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这边来(2)

来源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庆假期,一家人开车前往苏州同里古镇旅游。正当我看着那曲园黛墙,走在草木青森的小镇石板路上时,一座精致的茶楼映入眼帘。
  进门便见服务员正在布置舞台,一打听才知是评弹表演。我们挑了靠窗的位置坐下,暗色的红木桌子镌刻着时间的厚朴。我品了口香茗,是普洱,酽酽的,就像古镇上晒太阳的老妇。旅行本是为了猎奇,没想到又坠入了上个世纪的刻板生活,想来那冗长调子的评弹一定也是无趣。
  可当那旗袍女子一登台,我才发现我错了。她的纤纤玉手抚过琴弦,开口便是那酥到骨子里的吴侬软语,似春风般拂过你的双颊,拂去你一路的旅途风尘。这大弦嘈嘈切切,那小弦错错杂杂,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韵,彻底让我沉醉。一时间,连空气也变得轻灵起来,夹着一股“凤凰山下雨初晴”的味道。俏皮的尾音掠过心弦,轻轻地颤。“半入江风半入云”,不绝如缕。品一杯香茗,听一曲评弹,耳畔的风吹来楼下船夫悠然的摇橹声,吹来周围店铺现做的梨膏糖、三角粽的香气。台上是一句清亮的“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台下是一句隐约的小贩叫卖声,竟生动地在这茶馆里和谐共鸣。这评弹似一阵风,吹来了江南的丝竹清韵,也吹来了草木气、文墨气、烟雨气、青石气,还吹来了小镇生活的烟火气。那调子是,“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小镇惬意的慢生活正成为一种时尚,感染着每一个游人。
  她婉转的曲调似一阵暖风,抚慰了城市人忙碌而枯萎的心灵。好一剂治愈系良药!随着她最后一字唱词的结束,阳光刚好透过窗帘照进来,盛开了一地的温暖。阖眼听得清风疏叶,余音绕梁。
  唱罢,那女子慢慢地走下来,慢慢地给客人们续茶,慢慢地与街坊老人们打招呼、闲聊……我想,她早已成为一阵风,把传统的变成了现代的,把艺术的变成了大众的,把她所热爱的评弹变成了一个和万千游客分享的阳春白雪。而听者,随着风一起汇入小镇优游的慢生活。
  风从这边来,从茶楼中那一曲苏州评弹中吹来。
  综合点评
  小作者借鉴了刘鹗《明湖居听书》中描写王小玉的手法,把旗袍女子的评弹技艺描写得绘声绘色。对唱词、曲调以实写虚,用丰富的江南风物映衬苏州评弹的感染力;又以春风般酥软柔美的苏州评弹映衬古镇居民悠然的慢生活。这一切都感染了“我”,讓“我”这个城市娃儿感到惬意舒畅。
其他文献
走过凤凰,才明白,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茍且,还有诗和远方。  车马喧嚣,灯红酒绿,四周是灰扑扑的水泥墙,压抑,心中只觉烦躁。便背上行囊,逃离那个闹市,去我心中的远方——凤凰。  入夜,方抵。  夜幕沉沉,四周十分安静,唯余冷月高悬,心不由得平静下来。走在青石小路上,目不可远视,耳愈发灵敏,好像能听到悠悠沱江轻抚河岸的呢喃细语,和着声声蝉鸣,愈显空灵。水车吱呀吱呀,搅匀了一江清水。眼前的黑色略显深沉,走
内容摘要:文化是核心价值观之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之核;从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反思高校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必将影响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提出通过校园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位一体”建设全过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师生的基本遵循。  关键词: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位一体 路径选择  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盛夏,燥热难安。不时降临的暴雨,使人难以宁神。  天边没什么光亮。我觉得压抑,便趁着雨停出门散心。  半途,狂风骤雨。  我沒带雨具,只好奔入路边的亭下避雨,碎发尽湿,十分狼狈。平定喘息,我抬头四顾。这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绿化区,而我的面前,是一株同样再寻常不过的老柏。  我细端详,发现这老柏比旁边的树更加平凡朴实。它既没有桃红柳绿的光彩照人,也没有栀子桂槐的花香迷人。可是,这朴实中,我又隐隐觉察出
“嘿,‘素质先生’,你有没有素质?”我们一群人哄笑起来。他的脸色起初有点阴沉,随后便眯起了眼,笑道:“什么素质不素质?”  他是我的同桌,总喜欢评论他人“没有素质”,我们这一片便给他起了个“素质先生”的绰号。开始时,他总是阴着个脸,后来便也笑笑,欣然接受。  午休时和他闹了点小矛盾,他张口来了句:“你有没有素质?”便扭过头去,不再理睬我。  我心中仿佛有股怒火,便仿诸葛亮骂死王朗,写了篇“檄文”:
电影大师希区柯克的《蝴蝶梦》早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影片也让女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声名鹊起。她的另一部代表作《浮生梦》近日由读客图书引进出版,总编辑许姗姗表示,这个爱情故事堪称杜穆里埃巅峰期的代表作,在中国却不被人所熟知。杜穆里埃是英国悬念浪漫女作家,受19世纪哥特派小说影响较深,也曾模仿“勃朗特”姐妹的创作手法,这使她的小说具有浪漫和神秘情调,善于运用悬念,人物刻画细致,结局往往出人意料。她厌恶
犹记得那段浸满汗水的日子,我忽然长大。  酷热的七月,期盼中的暑假,我跟随做绿化的父亲,来到他在湖州的工地。  无法描述那天的太阳有多么毒辣,只记得枝头的嫩叶都打起了卷儿,只记得知了的鸣叫此起彼伏,只记得路上稀少的行人没有不打着伞的。  然而,就在这种坐着还嫌热的情况下,我们接到了工地老板的任务——给树苗浇水。我是一百个一千个不情愿,但还是顶着毒辣辣的太阳,跟在父亲身后出去了。换了水车,父亲麻利地
韦存和 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现为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初级中学副校长。  主持人语  又一个毕业季将至。一路同行,三年时光倏忽而逝,初初心里涌起太多不舍;暂且收拾心情,和大家来聊聊苏教版九(下)第四单元的学习吧!  本单元中的6篇文言文都具有较强的思辨性,体现了由初中向高中过渡的特点:《曹刿论战》虽是叙事文,重点却在“论”上,突出的是曹刿高度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邹忌諷齐王纳谏》中
这里,尘封着我金色童年的伤感。  这里,就是A小学,我的母校,一所英才辈出的百年老校。  这里,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九年前,我曾经以成为A小学子而骄傲。  这里,是我折戟沉沙的地方,三年前,血淋淋的分数让我的梦想成为不堪一击的肥皂泡。它让我明白:分数,牵系着一家人的喜怒哀乐,关乎着诸多少年的起伏荣辱。不理想的分数,让我成为B中学的一名学生。  在B中学的舞蹈队排了半个学期的舞,终于到了迎接考验的时
无论如何争议,百年新诗史不时出现对古典的回响与再造已成为既定事实。在回望历史的最近一段时期,新诗对于古典传统似乎也变得更加亲近起来。有以征用为目的的,有以融合为旨归的,有以之为载体进行先锋试验的,其实不论古典以何种风神再现,都可以看做是一种被“接纳”,都是令人欣慰的。  当下诗人的创作中,青年诗人茱萸有凭借对古典深度的谋求以融贯古今中西的取向。近年来他出版的诗集《炉端谐律》和《花神引》即可以看作是
知天命之年时的孙文波在他的诗观中如是说:“在今天谈论诗,其他的道理我认为已没有必要再讲,只要把‘活力’二字记在心里就行了。有了这两个字,对应的便是:在写作中时刻提醒自己忌熟忌滥,永远警惕不把沉闷作为一种见识引入诗中。并且更要注意活力本身并非狂躁、傲慢,也不是对基本秩序的完全放弃。微妙的事情况是,要是控制的不好,活力一逾矩,制造的就不是诗的冲动带出的新鲜感,而是语言的混乱,甚至由此呈现出写作意识的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