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POS理论的一致连续函数概念教学探析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xu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函数的“一致连续性”是数学分析中极具抽象性的一个基本概念,而函数一致收敛性概念本身的强抽象性导致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本文以APOS理论为依据,设计数学概念教学的四个阶段:(1)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新知识;(2)展示探究过程,理解概念;(3)构造对象实体,把握概念性质;(4)建立深层图式,形成概念体系.希望能帮助学生理解一致连续函数这一抽象概念.
  【关键词】APOS理论;连续函数;一致连续函数;ε-δ定义
  一、引 言
  函数的“一致连续性”反映了函数在某一给定区间上的整体性质,是数学分析中极具抽象性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有助于研究函数的变化趋势及性质,同时在微积分以及其他学科中常常被用到,是微积分学的理论基础.
  二、APOS理论
  APOS理论坚持一个原则,即一个数学概念的本质与它在个人头脑中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APOS理论,个体依序建构了心理活动、程序和对象,最终组织成用以理解问题情境的图式结构.
  操作阶段是指个体或学习者通过一步一步的外显性(或记忆性)指令去变换一个客观的数学对象,一个数学概念就开始形成了.
  过程阶段是指当一个人重复和反思一个行为时,它可能内化为一个心理过程.过程是一种心理结构,它执行与内化的活动相同的操作,但完全在个人的头脑中,因此使她或他能够想象执行转换而不必外显式地执行每个步骤.
  对象阶段,如果个体或学习者意识到一个过程是一个整体,意识到转换可以作用于这个整体,并且可以构造这样的转换,那么我们说个人已经把这个过程压缩成一个认知对象.
  图式阶段,虽然这些结构描述了个体如何构建单一转换,但一个数学主题通常涉及许多动作、过程和对象,需要将它们组织起来并连接到一个紧凑的框架中,这个框架就是图式.
  三 基于APOS理论的函数一致连续性的教学设计
  操作阶段——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新知识
  第一步:复习函数在某点连续的概念,根据定义证明下题.
  定义1 设函数在某邻域U(x0)上有定义,若对任意的ε
其他文献
东北抗联精神是东北人民创造和发展的伟大抗战精神,既是我国人民勤劳实践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璀璨明珠。抗联精神内涵尤其丰富,即使在今天,时代价值也极其高。
【摘要】本文为研究函数在一点连续的概念教学,在APOS理论的视角下,经过一系列内化、压缩、解压缩的心理机制,建立 “函数在某一点的连续性”的三个等价定义的图式,形成概念域.  【关键词】APOS理论;连续性  一、引 言  函数的连续性是函数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运用极限方法对连续性现象进行研究,而函数在一点的连续性的三种定义的关系是认知连续性概念的思维障碍点.杜宾斯基提出APOS理论,主要应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