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创思维情境 激发思维的主动性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的高度抽象性(即具体性较差),它不易唤起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在数学教学中,如果巧创思维情境就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那么如何来创设思维情境?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叙述。
  一、从生活感知巧创思维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如能创设体现数学与生活(尤其是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通过感知认识事物及内部的规律,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就能促使学生对数学充满热情,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二、在直觉判断极易失误的问题上巧设思维情境
  任何直觉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下才能触发产生。在教学中应有意选择一些有诱发学生产生直觉的数学材料让学生思考。再借助于旧知到新知存在着认知上的矛盾和冲突,刺激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三、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巧设思维情境
  一个正常人从外界获得的总信息量,有80%~90%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视觉是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主导器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借助图形,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视觉印象。通过视觉捕捉图形中的规律及本质,来刺激学生的思维主动性。
  例如:在讲授新课《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时,设计如下思维情境:
  如图1,小明要量出河的宽度,只有皮尺和度量仪,小明说,量出AC的长度,就可知道河的宽度AB,你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借助于图形就不难分析出:由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内角和的知识得到∠B=30°,进一步思考是不是两个相等的角所对的边也相等?为什么相等?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
  图形的直观化,形象化,便于学生思考观察。学生通过视觉捕捉图形的规律,将繁琐的数学计算轻易的解决了。巧设数形结合的思维情景,也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四、在“过程经历”上巧设思维情景
  新课程标准指明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有“过程经历”。教者如能适当的设计“游戏”思维情景和动手操作的思维情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例如:在讲授《等可能事件》时,我设计了让学生摸球的游戏:
  袋子里有黄、绿、蓝三只大小,质地一样的小球,随意摸出一只,放回再摸一次,摸到绿球、黄球还是蓝球?请一位学生上来摸彩球,再请其他的学生来猜彩球的颜色并统计猜各色的人数。学生情绪高涨,积极性很高。此时,再让学生思考摸到黄球的机会,摸到绿球的机会和摸到蓝球的机会是否一样多?学生动起了脑筋。此时激发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学生在游戏中思考在游戏中解决。
  又如:在进行《有理数的乘方》的教学时,考虑到七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跨进中学的门槛,很多知识是陌生的,思考问题也是不成熟的,有活泼好动的特点。我结合学生这一特点和有理数的乘方具有抽象性这几方面因素,设计了动手操作——折纸问题。
  各取一张厚约0.1mm的纸依次折叠2次约有多厚?依次折叠3次,4次呢?你是怎样计算的?
  通过计算知道,把一张足够大的厚约0.1mm的纸继续折叠20次约有34层楼那样的高度,此时学生惊讶了,学生的思维开启了。学生不由自主的去思考:数值为什么增长得如此之快呢?
  在这一折纸问题上,学生通过实际经历去感受数学的奥秘,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达到了刺激学生的思维的主动性。学生的数学能力也达到了较高的层次要求。
  在教学中,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视觉器官观察到的,从学生感觉器官触摸到的几方面出发,营造适当的思维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主动性,这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也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不仅为学生的今天服务,而且也能够为学生的明天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俯瞰难民村  如果你是个观光客,也只看第一眼的话,现实中“没有丧尸”的釜山,可能并不亮眼。  釜山和韩国除首尔以外的所有地方相似,有着浓厚的“城乡接合部”氛围,即便这是韩国的第二大城市。  远离观光路线的地区,随处可见三两层的低矮房舍。斑驳的水泥墙面上,有着各种广告小纸条与旧时修补的痕迹,上方则是一圈圈裸露的电线与电话线缠绕着。再往巷弄深处走,可见路旁盖有帆布的小三轮车,装载着拾荒老人一整天的收获
摘 要:数学学困生形成有学生的原因、学生的家庭原因、学校的原因和社会的原因等。利用课堂教学转化学困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转化;自信心  中国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95 -01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数学学困生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学生的原因、家庭的原因、学校的原因和社会的原因等。  (一)学生的原因
摘 要: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既要有专业知识,更要有实践技能。本文对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实践能力  中国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51 -01    一 、当前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1.各专业学生
摘 要:针对当前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情绪良好,巧引妙导;营造民主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围绕重难点,放慢速度一次性讲全讲透;需要教师加强学法指导。  关键词:提高;农村;数学课堂;教学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5 -01    一、农村中学数学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农村初中数学课堂
最幸福,莫过于彼此相守;最痛苦,莫过于生离死别。在交通工具极其简陋的古代,一别可能就是从此天涯,永无相会之日。于是那些浸润着深情、浸润着泪水的送别诗文应运而生。在那深情绵邈的语句中,我觉得最让人动容的不是“此恨绵绵无绝期”式的告白,而是含蓄蕴藉的一声声劝慰、一句句勉励。  游子远行最伤感的莫过于母亲。“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孟郊《游子吟》)这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
摘 要:任务型教学法是近年来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出现的较具影响的一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论。  关键词:中学英语;任务教学;理论原则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4 -01    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的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教学方
看電影都须看到剧终,人生不坚持到最后,又怎能过瘾地看到结局?   最好的东西,往往是意料之外,偶然得来的。有时候,拍照拍了一卷胶片,最后的一两张胶片,本来不打算拍的,为免于浪费,随便拍了两张,谁知道相片冲洗出来以后,效果最好的就是最后拍的那两张。   拍照的时候,挑了一大堆精心搭配的衣服,顺便又带了一套衣服,谁知道照片拍出来之后,效果最好的不是精心挑选的那几套衣服,而是顺便带去的那一套。  
两疏见机,解组谁逼?  索居闲处,沉默寂寥。  【注释】  1.机:征兆。2.组:印绶。3.索:孤独。  4.寂寥:寂静。  【译文】  汉代疏广、疏受叔侄见机归隐,有谁逼迫他们辞去官职呢?离群独居,整天不用多费唇舌,过着清净的日子。  【小故事】  疏广、疏受都是汉朝人,疏广是疏受的叔叔。他们博学多才,受皇帝委派给太子做老师,地位非常显赫。  有一天,疏广对疏受说:“很多人官职大了还不满足,结果
论述类文本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篇幅,可是我们在进行论述类文本教学时,要么让学生自学,采取“放羊式”教学;要么引入大量的材料,提出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论特论,把课堂变成了政治课或者讨论会。这些教法都忽视了语言教学,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部分内容明确提出:“阅读论述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
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精神和欣赏能力,《新课程标准》向我们音乐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新的理念要求我们把学生真正当做学习的主体,在探究和合作中习得知识,锻炼能力。同时教师应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善于引导的领路人。    一、兴趣为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应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音乐课堂教学,提高45分钟效率,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是音乐教学的好帮手,它能把听觉和视觉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