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要谛

来源 :经济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009sun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革?怎样正确进行这种改革?“改革”是一个响亮的名词,世界上许多人都在讲改革,国内也似乎异口同声谈改革。然而,什么是改革呢?弄得十分混乱,应当正本清源。恩格斯在历史上最早提出社会主义改革,他说:“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它同现存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是单个国家实行)的基础上组织生产。”他讲的是发达社会主义。对于我国的改革,邓小平更有明确定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其他文献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跨国公司的存在和其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为核心研究对象的多国企业理论从国际经济学中分离出来,确立成为独立的国际商务研究领域。发展至今,其学术思想的演进上,大致经历了优势论、内部化论和新理论三个主要阶段。对内部化理论进行更为完整的分析和评价已经成为推动理论进展的必要工作。
近几十年来,世界有关环保组织不断增强对环境保护的呼吁,消费者对企业生产行为产生环境危害的关注意识不断提高,全球环境问题一直吸引着国际学术界的关注,贸易与环境的问题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为此,本文对相关文献及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评述。
随着国际市场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更多地具有全球性的特点,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更加密切,矛盾更加突出,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许多学者在理论和实证方面给出了他们的研究结论,使国际贸易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得以发展。
长期以来,有效率的公共部门一直被认为是有助于改进经济福利和推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而在公共部门的制度建构中效率优先始终应是遵循的原则之一。公共部门的效率制度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宏观上的政府效率资源配置制度与微观上的公共部门生产效率制度,公共部门的生产效率制度实质上就是公共部门的激励约束制度(吴俊培,1999)。近年来,人们日益认识到在政府部门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建立高效的公共部门激励制度(因为这是提高政府绩效的重要手段之一),并运用信息经济学和契约经济学对公共部门的激励问题进行开创性的研究。
政府规制外部性是政府制定与实施规制政策以弥补市场缺陷的副产品。西方学者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的。一是对外部性概念本身进行不断拓展;二是规制经济理论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规制成本(或收益)的内涵与外延。利益集团理论、委托一代理理论以及新规制经济学等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政府规制所产生的外部效应。
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15届年会暨“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于2005年10月21~23日在贵阳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贵州财经学院联合举办。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1991年7月,1992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区.是全国53个国家高新区之一。园区由新建区和政策区两部分组成,其中国务院批准的新建区(学府园区)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政策区概念面积16平方公里。新建区目前实际开发约3平方公里。
丁堡骏教授的新著《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当代现实》已于2005年4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该书分别从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等各个方面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我国在2003年人均GDP跨上了1000美元的水平,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里程碑。然而从公共财政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公共服务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既有赖于经济快速持续发展,也有赖于财政政策的适时调整,特别是实现财政政策从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型。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目前宏观经济运行处于明显的高位,在过去三年GDP增速平均为10%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GDP增速初步核算为10.9%,目前投资、外贸、消费等需求指标,以及政府财税收入、企业盈利和居民收入等收入指标,均处于强势运行状态。与此同时,国内物价水平仍在低位平稳运行,经济增长的周期波动明显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