严重的共硫化问题,共混胶的性能下降严重,且低于EVM和MPU两者的组分加和值。
作为精神供给的信息产品没有“同质化”一说,但信息产品同时又具有数据标准化和电子产品摩尔定律的特点,因此信息系统的产品化生态就极为复杂。  由于摩尔定律和信息本身的“信息要自由”的属性,单一的信息产品很难构成持久性的竞争优势,但信息产品通过不断提高人基础信息的免费和低价的水位线,同时用情感敏锐性和时间早到效应来区分消费人群,如最早使用黑莓手机的人、最早使用IPOD的人、最早喝顶级红酒的人……先锋消费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使用项目式学习方法,能增强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那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设计项目式学习活动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  ● 源于生活,让项目式学习设计出众  教学离不开生活,项目式学习活动只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才会让学生感兴趣。例如,《获取网络信息》单元的教学任务是通过使用网络搜索信息,提高甄别信息、选择信息的能力,笔者结合教学
本文提出,信息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带动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把计算思维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将各类编程语言作为主要学习内容,旨在在编程中促进学生计算思维的形成,提高学生的适应力和创造力。因此,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受到大家的关注,如何寻找到一条有效的教学途径,提高学生数字化学习效率是当前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本文引入了ITtools教学
周世杰:非常感谢李锋教授参与此次对话,我知道李老师在2020年出版了专著《发展关键能力,培养数字公民》。关于数字公民,很多专家都指出,人类经历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后,如今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成为和物质、能源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生产资源,以信息开发和利用为主的信息经济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元素和主要推动力。特别是近十多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融合,人类不知不觉中步入了一个新的社会形态。
2021年9月,我们的新校区便要“开张营业”了。但到目前为止,文化建设方面,几乎仍是白纸一张。  校长组织大家一起讨论新校区新空间的新设计,核心问题只有一个,怎么设计只管大胆想象,如何建设我们再小心求证,但必须真正体现“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  我曾经针对“儿童学习空间的适度改进”阐述过自己的见解,但“适度改进”是因为“螺蛳壳里做道场”,老校区逼仄的空间里,并没有给你多少闪转腾挪的余地,因此,所谓
●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粤教版信息技术教材第三册(下)第七课,是在学生已学习编写“自动避障机器人”“寻光机器人”程序编写的基础上,学习应用“声音传感器”编写“会听声音的机器人”程序。承上联系并复习了“条件判断”“永久循环”等程序模块,启下初识“声音传感器”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并尝试编写“会听声音的机器人”程序。这节课重构了教材听声音往前走的设置,设定了动画情境,将实际生活问题与编程应用深度融合,既
期刊
近来,网传字节跳动的张一鸣严肃批评了一段“互联网黑话”:“底层逻辑是打通信息屏障,创建行业新生态。顶层设计是聚焦用户感知赛道,通过差异化和颗粒度达到引爆点。交付价值是在垂直领域采用复用打法达成持久收益……”  此事在网络上迅速引起热议。然而事实上各行业的确广泛存在一些“黑话”,只有行业内的人才知道背后所指的具体意思。进一步地,有人考证了黑话的必然:黑话来源于行业内人对某些名词或概念的缩略用语,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