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驱散颓靡的阴霾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anhua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学生,是一线教师无法回避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日常教育教学面临的一大压力源。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正确地与他们相处,并学会立足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文章将以教育教学中的真实个体为例,力图回答“关于如何看待问题学生”这个复杂问题。
  关键词:问题学生;日常教育;教师;关爱
  “幸福是什么?我不知道。我看见了,同学回眸间那一抹微笑。幸福是什么?我不知道。我听见了,丛林间鸟儿欢快的鸣叫。”
  这是一首题为《幸福》的诗歌中的语句,作者是一位笔名为“云梦琴”的女孩。“云梦琴”,很美的一个名字,不知道当初这个小女孩是怀着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取笔名的。不过,后来我知道了她是谁,就是这位拥有一个充满诗意的笔名的女孩,给任教不久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节课,我就发现她很特别。
  她是一个外表特别文静的女孩,但在课堂上有一个不良习惯——睡觉!夸张一点说,她几乎每节课都在熟睡中度过。刚遇到这样特殊的学生时,我也很茫然,我只能在课上不间断地提醒她,但这种提醒的效果显然不太好。经过课下与其他老师交流之后,我确信这个特殊的女孩肯定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情况。
  接下来,我与她的家长取得了联系,并慢慢地进行沟通。
  在父母眼里,上初中的她是一名成绩优秀的乖乖女,中考过后,她在父母的强烈要求之下,以统招分数录取到这所顶尖高中——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附中”)。但是,开学不久,她就变成了我第一节课所见到的那个颓废样子了。
  “附中虽好,但进附中不是我自己的意愿,我是被你们逼迫的,这样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我要用这种颓废和沉沦来反抗你们的专制和强权!”
  这些话是她父亲告诉我的,也是她一直以来的真实心理状态。
  她是我的学生,我不可能放任她在这条颓靡路上越走越远。
  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学习环境中,由自信心带来的自我认同感和自我存在感显得十分重要。所以,我努力帮她重新树立对学习的自信心,我试图通过各种方法让她明白“既来之,则安之”,在她的生活中仍然有很多人在关心她。课上,我有意安排合适的问题让她回答,每天都用这种小小成功带来的喜悦感去刺激她正在麻木的神经;课下,我与班主任老师沟通之后,决定利用每周四午休的一个小时给她义务辅导功课;考试后,找出每一个哪怕是很小的一个闪光点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她。除了这些格外“关照”,我还努力地寻找她的兴趣点。经过近一年的交流沟通,我发现沉默寡言的她很爱写诗。之后,我充满热情地鼓励她写诗,甚至发动全班学生写诗。为了让她的诗歌有展示的平台,我会经常选择其中的精品在课堂上朗诵,课下还拉了几个对诗歌感兴趣的学生组建了一个读诗小组。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在自己的诗歌世界里找到了那个迷失已久的自己。高二下学期学校组织的“谷雨诗会”诗歌原创大赛,她创作的《钗头凤》获得了格律诗词组一等奖第一名。当她在语文课上接过荣誉证书时,我知道,她的心扉正在一点点地向着这个精彩的世界敞开。
  在班上的最后一节语文课上,我含泪作别相处了两年的学生们,临别之际,我给每一个学生送了一张写满了字的卡片。在给她的卡片上,我写下了这样的一段文字:“每次见到你在课堂上沉沉睡去,我就特别心痛,特别愧疚,因为我曾经不止一次地说要去帮助你,可我发现,我没能帮你彻底走出困境。这张卡片正面有一句话‘很多人不快乐,是因为总觉得过去太美好,而现在太糟糕,将来又太飘渺’,我觉得会比较适合你的情况,不管现在的生活状态是主动选择的,还是被动接受的,问问自己:‘不好好过,又能怎样?’十几岁的年华,难道就此沉沦吗?你的理想怎么办?朋友的期待怎么办?还有,你的诗歌怎么办?说到诗歌,老师还得向你道歉,高二组织的读诗小组活動没能继续下去,对不住了,不过,你一定要答应我,就算再艰难,也不要放弃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更不能放弃对自己生命的珍爱。珍重!”
  在此我想说,师者,不是全能的上帝;师爱,却有着万能的魔力。我和天底下每一位老师一样,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但我们可以去做一些事情,怀着一颗师者仁心,去关爱、去行动,定能驱散颓靡的阴霾,定能让问题学生的世界阳光灿烂。
  参考文献:
  [1]李惠芬.拥抱迟升的朝阳——浅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版),2007(29).
  [2]孙云晓.真正决定孩子命运的是环境和教育[J].少年儿童研究,2007(3).
  [3]刘贤利.试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整合[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2).
  [4]刘建舟.“家庭德育”不容忽视[J].网络科技时代,2007(4).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师要影响一个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班级,然后通过这个集体与教师一起去影响这个学生,这样就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因此,在班级中组建和谐的学习小组势在必行,它是我们开展高效课堂建设的当务之急,也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班级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关键词:班级;学习小组;高效课堂;能力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有固定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想象是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一种形象思维,它能使幼儿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生动而有趣,良好的想象力可以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可以说,想象力的培养在整个幼儿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着眼“点”上;想象力;策略  一、在语言区域上把握幼儿想象切入点  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和促进幼儿的记忆想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关于“图形与几何”部分特别强调了内容的现实背景,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平移和旋转作为物体的变换现象,孩子们对其是能观察和体会到的,但一般都是无意和无序的。基于此,如何把握孩子们的学习起点?如何帮助孩子们将生活现象数学化?如何引导孩子们初步建立平移的概念?就成了我在本节课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片段一:  教室后面放了三张桌子用来
蒙台梭利说过:儿童的一切教育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帮助孩子身心自然的发展。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是一个整体,教师应深入贯彻“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这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实施原则。结合《指南》精神和《多元整合幼儿园教育活动资源包》理念,在一日活动中,我们渗透整合教育,注重集体教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户外活动的整合,环境与一日活动的整合,教育资源的整合。  例
从2016年3月开始,甘肃省临潭县第一中学开展了“校本课程‘临潭乡土历史’的开发与研究”省级课题研究工作。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对义务教育国家课程“中国历史”及地方课程“甘肃历史”的补充与拓展,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潜能,促进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发展,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开发构想  (1)开发基础。校本课程就是在国家课程纲要的指导下,依据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自
在离高考还不到一百天的时间里,考前班级管理显得至关重要,不管是基础差的学生,还是基础好的学生,教师都应该全面精准地及时关切,才能使他们在高考中正常发挥。我结合自己高三教学管理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树立高考目标,明确方向  树立目标是每位学生首要任务,特别是基础差的、目标不明确的学生。我教的高三406班,班上大部分的男同学学习态度不好,基础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我会找每位同学谈
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在一年级培养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爱惜学习用品”“认真书写钢笔字,积极探究,认真思考”等学习习惯的基础上,编排了“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这一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章节,旨在遵循这一年龄段儿童认知规律和母语学习的规律,积极开发学生的早期阅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
摘 要:故事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门户,可以对学生起行为习惯的导向作用。故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学生认知能力发展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要通过生活来进行。一要立足故事,引起思维碰撞,实现教育生活化;二要运用故事,实现角色转换,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运用故事,利用探究式学习,让学生“读故事—悟故事—演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从而提升学生的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策划者,是班级各种集体活动的组织者,是引导学生遵纪守法的执行者,是学生度过学习生涯的见证者。没有班主任的班级是一盘散沙,班主任就像是整个乐团的指挥大师,将全班每一名学生的力量凝聚在一起,用班主任特有的管理艺术让学生遵规守纪,热爱学习,热爱班级,热爱生活,自觉参与班级活动,为班级的发展建言献策。  每个班级的管理都有所不同,各具特色,因为一个班的学生个性迥异,成长环境等因素千差
文章编号:1674-120X(2018)36-0122-03  摘 要:区域游戏是目前幼儿园中常见的游戏形式,中班幼儿正处于联合游戏的高峰期,游戏过程中较多出现同伴交往行为。而同伴交往行为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同伴交往行为,从而分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是有现实意义的。文章针对中班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同伴交往行为开展分析研究,运用观察法、访谈法以及文献检索法对张家港市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