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作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zz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发展。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学生要能起到鼓励与导向作用,评价语言要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同时可采取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及体态语评价等评价方式。本文结合本校《双主体教育促师生发展》子课题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探索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使用评价语言的效果,还让学生自主评价,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评价语言 评价方式
  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纵观许多特级教师的课堂,之所以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与他们诙谐幽默、精彩的评价语有直接关系。
  一、评价语言不仅要情真意切,还要幽默、多样,有针对性、鼓励性、准确性
  (一)评价语言要情真意切。
  只有真情才能换真情,只有真爱才能换取真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富有感情的点评语言会让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教师语言的情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一句充满情感的点评可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这样才能博得学生信任,才能赢得学生的心。这样的评价定让学生大受鼓舞,学生提问积极性自然被调动。
  (二)评价语要具体而准确,评价语言要有鼓励性和导向性。
  新课标强调对学生要尊重、赏识,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有些课堂评价以鼓励为主,坚持正面引导,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错误回答及时加以纠正,并且以积极引导和客观分析相结合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应具体指出学生哪些方面回答得好,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并且由此指出学生的发展潜力在哪里,指明下一步努力方向。教师评价学生朗读时,应该从这几个方面给予肯定或引导。如有三个学生同读一个句子,特级教师薛法根就有以下多样的评价:
  生1读后,师评:音色美,读得美。
  生2读后,师评:感情真挚,读得好。
  生3读后,师评:你的感情很丰富。
  同样是表扬学生读得好,不是廉价空洞的赞美,而是有针对性的,使读者和听者知道自己或他人的朗读好在何处,能起到指导作用。
  作文课上,教师经常使用一些能激励学生的评语,虽然只是只言片语,却传递着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引导和期待,很多作家正因为老师曾经的激励,才走上了文学道路。科学而艺术的评语必定会打动孩子,使孩子在弥补不足中不断取得进步。
  (三)评价语应富于变化、幽默有趣。
  教师的课堂评价语不能单调,应幽默而有新意,能够有效调节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愉快地接受老师的评价,并且有信心努力。这样的课堂上经常笑声不断,学生在激昂的情绪中大胆交流,在求知的欢乐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有效增强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如果有着幽默、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那么课堂内将是生气勃勃的。
  二、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
  当前,我们在课堂评价上一般采用的形式是学生提出疑问或问题,教师对其进行点评,即评价方式只存在教师单向评价这种方式。新课程在课堂评价方法上要求打破教师一统天下、主宰课堂、垄断评价的现状,提倡开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相结合的多向评价。
  (一)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相结合。
  1.学生自评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田忌赛马》时指导学生读文,一生读后,教师要求学生对其朗读进行自我评价,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说出自己没把孙膑的胸有成竹读出来,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的效果比别人指出好得多。
  2.生生互评
  教学中,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一般是相互结合的。生生互评的意义在于促使学生在思想碰撞、情感交流中有效互动学习,取长补短。就朗读来说,学生会评他人,说明他不仅会听,还有一定的朗读能力。比如:上面的例子,在进行完学生自评这一环节后,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评价。有学生说:“我觉得,你没把田忌的垂头丧气读出来。田忌说的话可读得低些、慢些。”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的自主意识、定会有所强化。
  3.师生互评
  师生互评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就某问题进行互相评价,以期营造师生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以示范朗读为例,让生评师的朗读,可引导学生领悟朗读艺术和技巧。如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时的做法:
  (在请三名学生读钓鱼的经过这部分内容后,老师分别给学生打了99分—该生一处读错,101分—该生读错主动纠正,150分—该生是被推荐的。然后老师提出“听老师读,看老师可以得几分”的请求)
  师:(很认真地读完了这部分内容)
  师:大家看看老师可以得几分?
  生:老师,我给您打149.5分。
  师:为什么?
  生:因为您读书有时慢有时快。
  师:怎么有时快有时慢就不好呢?你凭什么给我打149.5分?我不服!(这时的老师顽皮得像个大孩子,但又具有巨大的亲和力)
  (有些学生的点评总不在点上,老师就故作生气状大声说:“我不服!”引导他们继续寻找让老师心服口服的分数和理由)
  生:我觉得您可以得150分!
  师:为什么?
  生:因为您读一阵惊喜的时候“哇!”您真的很惊喜!
  师:谢谢!你是了解我的!惊喜的地方就应该读出惊喜来。
  生:老师,我给您打200分,因为您读书像讲故事!
  师:谢谢你,还是你最知道我!读书就该像讲故事一样!
  这部分教学没有指导朗读的痕迹,但在学生评价中,却实实在在地内化读书要求和方法。
  (二)适当运用体态语言等其他评价方式。
  除了有声语言之外,教师还要适当运用体态语言。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能唤起学生无穷的努力,一个鼓励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等细节性动作表扬;甚至是充满善意的沉默,以点头示意,都不仅传递老师无限的关爱,还表达尊重、信任和激励。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转变课堂评价理念,注意评价语言的艺术性和科学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的语言应该激发学生的热情,成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有效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有效对学生的参与活动及认知能力进行科学恰当地评价,提高学生探索新问题的兴趣,让教师科学而有效的评价语言成为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的无穷乐趣。
  参考文献:
  [1]易云珍.参与,让课堂活起来.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0.
  [2]穆惠.多元评价精彩无限——谈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有效性.阅读与鉴赏:下旬,2010.
  [3]张文华.你学会评价学生了吗.神州,2012.
  [4]李汉泽.让课堂评价语言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河北教育:教学版,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目标是要求学生逐渐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2011年出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了不同的阅读方式,包括默读、诵读、指读、略读、通读、精读、认读、拼读、有感情地朗读,等等。只有正确区分不同的阅读方法,才能做到恰当灵活地运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阅读 读法  阅读是培养学生思想文化修养和知识内涵的重要途径,采用有效的阅读方式会提高学生的阅读
摘 要: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坚持课内、课外阅读两手抓的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和审美层次。  关键词: 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课堂内外 能力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我国适应时代要求,适时进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在大力推行
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重视了朗读的培养而忽略了对语感的培养。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语感是什么呢?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活动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接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素养之一。学
期刊
摘 要: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索,常有探索,常有创新,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之成为高水平、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创新能力 培养方式  小学语文是我国义务教育的一个主要科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培养小学生的基本文学素养,还能使
摘 要: 新课改下,多媒体逐步进入到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被作为一种工具和教学的辅助手段,通过多媒体可以更好地把语文课本里枯燥的东西以各种形式呈献给学生,使得语文变得生动、形象,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语文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应用  现在,学校每一个班都安装了电子白板,老师在网上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给老师提供了网上交流的平台。对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思维品质则是智力的支柱。什么是思维品质呢?人的思维既有共同规律,又有个体差异,这些差异通常叫思维品质。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人即使是弱智者,也无时无刻不在思维,而且都以自己习惯的方式思考问题。小学语文教学通过有目的的反复训练,不仅可以改变学生不良的思维习惯,而且可以使良好的思维品质得到培养。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提出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