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排箫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wmy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素养是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它包括识谱、视唱、节奏、听音、和声、音乐欣赏、音乐创作等音乐基础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对学生理解音乐、感悟音乐、创造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当今学生的音乐素养有待提高,本文从排箫的教学实践来阐述如何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排箫教学 提升 音乐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159-02
  排箫教学作为音乐教学中的一种,对于音乐教学的开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当前的排箫教学中却遇到了较多的阻碍,难以发挥排箫教学真正的作用,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如何对这一系列的阻碍进行解决,促进排箫教学的开展,成为了当前社会中较为广泛关注的话题,是音乐教师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的工作。
  一、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兴趣作为学生最好的老师,对学生各方面的学习都有着极为显著的作用,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卓有成效的帮助,要想在排箫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首先在排箫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排箫教学本身就利用第二课堂兴趣班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让排箫教学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学生选择了这个兴趣班,就渴望从中学习到知识。
  在排箫教学中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简单而又好听的小乐曲,如《摇篮曲》、《闪烁的小星》、《快乐的哆嗦》、《小蜜蜂》、《小毛驴》、《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红河谷》、《欢乐颂》、《生日快乐》等这些生活气息浓郁,同学们吹奏起来有声有色的小乐曲,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小乐曲中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
  在排箫第二课堂兴趣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示范演奏,激发学生对排箫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注意示范的过程中,选择一些比较流行的小乐曲,如《龙的传人》、《小苹果》、《大海》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学生在拥有一个较高的兴趣以后,就会主动对排箫的演奏方法和知识进行学习,而且学生在欣赏教师演奏的过程中,又能够对自身的音乐欣赏和鉴赏能力进步提高,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从巩固学生的音乐基础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是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它包括识谱、视唱、节奏、听音、和声、音乐欣赏、音乐创作等音乐基础的综合素质,要想使得学生拥有一个较为良好的音乐素质,那么不可忽视的就要对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进行提高,两者之间是因与果的关系,一旦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较差,那么学生的音乐素养必然也无法获得有效的提升。
  排箫教学过程就是从巩固这些音乐基础的教学过程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排箫的学习过程,首先要先学会读谱,会视唱,排箫教学中,一首首乐曲的读谱视唱过程都在提升着学生的识谱能力。
  例如在教学《摇篮曲》时,首先要认识乐理知识3/4拍子,这是一首3/4拍子的乐曲,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强一弱一弱,在吹奏乐曲时,要把强弱规律体现出来,通过强弱规律的强调,学生就会从训练中认知这个三拍子节奏的特点,从排箫教学中巩固了三拍子节奏的认识。然后是认识乐曲的演奏情绪,《摇篮曲》是一首速度缓慢、轻柔、抒情的歌曲,表现母亲对孩子的爱,母亲给孩子亲切的笑容,深情的目光,吹奏时,让学生把每一个乐句连奏,不能用断奏的方法吹奏乐曲,这样,学习吹奏排箫的同时,让同学们认知了三拍子节奏,以及三拍子节奏的强弱规律,同时还要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根据音乐的内涵去演绎乐曲,只有理解了音乐,一首悦耳动听的旋律才会从我们的口中吹奏出来,打动人们的心弦。
  教师示范排箫教学时,让学生边听教师所演奏的乐曲,边进行打拍,那么学生就能够很好地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进行把握,然后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演奏,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充分地领悟歌曲的精髓,为之后的音乐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从而提升自身的音乐综合能力,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三、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在排箫教学课堂中进行独奏、齐奏、唱奏、合奏等训练,培养学生综合音乐能力和集体合作精神,既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精神,又让学生在演奏中感受器乐学习的乐趣。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在排箫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个人展示,双人合作,四人小组合奏等形式进行教学。双人合作时,可以是一人吹奏,一人打拍子的形式,或者是一人吹奏一人聆听,听完后评价指正,又或者是双人齐吹共发展等形式进行合作。学生对排箫拥有一个较为熟练的掌握之后,可以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小组合作表演,四人小组合作形式变化更为灵活:可以是四人都吹主旋律,可以是四人分工合作完成乐曲演奏,例如一人唱,一人吹,一人打拍子,一人配打击乐共同完成合奏。每个小组还可以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合作得又好又有趣。慢慢地引导学生进行多人合作,并且,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播放一些多人演奏的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帮助学生体会合作演奏的魅力,排箫合作教学的开展,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又能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更能在合作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排箫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开展音程和聲合作练习,对学生的和声能力进行锻炼,和声能力也是学生音乐素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昕辨音高、音准所必需掌握的能力之一。 排箫教学中,在学生齐奏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其它的小乐器如铃鼓、响板、沙锤、三角铁等打击乐器,与排箫进行合奏,丰富演奏的织体与音乐效果,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同时,既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精神,又让学生在演奏中感受器乐学习的乐趣。
  四、在排箫表演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让学生有上台表演的机会,让学生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开展一些小竞赛,对于表演优秀的同学,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是精神方面的也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糖果、饮料等,通过这种竞赛性质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帮助学生快速的对排箫知识进行领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成为排箫教学中的主体。 五、运用情感教学,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最后,排箫教学的开展,还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音乐作为一项具有较为丰富情感的科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各种各样的情感进行体会,对自身的成长起到帮助,教师在开展排箫教学时,要注重发挥情感作用,要通过以情促学,帮助学生对排箫知识进行充分的掌握和领悟,引导学生对排箫中的情感进行体会和学习,使其能够在之后,自己的演奏中,赋予情感的表达,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综上所述,本文从排箫第二课堂兴趣班实践探索教学中,对如何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提供了一系列的对策,以供广大的相关教育工作者进行参考与借鉴,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帮助。
  【注:本文系全国“十三五”课题《以“四元综合” 教体系开展校园传统文化建设》系列子课题《“四元综合” 教体系之排箫的演奏与教学研究》成果(主课题编号:ZT2018231;子课题编号:SYZH2019028)】
  【参考文献】
  [1]王海建中小学音乐课堂实施器乐教学的策略[J].当代音乐,2018(08):62-64.
  [2]宋薇器乐教学对音乐教育的作用[J].黄河之声,2017(19):61.
其他文献
【摘要】 函数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难点,本堂课的学习使学生获得较系统的研究函数的方法的也为进一步熟悉函数的性质和作用,研究其它基本初等函数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自主探究 汇报交流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3-171-01  “指数函数”的教学共分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为指数函数
【摘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健康领域指出: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而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是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而户外体育活动,则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旨在通过体育锻炼,强健幼儿的体质,发展协调的动作,丰富幼儿的情感,健全幼儿的个性,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2017年,我园尝试开展了户外体能大循环活动的课题研究
【摘要】 中职数学课程内容抽象性相对较强,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综合分析教学需求,选取合适的切入点,使用思维导图教学。本文以具体的中职数学课程教学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对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进行实践探究,为广大中职数学教师提供参考,推进思维导图在中职数学课程教学中应用。   【关键词】 中职教育 数学教学 思维导图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摘要】 对于当代的青少年来说,同理心教育十分重要,是落实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途径,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应该从多方面积极渗透同理心教育,以此来有效的减少校园欺凌现象。本文介绍青少年校园欺凌事件的现状与背景,分析同理心教育在初中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在初中德育工作中开展同理心教育,以有效的减少青少年欺凌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青少年 欺凌现象 初中德育 同理心教育
【摘要】 新课改中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而探究性学习模式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相互适应。本文主要探究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应用方式,包括全面更新生物教学理念、创设生动有趣问题情境、运用实验引导学生探究、联系生活拓展探究范围,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生物教学内容等,充分应用这些探究性教学方式,进而更为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小组合作中主动学
【摘要】学习数学教育理念的不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解题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对于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防范意识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高中数学课程是一座宝库,解题能力是打开宝库的金钥匙,如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解题能力,这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 解题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
【摘要】 课题组采用书画结合的方法训练学生对毛笔的使转控制能力,将我国传统的白描技法融入控笔能力训练和楷书作品创作,使校本教材的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   【关键词】 楷书校本课程 开发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3-019-01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
【摘要】 中职历史教学依然任重道远。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果,需要转变学生思想观念、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加强心理建设、使用与专业和时代接驳的教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将历史学习与现实结合,将历史知识转化为切实的力量,为提升文化自信加瓦添砖。   【关键词】 中职历史 教学现状 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
【摘要】新时代,由于网络技术的先进发达,生活中充斥着各种不能辨别好坏的信息。部分金钱主义、及时享乐、利己主义等负面思想侵蚀着广大青年群体,使青年爱国主义教育迎来了多方挑战。本文将从爱国主义教育面对的挑战和培育策略入手,对如何积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培育策略 挑战  爱国主义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古往今来有不少人对此展开探讨。但最后得出的结论无一不是奉献:在实
【摘要】我市着力推动全市中学加强团校建设,2017年底实现全市70%以上中学建立中学团校;2018年底实现了全市中学团校全覆盖。“三生”意识:生命意识,包括对生命的关注以及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生活意识,是指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和目标;生存意识,主要包括生存知识、生存能力、生存价值等;团校在生活中进行,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团校建设充分吸收生活世界的实践性,形成人与社会的统一 ,人与学校的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