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物理课程是高中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教学也逐渐改革和完善,以便更好的适应现代教学需要,提升物理教学的实效性,促使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但是在当前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物理教学实效性的实现,所以我们应该努力探究有效的策略,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本文就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如何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物理教学在高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物理知识与其他学科联系密切,对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和提升,以及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为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的实效性,高中物理教师应积极的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落后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高中阶段许多教师和学校的管理者都把高考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应试教育的观念仍然深入人心,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只关心学生是否学会了物理知识,在考试过程中能否取得好成绩,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缺乏关注,这就使得许多教师无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仍然以教师为课堂主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必然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很难达到。
2、教学方法单一
在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仍然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和记录,主体性得不到发挥,能力也得不到锻炼。由于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很难理解,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加之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时间久了,学生会逐渐对物理失去兴趣,物理课堂死气沉沉,缺乏活力,学生不愿意学,教师也没有激情教,严重影响了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3、教师缺乏必要的总结、归纳
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师把物理教学当做一种任务,教学结束后就不管不学,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重视,更不会进行必要的总结和反思,教师不能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闪光之处,进而扬长避短,在今后的物理教学中,教师的优势会逐渐消失,问题会越来越多,学生能力得不到锻炼和培养,还会严重影响物理教学的实效性。[1]
4、教师缺乏系统的评价与反馈
目前,我国高中阶段的学生比较多,而且层次不同,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自然也会存在差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不了解,只是以大部分人的掌握情况来评价所有学生,对于那些基础比较差,理解能力弱的学生来讲,他们很难跟上教学的进度,逐渐失去物理学习的信心,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二、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1、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要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实效性,首要任务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体,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物理课堂的主人,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意见。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帮助学生独立完成物理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的能力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真正实现高效的物理学习。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为此,高中物理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合理、科学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的投入到物理学习中来,从而实现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的问题时,教师将甲、乙两本高中物理课本的书页依次叠在一起,压一下书页提起乙书,甲书没有从乙书中滑落。请一男生尽其力拉两书背也不能在乙书中拉动甲书。教师提问,使甲书不能在乙书中拉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摩擦力使一个男同学都分不开两书呢?用设疑法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2]
3、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很好的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锻炼学生的能力具有很大的意义。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开展探究式的教学。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充分发挥组内每一位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共同进行物理问题的探究,整合所有学生的想法与意见,形成自己的结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对于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
例如在研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时,教师将弹力将钩码悬挂在弹簧上,弹簧另一端固定,弹簧被拉长,提问:(1)钩码受哪些力?(2)拉力是谁加给钩码的?(3)弹簧为什么对钩码产生拉力?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明确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与跟它接触的物体之间的作用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3]
4、注重物理实验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
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是促使教学效果实现的有效途径。许多抽象的物理知识可以利用实验的方法展开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更好的投入到物理教学中,努力提升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研究超重失重的现象时,教师可以利用实验的方式开展教学,找一个用过的易拉罐、金属罐头盒或塑料瓶,在靠近底部的侧面打一个洞,用手指按住洞,在里面装上水。移开手指,水就从洞中射出来。如果放开手,让罐子自由落下,在下落过程中,水将不再从洞中射出。[4]通过实验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更深的理解,促进物理教学实效性的进一步提升。
5、总结经验、注重反馈
教师在物理教学时,要注意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记录教学过程中优缺点,与其他教师共同研究、讨论,总结出最优的教学方式。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结束语:
要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就要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采取有效的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能力,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谢生强.浅谈如何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J].新课程学习(中),2011(1).
[2]傅维波.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12(6).
[3]蔡之刚.浅析新课程下高中物理课堂的高效性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2011(6).
[4]王怀琴.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实施有效教学[J].科技信息,2010(24).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物理教学在高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物理知识与其他学科联系密切,对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和提升,以及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为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的实效性,高中物理教师应积极的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落后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高中阶段许多教师和学校的管理者都把高考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应试教育的观念仍然深入人心,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只关心学生是否学会了物理知识,在考试过程中能否取得好成绩,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缺乏关注,这就使得许多教师无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仍然以教师为课堂主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必然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很难达到。
2、教学方法单一
在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仍然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和记录,主体性得不到发挥,能力也得不到锻炼。由于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很难理解,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加之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时间久了,学生会逐渐对物理失去兴趣,物理课堂死气沉沉,缺乏活力,学生不愿意学,教师也没有激情教,严重影响了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3、教师缺乏必要的总结、归纳
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师把物理教学当做一种任务,教学结束后就不管不学,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重视,更不会进行必要的总结和反思,教师不能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闪光之处,进而扬长避短,在今后的物理教学中,教师的优势会逐渐消失,问题会越来越多,学生能力得不到锻炼和培养,还会严重影响物理教学的实效性。[1]
4、教师缺乏系统的评价与反馈
目前,我国高中阶段的学生比较多,而且层次不同,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自然也会存在差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不了解,只是以大部分人的掌握情况来评价所有学生,对于那些基础比较差,理解能力弱的学生来讲,他们很难跟上教学的进度,逐渐失去物理学习的信心,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二、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1、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要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实效性,首要任务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体,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物理课堂的主人,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意见。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帮助学生独立完成物理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的能力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真正实现高效的物理学习。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为此,高中物理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合理、科学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的投入到物理学习中来,从而实现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的问题时,教师将甲、乙两本高中物理课本的书页依次叠在一起,压一下书页提起乙书,甲书没有从乙书中滑落。请一男生尽其力拉两书背也不能在乙书中拉动甲书。教师提问,使甲书不能在乙书中拉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摩擦力使一个男同学都分不开两书呢?用设疑法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2]
3、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很好的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锻炼学生的能力具有很大的意义。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开展探究式的教学。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充分发挥组内每一位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共同进行物理问题的探究,整合所有学生的想法与意见,形成自己的结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对于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
例如在研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时,教师将弹力将钩码悬挂在弹簧上,弹簧另一端固定,弹簧被拉长,提问:(1)钩码受哪些力?(2)拉力是谁加给钩码的?(3)弹簧为什么对钩码产生拉力?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明确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与跟它接触的物体之间的作用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3]
4、注重物理实验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
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是促使教学效果实现的有效途径。许多抽象的物理知识可以利用实验的方法展开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更好的投入到物理教学中,努力提升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研究超重失重的现象时,教师可以利用实验的方式开展教学,找一个用过的易拉罐、金属罐头盒或塑料瓶,在靠近底部的侧面打一个洞,用手指按住洞,在里面装上水。移开手指,水就从洞中射出来。如果放开手,让罐子自由落下,在下落过程中,水将不再从洞中射出。[4]通过实验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更深的理解,促进物理教学实效性的进一步提升。
5、总结经验、注重反馈
教师在物理教学时,要注意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记录教学过程中优缺点,与其他教师共同研究、讨论,总结出最优的教学方式。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结束语:
要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就要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采取有效的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能力,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谢生强.浅谈如何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J].新课程学习(中),2011(1).
[2]傅维波.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12(6).
[3]蔡之刚.浅析新课程下高中物理课堂的高效性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2011(6).
[4]王怀琴.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实施有效教学[J].科技信息,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