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措施介绍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rykapn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短效避孕药:包括口服避孕药Ⅰ号、Ⅱ号。每月月经周期第五天始服,每晚一片,连服22天。服药后仅少数人有恶心、呕吐等反应。服药期出血,多发生在漏服药之后,故如当晚忘服,次晨应补上。有发生月经量减少或出现闭经的现象,如闭经可停药,改用其它避孕法。
  2 探亲避孕药:分居探亲时服用,不受经期限制,每晚一片。效果良好。
  3 长效避孕药、针:服药或注射一次,可避孕一个月。但副作用较大,尚在研究中。
  4 阴道内局部避孕药:包括避孕药膏、避孕栓、外用避孕片。均在性交前塞入阴道。方法简便,但有效时间短。汞过敏者禁用。
  5 放环:放环时间为月经干净后3~7天,或者早期人工流产的同时;中期流产三个月后;自然流产转经后;足月产后三个月;哺乳期闭经无妊娠者;剖腹产半月后根据情况也可考虑上环。上环后头三个月可能月经增多。子宫敏感或富日松的容易脱环。有的环大小不合,可出现移位或带环怀孕的现象。对上环屡遭失败者,可换其它形式的环,或改用其它避孕法o
  6 阴茎套:大小要适中、不漏气。性交前套上阴茎,排精后一起退出。方法简单,如与避孕药膏合用效果更好。
  7 输卵管结扎术:时间最好在月经干净后3~7天;或顺产后48小时内或人工流产、剖腹产的同时。体质虚弱、神经官能症及有炎症发热者暂不行此术。
  8 输精管结扎术:为安全、有效、简便、无痛苦的男性节育术。结扎后睾丸功能及性欲均不受影响。需要生育时再接通。但有出血性疾病、严重神经官能症、急性病或严重慢性病者;前列腺炎症状明显者;阴囊部皮肤感染者暂不宜做此术。
其他文献
青年朋友在体育运动中受伤,这是一件憾事,可是如果注意伤后体育锻炼,还是会恢复青春活力的。我国优秀足球运动健将史万春同志,曾三次踢断小腿骨,由于他注意伤后体育锻炼,恢复了健康,多次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伤后体育锻炼有什么意义呢?伤后适当的体育锻炼,特别是有针对性的功能锻炼,对损伤的痊愈和功能的恢复均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血流量增加,保证组织的物质代谢,提供组织修复所必须的营养物质,还
同样是大米,人们日常用其来充饥,是食品:而在中医手里,却可作为药用,成了药品。中医把糯米用来补肺;粳米用来补胃。那幺这个糯米、粳米是算食品还是算药品呢?这虽然是一个极其简单的常识问题,却使你一时难以定论。  刚巧,中华中医学会副会长,国家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王绵之教授来南京主持“华宝”饮料技术鉴定会,利用午后余暇,我们就食品与药品的关系问题请教了王教授,王教授欣然地畅谈了自己的看法。  “没有变化就
江苏省金坛县茅麓茶场生产的一种“薄玉茶”。能帮助治疗糖尿病,许多饮用“薄玉茶”的患者都反映效果明显。  “薄玉茶”是一种特制的茶。制作“薄玉茶”的鲜叶,是从有三十年以上树龄的茶树上采摘的,先精制成绿茶。再加进一定量的玉米须浓缩液窨制而成,这种茶叶清香可口、回味醇甜。茅麓茶场建场已有七十余年历史,保留着少量老龄茶树,所以有条件制作这种“薄玉茶”。  “薄玉茶”为什么能治疗糖尿病呢?  从对茶叶的理化
一、治疗神经性皮炎:    方法是将膏药剪成皮炎大小,然后粘贴在皮炎表面,隔1—2日更换新膏药,反复粘贴。若是有效,贴膏药后痒渐减轻、皮炎由肥厚变薄,最后皮肤可完全恢复正常。本方法只能适用于小面积、皮肤肥厚的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皮炎面积广泛且为急性表现(皮炎颜色较红,皮肤未变粗或增厚)时不适合使用。如皮炎表面因搔抓后发生化脓感染时亦不能使用本方法。  注意:有少数病人对这些膏药过敏。如果粘贴膏药后局
2号病房里突然传出凄怆的哭声。一位妙龄少女死了。  陆医生为无法挽救这位少女的生命而痛苦。“本来完全可以避免的悲剧,为什么却会发生呢?”陆医生叹息着,寻思着。  陆医生耳边响起少女入院时她母亲的话:“我女儿得了肝炎刚好,做娘的总觉得不放心,怕她病不断根,听说吃蜂蜜对肝有好处,我特意买了两斤,今天上午她刚吃几口,就说这蜜味儿有些苦,还有些麻辣辣的。我想,大概是她病久了舌头辨不清味了,也没顾得亲自去尝
去年八月在承德召开的“全国皮肤美容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交流7皮肤美容的研究发展。现将常见多发影响美容的几种皮肤病的新疗法介绍给广大读者。  白癜风:专家估计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病因复杂,诊断容易,治疗困难。目前,对该病治疗比较好的方法有:1、驱虫斑鸠菊综合疗法:(1)日光浴,全身多发型每日裸体晒1~2小时(上午8~10时为宜,可选择在季节适宜时治疗)。(2)驱虫斑鸠菊注射液,每日肌肉注射1~2
治疗牙齿变色的具体方法等二则
服用补益中成药是“健康投资”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过,补益中成药也和其他药物一样,有个适应范围和禁忌的问题。
得了病及时找医生诊治,这是人们的生活常识。然而有些人或因治病心切,或因缺乏医药知识,以为“一片药有效,两片药更有效”、“某种药对他有效,我得的同样病也会有效”,于是自作主张,随意增加药物的剂量或添加其他药物。这样做是不妥当的。  临床上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各种药物之间或药物与食物以及诊断剂之间,是能够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这在医学上称之为“药物相互作用”。这种现象对病人可以有利,也可以有害,有时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