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文教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imp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尤其在古文教学中,“工具性”“人文性”更应该是两手“抓”,并且两手都要“硬”。而如何在教学中做到这点,一直是笔者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诵读;精讲;联系现实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定性语文已经多年,仍有不少教师在古文教学中过于注重工具性,在课堂上大讲特讲,带领学生在众多文言知识点上猛下功夫。注重知识点的落实,诚然对于考试大有裨益,但当“理解词句含义、梳理文章内容”几乎成为古文教学的全部时,古文的魅力便大打折扣,学生对古文的兴趣恐怕也消失殆尽了。
  马克思曾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句话也道出了语文这门人文学科的特性。人文讲究感受、感悟,关注的是人的感性生活、人的个性。而古文教学只有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手“抓”,并且两手都要“硬”,才会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才是有意义的古文教学。笔者便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实践,效果不错。
  一、抓好诵读,学好古文事半功倍
  诵读是学好古文的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是与文本对话的重要途径。可以说,从至圣先师孔子开始就十分重视诵读、涵泳的功夫;可以说,一代一代的文人、学者们的文学才华也是在《三字经》《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的琅琅书声中孕育出来的。如果语文教学不把诵读落到实处,教师就是讲得天花乱坠、云山雾罩,学生也会越听越茫然,越听能力越差。只有抓好了诵读,古文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通过诵读,可初步把握字词音义,减少理解的障碍;通过诵读,可摸索文章的朗读节奏,体味文章的优美意蕴;通过诵读,可粗略把握文章内容和人物的情感;诵读还有助于记忆,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形成一定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抓好诵读要注意选好适当的形式,不同的诵读形式会收到不同的诵读效果。例如,读《陈情表》,可以师生范读,以便激励带动学生大胆尝试;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可以配乐朗读,以便帮助学生在音乐的情境中探求文章所蕴含的情感;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可以分角色朗读,以便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人物的性格和心理;读李白的《将进酒》,可以唱读,以便学生深入地体会李白的豪放飘逸。或者将领读、齐读、配乐、分角色集于一起诵读,效果也很不错。
  二、突出精讲,重点感受古文魅力
  当下很多古文教学,已经失去了鲜活。通篇讲解,逐字翻译,教学方法的失当让学生失去了主动学习古文的兴趣,纵使被动接受,也反感颇多。笔者便思考如果只精心选择重点篇章、重点语段或核心语句细读精讲,是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特定的情境氛围中,从而准确深刻地理解文章主旨,真切地感受古文的魅力。
  譬如,在执教《论语(选读)》这部既富有文化含量又渗透了人文思想的经典时,精选确立了“论君子”这一课题,精选出其中有关君子论述的语句。读“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释义后引导学生理解君子的义利观;读“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理解孔子勉人要言行一致、实践力行的苦心……让学生通过精选的句子去理解孔子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君子之道,汲取君子文化的思想内涵,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譬如《赤壁赋》一文,文句优美,有些语言无法用现代文来代替,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我们生搬硬套地逐字逐句翻译,那么极易失去它的美。因此,前两段文字可以美读细品,后面两段可以精选有词类活用的、特殊句式的、学生不易理解的语句精讲,减少逐字逐句的打磨,也未失这篇古文的雅致,让学生深入感受到古文的魅力。
  三、联系现实,唤起学习古文热情
  古文虽古,亦是前人情感的抒发、智慧的结晶,是前人精神和心灵的写照。当我们走进文本,我们就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古人的人生遭际、生存状态、内心情感。他们生活在一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有着各自的经历、情感、性格和命运,但他们并不是跟今天的我们和今天的生活毫无关系,任何人的性格和命运都具有典型性,古今亦有相通之处。如果让课堂联系生活,让生活走入课堂,让语文贴近学生的现实感受,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么会不动乎情,悦乎心呢?这样的课堂,何愁唤不起学习古文的热情呢?
  学习古文,即是在学习古人的经验,吸取古人的教训,可指点我们修身,可指点我们管家,也有助于我们济世安国。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而它的作用依然适用于今天。读、译、背之余,和学生探讨一下它在今天的作用,学生又怎会厌学?《朱子家训》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管鲍之交》中鲍叔牙包容管仲的缺点、救济朋友的危难、欣赏朋友的才华,同样值得今天交友人借鉴学习。
  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学习古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将其人文内涵与现代社会掛钩,将历史教训与现实生活联系,让学生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这样的古文课,怎会没有魅力?
  如此,在古文教学中既夯实了基础,又弘扬了人文,既避免了呆板,又增添了活力。试问,这样的课堂谁会不喜欢呢?
  参考文献
  [1]耳东,张楚详.指向致用的文言文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06(1).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散文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体裁,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走进散文的内在,深层理解和感悟散文,不仅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更对学生对文本的领悟、对散文内在美的体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散文;美;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涵盖面很广,作者往往利用散文寄予自己的情怀,体现自己对于人生和世界的哲思。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授散文作品时,教师
【摘要】文言文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取得理想授课效  果,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很多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尝试更新颖、科学的教学策略。其中迁移策略的科学运用,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也能够吸引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文言文学习探究活动中。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迁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众所周知,解读是文本的阅读解释,考查的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再加上,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所以,大部分语文教师都会将这部分知识重点讲授,很少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一是担心影响教学效率,完不成教学目标;二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读能力的担忧。所以,为了改变这一现象,也为了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素质教育下的初中语文解读课堂可以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从字词句、段篇
提问是一种有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方式.课堂提问要讲求艺术性:设疑新颖,激发情趣;化难为易,深题浅问;巧设“矛盾
【摘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转变,促进学生真善美的转变,给学生带来快乐,完成语文课程任务,加强语文知识积累,满足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需要。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和途径,主要有:要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要重视语文课程特色,遵循语文教材的价值取向,科学合理整合语文课程资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策略;途径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
1990年利用耐涝指数和模糊评判的方法,对50个甘薯品种进行耐涝性评价,并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初步筛选出15个耐涝性品种,其中有5个品种表现出极强的耐涝性。 Waterlogging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现在的小学生,十年以后就是朝气蓬勃的青年,他们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课标要求将非连续文本加入小学的学习内容,这种简洁明了的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就是非连续性文本的价值所在。可是在教学过程中,它的优点也成了一种缺点,它的不连续性暴露出了很多问题。针对非连续性文本的不连续性这一特点,本文将阐述它存在的问题以及它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价值归正;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摘要】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创新能力是新时期教学实践发展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尊重客观实践发展需要,开展多种活动,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新时期社会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