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的光芒照亮写作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Delp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写作常常干瘪无趣,明明很有趣的一件事情,到了学生的笔下就变得索然无味。教师的评语简明扼要、高屋建瓴,却让学生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怎样让生活为习作铺路搭桥,让学生的写作能真正反映生活呢?
  一、用文本作引子
  语文教材是最好的习作范例。写作特点鲜明的段落适合学生进行仿写,如“总——分”“总——分——总”结构的段落,使用过渡句、排比句、设问句等的段落;用词优美的篇章适合学生诵读,以便习作时灵活运用,如《七月的天山》语句优美生动,适合品评,更适合摘抄运用;古诗词等意境唯美的课文则适合作为一味“药引”,在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品味之中散发出语言的魅力,并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古诗词中描写的事情距离今天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尽管时空上的距离感客观存在,但作者的情感与今天的学生们的思绪却是遥相呼应的。以《秋思》为例,诗人张籍描写的虽然是古代离人的愁绪,可是今人看来却是那么亲切。我抓住学生最为感兴趣的“科举考试”“战乱纷争”的背景,引导学生写写如果一名多次考试都名落孙山的游子,他最希望在家书中写什么,写出他的愁、他的苦闷、他的愿望……特定的背景、特定的人物、相似的考试经历,令学生们有许许多多话想说。程度好的学生甚至文白兼用,达到良好的写作效果。“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斗转星移,世事变迁,但中国人特有的这份情感——乡愁是不会变的。把握好这一点,就能将文本引向广阔的生活,让写作获得源源不绝的生活来源。
  二、靠体验作资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习作应“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我认为,这便是强调“体验”。体验,包括观察、感受、理解、乐趣等许多方面。体验生活,便是带着写作目的的一种观察方式。真正体验过生活的学生,写出的内容就富有生活滋味,读来令人备感亲切。我倡导学生写日记,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一天之内发生的有趣的、难忘的、高兴的之类的事情。班上的一个学生有一回养了一条鱼,他坚持进行简单的记录,记录每天什么时候喂食,喂食几粒,喂养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不久,他竟然独自摸索出养鱼的门道来,写起作文来便富有浓浓的生活情趣,个中的喜怒哀乐在文中一览无余。
  我还注意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写日记,例如教学“父母的爱”这个单元时,就提前布置学生本周日记主题为“描写父母关心我的一件事”。有的学生记录了父亲多变的脾气,有的学生记录了父亲生活习惯上的缺点,还有的学生描写的是自己最需要关心时父母那浓浓的爱。有了日记的内容作底,学生写起单元作文便非常轻松。
  三、以修改为依托
  日记是不完善的,它记录的仅仅是当天的事情和感受,缺少对整件事全面的认识。因此,单元作文运用了日记内容的,修改成为必须。除了对语句的修改,还有多方面修改要注意。
  1.描写应准确
  那个养鱼的学生在描写金鱼的样子时,不注重用语,于是写出了这样的句子:“我家的盆子里有一条鱼,它和金鱼的个子一样,它全身都是白的,所以不叫它金鱼。它全身只有眼睛旁边有金色的鱼鳞。”从这样充满童真的句子中可以看出,这个学生多么喜爱小动物,他观察到有些金鱼是金色的,而自己所养的鱼是白色的,于是天真地认为金鱼一定是金色的,这条鱼不能叫金鱼。这种想法真是非常可爱,但描写起来却那么直白,缺少修饰,这种表达更多地出现在最初看到金鱼的时候。
  经过我的点拨,这个学生回家后又仔细观察了一番,最终将作文改为:“我家的鱼缸里有一条金鱼,它大约五厘米长。它全身雪白,只有眼睛旁边的鱼鳞是金色的,所以我叫它‘小白’。金色的鱼鳞就像天上的太阳发出的光芒,小白就像带着一抹金光游来游去,让看见它的人都喜欢。”这样的语句更加准确生动,同时也细致地写出了作者自己的感受,喜爱之情荡漾于文字之间。
  2.思想需提炼
  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其实,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能学会描写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还不够,这样的描写只是对对象进行了简单的观察,其中的情感还是肤浅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生活的例子中进行提炼。例如,刚开始描写“父母的爱”时,一个学生选择了“妈妈爱唠叨”作为出发点,角度很新颖,可惜到文章的结尾,这个学生还是停留在“我真希望妈妈别再那么唠叨了”上,既缺少主题的升华,也使文章读来毫无生气。我指导学生想想妈妈唠叨的出发点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认为是爱。我进一步指导他,妈妈的许多细小的动作都充满了爱,只要你用心去发现。学生最后写出了:“妈妈的唠叨饱含了深深的母爱,那一句句重复的话语就像春蚕吐出的丝一层又一层地将我包裹,我在这浓浓的爱里幸福地长大。我愿意化作飞蛾破茧而出,带着妈妈的希望飞向更高远的方向。”妈妈的唠叨终于化作他努力学习的动力。
  还有的学生描写了登山时感受到的父母之爱:“父母的爱是天下最美的风景,而且这道风景只属于我一个人!”描写克服困难时感受到的父母之爱:“父母的爱是耀眼的阳光,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照亮前进的方向,在我寒冷的时候传递无限的温暖。”自己迟回家时感受到的父母之爱:“父亲是大地,母亲是雨露,我是天地间自由生长的小草,我在父亲的怀抱里撒娇,在母爱的滋润下成长。”
  注重生活细节,注重思想的提炼,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写作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交一份作业,更应该是对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修正,这一点必将让学生受益终身。
  3.必要的润色增补
  平淡的生活离不开美的点缀,作文也应如此。优美语句的使用是对学生写作意识的唤醒和提高。随着年级的升高,对优美语句的使用要求也随着提高。然而,空洞的抒情、辞藻的堆砌不是作文的本真。
  生活是一本无字的大书,细心观察的学生总能获得这本大书的启迪,能自己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的养料。一个学生这样描写考前状态:“表妹把油饼、油条摆成两个100,说:‘表哥,你今天一定要考两个100分。’全家人都笑了。”不仅“全家人”都笑了,凡是读到这句话的人都会发出会心一笑。小作者正是用生活中的细节赢得了每位读者的心,这样的描写胜过任何华丽辞藻的修饰。用生活装点作文,让作文拥有浓烈的生活气息,作文便被赋予了生命,能跑能笑,可爱至极。
  四、让展示添光彩
  学生写作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赢得读者,当自己的作文能够获得教师和同学们的认可时,学生就会获得写作带来的成就感,写作的动力将大大得到提升。写作是对生活的描摹,是对生活的思考,写作成果也应回归生活,将它奉送给更多人欣赏,才符合作者的初衷。
  正是为了这一目的,我在班级中坚持每周在黑板报上开辟“优秀习作角”专栏,学生们的优秀作品都可以在那里展出。学生们有了作文展示的平台,获得了更多写作的自信。“优秀习作角”专栏除了刊出学生们的优秀作品外,还开辟了许多栏目,如“一句话新闻”,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的能力;“闪亮语句”,从平凡的作文中筛选出好的句子,让学生的自信一点一点建立起来;“本月推荐书目”,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扩大知识面,还能学以致用……“优秀习作角”不仅让学生展示自我,还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教师对于习作的讲评目的性也更加明确。写作这一活动形式向学生的生活进行了延伸,并得到了有效巩固。
  综上所述,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用生活的光芒照亮写作之路,让作文伴随心灵的成长,学生的写作之路必将越走越宽阔,唱出一路欢歌。
  (责编 陈剑平)
其他文献
运用按摩的作用机理、采用不同的手法和经穴部位,适时地在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进行针对性按摩,从而改善运动员动作反应和自控调节能力,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对提高人体的
<正>课堂教学讲究根据学情"以学定教",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还要特别注意根据课文特点"以文定教",即准确把握课文的体裁、题材以及语言特色,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
新课程下,一方面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记忆、模仿的过程变为主动探究、自主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教师不再“包办代替”,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契机,把机智带进语文课堂。但机智又体现在哪几方面呢?现提出自己的一点浅见,与大家共同探究。    一、语言机智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教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那么,如何让“对话”有效呢?本人结合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同志说:“从低年级写话开始,教师就要要求学生说真话,说自己的话,既教学生作文,又教学生做人。”我非常赞同这一说法。我曾担任过八届小学毕业班的班主任并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其中有六个班是别人带到五年级就退下来由我接着带上去的。别人退下来的原因是这些学生太顽皮太淘气了,有心玩耍,无心学习。我把这些班级都带上去了,学生们都转变成优秀的学生,高高兴兴地走向中学。我的制胜法宝就是在活动中教作
美国经济学家查尔斯·琼斯曾说:“人类的未来取决于不断地创新。”作为教师,应该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创造力的多元观告诉我们,学生的创造力表现的领域是十分广泛的,它要求并启发教育者去发现学生创造力表现的各个方面,识别他们多种多样的创造潜能,树立多元创造观,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鼓励质疑,激发思维  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 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质疑中蕴含
近日教《少年王勃》,有青年教师问我道:"教得轻松,学得愉快,信手拈来,怎得神来之功?"笑答:"痛并快乐着!"王国维说,做学问有三个境界。我觉得,教课也是在做学问,一次成功的阅读教学,
做了二十多年语文教师,聆听过各路专家名师异彩纷呈的报告讲座,看着身边为数不少的教师凭着一本教参包打天下,每天面对良莠不齐的孩童、应接不暇的琐事,我的脑海中不时回响一个声音:“语文教师究竟在干些什么?”但潜意识里又升腾起另一种声音:做大气的语文教师,教大气的语文。语文教师站在讲台上,就是生命在闪光!    例一:  一位教师在班队课上苦口婆心地讲述红军长征过草地,饥饿难忍时啃食树皮、野菜的情景,这时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作文教学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孩子们今后的写作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作文教学,实现作文教学扎实高效的理想境界。但如何才能够让作文教学扎实有效呢?  一、文本中寻得素材,建立写作材料库  有很多初中甚至是高中的学生都将积累材料的眼光放到了课外,究其原因是他们从小学起就没有意识到课内的文本也有着很多可用的写作素材。众所周知,艺术来源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