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初探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h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尽可能使现代教育技术与本课程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丰富教学资源,切实提高教育实效。为此,我尝试以信息技术为突破口,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品德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以求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教育观念、人力资源和品德内容融为一体,并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以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一、利用信息技术改变呈现方式,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智慧的动力源泉。要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保持对学习内容积极研究的认识倾向和乐于探究的良好心理,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个教师面临和探究的问题。
  进入小学中高年段后,品德课的教学增加了许多史地方面的相关内容,而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遥远又抽象,如何让学生很好地把握教学内容,我选择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情境,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步入对新知识的探索中,从而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兴奋点。特别是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拉近时空的距离,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和感受,进而激发学生相应的道德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如我在教学《被掠走的中国国宝》一课时,采取了以下多媒体教学:一是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电影片段;二是让学生浏览有关外国列强侵略我国,给祖国人民和文化带来危害的图片。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且为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其被称为“万园之园”。这如梦如幻,宛如仙境的圆明园你想看么?但你还能看到吗?你只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这些情景的再现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百年前的中国,令他们如临其境,充分感受到了英法联军的入侵给古老的中华大地带来的灾难,激起了生活在和平年代学生那沉睡心底的民族激情,从而更好地激发起了学生爱国强国的民族信念。
  
  二、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而合作学习是优化教学的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方式。
  例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家庭小账本》时,我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先在超市、市场、电信营业厅等场所进行实地录像,带给学生直观感受,让学生知道做家庭的小管家应该注意些什么。在学文环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在bbs上填写一张《家庭收支现状调查表》,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调查结果和感受。便捷的网上浏览,使学生很容易将自己家和其他同学家庭收支表进行比较,很快就能发现自己家庭消费方面比较浪费的部分。那怎样才能防止这种浪费呢?你有什么金点子?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了交流、讨论,有的介绍自己家庭在节电方面的好点子,有的述说自己家人在用水方面的浪费做法等等。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再次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平时忽略的一些细节被重视起来,课内的学习和平时学校的环保宣传有机地找到了吻合点。这时,完成制定《家庭收支现状计划书》这个教学目标的达成便水到渠成了。
  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创设学习情境,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能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三、利用信息技术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对学生是极有帮助的,所谓帮助不是在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获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
  面对未来,我们的教育旨在开启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和弘扬学生的主体人格。只有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信息技术具有资源共享等功能,为学生提供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拓展了想象力,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在学习《站立起来的中国人》一课时,我根据本课内容,首先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中华民族兴衰的相关资料进行交流自学。有的同学找到了中国申奥成功的视频;有的同学收集并统计了旧中国签订的多个不平等条约;有的同学在家长的协助下,拍摄了奥运圣火在广州传递的录影等。他们走向社会,各显神通,独立自主地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从中选择整理、组合,并上传到学习网站上,用来交流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中国申奥成功的视频引子,激发学生对“中国人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申办奥运会”的探究热情,以此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收集的最新资料和课前在学习网站上自学了解到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讨论。学生的情绪十分活跃,争先恐后地走上讲台,结合自己上传或浏览他人的资料畅谈了自己的学习:有的学生结合历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的表现,诉说了中国从外国人眼中的“东亚病夫”,到成为世界体育强国,并成功申奥的艰辛发展历程;有的同学结合本次奥运圣火在国内外传递的视频,抒发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因为中国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了她的奋发繁荣……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大激发,在不知不觉的畅谈中触动了自己心底“体育强国”的情感之弦,真正感受到新中国确实让中国人站立起来的自豪感。此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徐徐响起,学生不禁高声齐唱,心中的激情让歌曲的每个音调都显得那么铿锵有力。在信息技术的介入下,学生通过自学,丰富了道德知识和道德情感的储备,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激昂的氛围中,学生获得了充分、到位的道德体验。这样的道德体验自然大于空洞、干瘪的灌输与说教。最后,教师提出作业要求,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Word或Powerpoint做一份电子小报,内容要符合本节课的主题,注意必须要有自己的观点(对于计算机水平好的学生,也可以独立完成),分小组进行制作,各司其职,通力合作。
  这样的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多媒体应用能力,真正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自己学习的工具,同时学生在围绕主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了中国人真正站起来的自豪感;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课程教学的整合,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上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信息资源带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合理、机动地运用信息技术,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视觉、听觉等丰富的学习表象,其各个环节的优化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由此,信息技术与品德课堂教学进行整合,可以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德育,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作者单位: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
  责任编辑李红霞
其他文献
八月十五中秋节源于古时祭祀月亮的礼俗。中国古代祭祀月亮的礼俗由来已久。古时天子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以日为兄,以月为姊,所以天子祭祀天地是在做“孝”的示范,祭祀日月是
活动目标:1.通过调查了解、参观访谈等途径,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2.在参观、摄影、绘画等实践中获得审美体验,享受审美乐趣。3.通过活动,促
“数形结合就是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和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它包含以形助数、以数解形两个方面。”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理念,数形结合思想有助于实现教学抽象知识的具体化
谷王PQ45(4LZT-4.5QA)型履带式全喂入谷物联合收割机现有的履带式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底盘行走系统大多采用HST加变速箱的驱动方式,由于受结构限制,变速箱底部离地间隙在270mm左
教学目标1.了解毕业典礼的程序,自行设计毕业典礼,培养创造能力和活动能力。2.唤起师生、生生之间依依惜别的情感,珍惜这种美好的情感。 Teaching Objectives 1. To underst
“上海的天气太潮,晚上盖多点被子,不要受冷。”这是我们在一次告别拥抱时的对话,你一遍遍地问我听到没有,不在意我一脸的不耐烦。那天风有点凉,从袖口钻到了骨子里。现在暖
目的探讨颌面部软组织并腮腺损伤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合并腮腺损伤患者57例,根据病发时间分为陈旧性损伤24例(陈旧组)和急性损伤33例(急性组),两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们普遍感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薄弱,尤其是学生的作文,表现出词汇贫泛,语言平淡、枯燥等现象,甚至出现词不达意,语序混乱等。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语言教学,逐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可是在语文教学中,确实有许多教师忽视语言教学。对于一篇课文,不经过语言的揣摩就去理解内容,概括主旨,抛开语言的品味去探究讨论,分析起来常是脱离具体的语言和语境。这样,课堂上学生体会不到语言对表
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最直接、最简便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设计提问能引起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知识转变,让学生融入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