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创新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iand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频繁地走入课堂,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在语文教学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它的容量之大,内容之广,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将信息技术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支撑,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向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教学 创新
  一、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因此教师的引导作用就尤为突出,教师首先应该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把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体会等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从而达到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目的,这就是“成于内,而行于外”。其次,教师还要坚持创新,通过教学过程把自己创新的经验和心得体会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告知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热情。
  二、适当采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语文教学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必须创设情境。多媒体的运用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充分显示出其优势。教学时,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出现课文情境的氛围,让学生在声音、图形、文字的效果下,学会理解作者的思想和运用文字的技巧。效果会好很多。
  (二)利用信息技术帮助理解课文重难点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被一些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所烦恼。而这些重难点恰恰是绕不开的本课书的灵魂,因而如何让学生自己通过学习发现问题,并且能够自己解决问题就成了语文课的关键。多媒体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例如《爬天都峰》一课,在学习体会天都峰的特点时,配合出现天都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然后学生自然而然地总结出天都峰又高又陡的特点。对描写天都峰的特点的文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利用信息技术巩固训练
  以前,我们教师的练习全凭借着教师手写试卷的形式来完成,其过程繁复,耗时耗力。而且不能根据现在所学内容临时变通,为教学带来了许多烦恼,同样也给学生带来了诸多不便。随着网络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的诞生,这一切烦恼便迎刃而解了。现在几乎每一所学校和每一间教室都配备有实物投影仪和电脑投影设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同步选取适宜本班学生练习巩固的资料做成课件,一些不太容易理解的题目,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易于为学生所接受的图片、动画等资料,这样就可以把抽象的知识通过直观形象的印象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深刻印象,产生学习兴趣,记忆深刻。对于一些枯燥的字词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来帮助学生消除疲劳感,从而加深理解及记忆。
  三、恰当采用信息技术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一)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朗读感悟能力
  朗读是锻炼语文感悟力的金钥匙。教材中很多课文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在信息化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有声语言、文字、音乐、图像有机结合的感性材料,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优美和谐的音乐、生动活泼的画面,把学生带到美妙的艺境中去。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阅读能力
  以往我们所提到的阅读大部分都是文本阅读,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超文本阅读已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学习之中。它可以運用图形、图像、声音、视频、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给予人们直观、立体的感受,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速读、略读水平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名人故事这一单元时,给学生布置了课外作业,让他们上网收集和“名人故事”有关的故事,并且开展了读书展示活动,让同学们互相交换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丰富和扩展了自己的阅读量和词汇积累。只有将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文本、超文本融为一体才能真正领略读书的乐趣,从而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思维和创新能力
  亚里斯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会提问,才能思考、创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利用信息技术,能营造更好的创造环境,引导学生想象、创新。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有着丰富的创新空间。小学语文课堂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出发,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增加自身修养,不断积累学识,在精心研究每堂课的过程中努力探索新的教学途径,而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我们在教学中合理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为现代教育发展奠定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将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摘 要】参加体育锻炼是为了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如果在体育锻炼时不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就有可能发生各种伤害事故,轻度影响学习,重者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对国家、家庭、个人都带来不应有损失。因此,积极预防运动损伤,对开展课内外体育活动,对增进身心健康都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体育教学 锻炼 运动损伤 预防  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体育教师及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科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对历史不是很重视。例如,有些学生说:“历史学科不重要,学它干什么!”也有的学生说:“历史学科没有重视过,现在我们对历史的分析无从下手。”......因此,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个历史教师思考的问题,也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我想:作为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编一张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数学问题的内容及呈现方式。结合生活把数学引入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数学,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意识。
郭沫若先生曾说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免除这些毛病。”郭老的话肯定了写字对培养一个人的意志力、行为习惯、个性及道德情操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小学,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育部《关于在中小
为更好地保持公路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从运营管理和经济技术的角度,选择适当的时间,在适宜的路段,根据路况检测具体结果和养护标准的要求,采取适用的路面保全措施而进行的养护工作,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道路日常养护问题。  一、日常养护的重大意义  虽然在日常养护上做了不少工作,但从这几年的养护维修情况看,我们还是习惯于等到路面损坏了,才进行维修,出现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况。这既有
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属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啮齿动物是其主要宿主,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给人,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i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或汉坦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