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我国离子型稀土资源浸渗回收率偏低的工程实际,在原地浸矿工艺流程和浸渗机理研究的基础上,从浸矿盲区、反吸附与母液渗漏3个方面分析了导致稀土浸渗损失的主要原因和形式,并提出了加强生产勘探、加强原地浸矿适用性分析、优化采场划分和开采顺序、优化工程布置和技术参数、加强地下水和边坡监控及替代浸矿剂与参数优化共6项技术措施。以上措施在指导离子型稀土矿企精细化生产,实现生产可控、可设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