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下,微课作为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下新生的一种教学资源,受到了社会、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其相比较传统教学模式所特有的优势如果能够利用好,将使高校中化学课程的有效推进以及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本文就高校化学如何利用微课程提升改变目前现状作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校化学;微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目前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生产物不断地出现,微课程就是当中的一个产物。其定义说法不一,但都指明了几点,例如:主题明确,短小精悍,使用方便等,这也是微课相比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特有的优势,能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辅助与补充,针对课堂上某一知识点,利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一个强化,使学生对其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自身有切实的感受。如何正确看待微课程在高校化学课程当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如何设计微课程的内容是本文的两个主要论点,也是高校化学乃至整个高校教学体系当中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
一、 高校化学教师需引起对微课程的重视
大学是大部分学生踏入社会前的最后一段学习生涯,这中间几年的时间掺杂着各种大大小小的事,学生无法做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是大学化学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目前的大学化学课堂当中,部分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只是通过口头教导,学生往往要靠自身反复去理解才能想通,由此不仅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还经常会出现疲乏与厌倦,丧失了学习的动力,从而造成大学化学课程推进缓慢。利用微课程在大学化学课程当中对某一概念或者知识点用视频的形式,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对学生进行强化,使学生有深刻的理解与真实的感受,从而促使上述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因此,大学化学教师需引起对微课程的重视,认清微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所处的地位,做到更好地利用微课程促进大学化学课程有效性的提升。
以邢其毅主编的《基础有机化学》第二章2.4《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为例,这一章主要是教导学生学习在完整命名的基础上对每一类化合物的命名能够进行区分,学生在面对课本上各种化学名称很容易会觉得枯燥,无聊,没有动力去学习。教师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可以设计制作一个帮助学生记忆的视频,掺杂一些卡通特效,使其不再显得枯燥无味,同时要在遵从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每堂课对学生进行几分钟的播放来强化学生的记忆,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大学化学课程积极地得到推动。
二、 大学化学微课程内容改进
在大学化学课堂教育当中,也有一部分教师了解微课程对促进课程进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对微课程的内容设计上有待改善。微课程首先要将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吸引过来才能使其作用得到展现,如果只是将课堂教学内容生硬地搬到微课程上,学生在看过一两次之后就会丧失兴趣,觉得跟课堂内容没有什么区别,这样就丧失了采用微课程在大学化学课堂当中的意义。大学化学教师在设计微课程的内容时,可以将化学内容生活化,卡通化,将化学最贴近学生的一面展现出来,由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趣的化学微课课程还能将学生的零碎时间利用起来,促使学生反复、经常性地去看,使得其强化知识点、深化概念方面的作用也不经意间得以发挥,从而促进大学化学教学活动有效展开与推进。
以人教版大学教材为例,教师在教授《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时候,这一课程的教学要求是:第一让学生掌握氢原子光谱,玻尔原子模型;第二让学生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从而理解波函数和电子云图形;第三让学生掌握电子层、电子亚层、能级、能级组、电子云、原子轨道等概念,从而理解四个量子数的量子化条件及其物理意义;第四,让学生能够掌握近似能级图,并按照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写出一般元素的原子电子构型;第五让学生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间的关系。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将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和其中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通过微課做一个简短的视频总结,效果上可以多用一些卡通形象、卡通文字的形式,用类似动漫的形式来将知识点表现出来,让学生觉得看上去不会累。这个视频总结除了上课的时候可以使用,课后教师也可以将它上传到多媒体教学平台上,方便学生下载下来自己课后进行回顾总结。
三、 结语
当下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地在发展,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关键地的高校,一定要跟紧社会的步伐,利用各种科技与技术,促进高校课程有效性的推进。大学化学教师身为整个教育体系当中的关键性人物,更应抓紧教育改革的浪潮,将微课程列入常用的范畴内,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同时,要积极去探究更加适合课堂与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与方法,促进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这不是一条容易的路,教师应不畏困难,积极努力地奋斗,为教育改革浪潮的最终形成献出自己的一把力量。
参考文献:
[1]张金彦,蓝平,廖安平.微课下的高校化学教学改革[J].广东化工,2017,44(2):124.
[2]王东.微课在地方性高校化学实验课程中的开发[J].经营管理者,2016(16).
作者简介:
马宗燕,陈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和田师范专科学校理学院。
关键词:高校化学;微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目前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生产物不断地出现,微课程就是当中的一个产物。其定义说法不一,但都指明了几点,例如:主题明确,短小精悍,使用方便等,这也是微课相比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特有的优势,能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辅助与补充,针对课堂上某一知识点,利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一个强化,使学生对其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自身有切实的感受。如何正确看待微课程在高校化学课程当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如何设计微课程的内容是本文的两个主要论点,也是高校化学乃至整个高校教学体系当中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
一、 高校化学教师需引起对微课程的重视
大学是大部分学生踏入社会前的最后一段学习生涯,这中间几年的时间掺杂着各种大大小小的事,学生无法做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是大学化学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目前的大学化学课堂当中,部分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只是通过口头教导,学生往往要靠自身反复去理解才能想通,由此不仅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还经常会出现疲乏与厌倦,丧失了学习的动力,从而造成大学化学课程推进缓慢。利用微课程在大学化学课程当中对某一概念或者知识点用视频的形式,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对学生进行强化,使学生有深刻的理解与真实的感受,从而促使上述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因此,大学化学教师需引起对微课程的重视,认清微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所处的地位,做到更好地利用微课程促进大学化学课程有效性的提升。
以邢其毅主编的《基础有机化学》第二章2.4《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为例,这一章主要是教导学生学习在完整命名的基础上对每一类化合物的命名能够进行区分,学生在面对课本上各种化学名称很容易会觉得枯燥,无聊,没有动力去学习。教师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可以设计制作一个帮助学生记忆的视频,掺杂一些卡通特效,使其不再显得枯燥无味,同时要在遵从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每堂课对学生进行几分钟的播放来强化学生的记忆,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大学化学课程积极地得到推动。
二、 大学化学微课程内容改进
在大学化学课堂教育当中,也有一部分教师了解微课程对促进课程进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对微课程的内容设计上有待改善。微课程首先要将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吸引过来才能使其作用得到展现,如果只是将课堂教学内容生硬地搬到微课程上,学生在看过一两次之后就会丧失兴趣,觉得跟课堂内容没有什么区别,这样就丧失了采用微课程在大学化学课堂当中的意义。大学化学教师在设计微课程的内容时,可以将化学内容生活化,卡通化,将化学最贴近学生的一面展现出来,由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趣的化学微课课程还能将学生的零碎时间利用起来,促使学生反复、经常性地去看,使得其强化知识点、深化概念方面的作用也不经意间得以发挥,从而促进大学化学教学活动有效展开与推进。
以人教版大学教材为例,教师在教授《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时候,这一课程的教学要求是:第一让学生掌握氢原子光谱,玻尔原子模型;第二让学生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从而理解波函数和电子云图形;第三让学生掌握电子层、电子亚层、能级、能级组、电子云、原子轨道等概念,从而理解四个量子数的量子化条件及其物理意义;第四,让学生能够掌握近似能级图,并按照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写出一般元素的原子电子构型;第五让学生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间的关系。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将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和其中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通过微課做一个简短的视频总结,效果上可以多用一些卡通形象、卡通文字的形式,用类似动漫的形式来将知识点表现出来,让学生觉得看上去不会累。这个视频总结除了上课的时候可以使用,课后教师也可以将它上传到多媒体教学平台上,方便学生下载下来自己课后进行回顾总结。
三、 结语
当下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地在发展,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关键地的高校,一定要跟紧社会的步伐,利用各种科技与技术,促进高校课程有效性的推进。大学化学教师身为整个教育体系当中的关键性人物,更应抓紧教育改革的浪潮,将微课程列入常用的范畴内,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同时,要积极去探究更加适合课堂与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与方法,促进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这不是一条容易的路,教师应不畏困难,积极努力地奋斗,为教育改革浪潮的最终形成献出自己的一把力量。
参考文献:
[1]张金彦,蓝平,廖安平.微课下的高校化学教学改革[J].广东化工,2017,44(2):124.
[2]王东.微课在地方性高校化学实验课程中的开发[J].经营管理者,2016(16).
作者简介:
马宗燕,陈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和田师范专科学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