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甲状腺激素和皮质醇的相关性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1234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和皮质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性。

方法

依据既往暴力史和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dified overt aggression scale,MOAS)加权总分将108例急性发作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攻击组(n=69)和非攻击组(n=39)。比较两组患者入组前及治疗后第2、4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总评分、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皮质醇浓度,并对入组前MOAS加权总分及各因子分与甲状腺激素、皮质醇、PANSS总评分及分量表评分之间作相关分析。

结果

攻击组患者入组前PANSS总评分、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94.19±12.71)分、(23.77±4.94)分、(52.61±6.45)分]均高于非攻击组[(83.26±11.21)分、(21.36±7.10)分、(45.49±6.84)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4周两组PANSS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攻击组患者入组前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14.41±3.58)pmol/L]高于非攻击组[(12.95±2.66)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c-stimulating hormone,TSH)、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otal triiodothyronine,TT3)和总甲状腺素(total thyroxine,TT4)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4周两组患者TSH、FT3、FT4、TT3、TT4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入组前,治疗后第2、4周皮质醇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OAS加权总分与PANSS总评分、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与FT4水平均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471、0.204、0.531、0.239;P<0.05)。言语攻击与PANSS总评分、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213、0.215、0.292;P<0.05)。自身攻击与PANSS总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278、0.382;P<0.05)。体力攻击与PANSS总评分、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与FT4水平均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1、0.193、0.338、0.276;P<0.05)。

结论

PANSS总评分、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FT4水平及其变化值能够反映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严重程度,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预测因子。皮质醇浓度与攻击行为不相关,不能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预测因子。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近红外光成像技术(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的波形特点及检测抑郁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对2013年3~8月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就诊的62例抑郁症患者和7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NIRS数据采集。采用脑功能定量成像装置仪(52通道),在被试完成言语流畅性任务(verbal fluency test,VFT)的同时采集NIRS数据,并记录组词个数。由一名经过专业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和强迫症记忆监测的特点。方法对符合DSM-5相应诊断标准的4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2例强迫症患者以及51例正常健康对照进行情景记忆知晓感(FOK)的测验。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线索回忆和再认正确率[0.30(0.15,0.50),0.75(0.56,0.90)]均低于正常对照[0.70(0.50,0.85),0.95(0.85,1.00)]和强迫症患者[0.65(0.39,0.76)
15q11-13区域是人类基因组中最复杂的染色体区域之一,研究表明该区域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Prader-willi综合征及Angelman综合征有关。本文以ASD、15q11-13、Prader-willi综合征和Angelman综合征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中相关研究并对此进行综述,间接或直接证明15q11-13区域是ASD的重要候选区域。
目的探讨大鼠脑出血灶周围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干预小胶质细胞的极化或研究其极化机制提供时间依据。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sham组、脑出血4 h、1 d、3 d、7 d、14 d组,每组6只。采用尾状核注射胶原酶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分别于术后对应时间点灌注取脑;sham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后1 d灌注取脑。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标记小胶质细胞Ⅰ型(Microglia type 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