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一格的“校耻”教

来源 :世界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fish_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我从《人民日报》上看到这样一则事件:在加拿大,人们不难发现一些科技专家和学者的左手无名指上都带着一枚相同的钢制戒指。他们都是加拿大工学院的毕业生,这种戒指被人们称之为“校耻戒指”。加拿大工学院不仅誉满全国,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的声望。可在学校发展的历史上,曾发生过一件几乎使该校声誉扫地的惨痛事件。有一年,加拿大政府将一座大型桥梁的设计任务交给了一位该校毕业的工程师。但谁也没有想到,由于设计上的失误,导致这座大桥建成后不久就倒塌了,使国家蒙受了无可挽回的重大损失,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为吸取这个沉痛的教训,加拿大工学院花钱将报废的整座大桥的钢材买下,制造加工成数百万只戒指。人们把这种戒指称为“校耻戒指”。在每年该校举行的毕业典礼上,每位毕业生在领到毕业文凭的同时,还会从校长手里领到一枚校耻戒指。长期以来,加拿大工学院的毕业生都牢记“校耻戒指”的教训,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兢兢业业,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我认为加拿大工学院对学生进行耻辱教育的方法可谓独具匠心,颇有创造性,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是敢于自揭伤疤的自我解剖精神。众所周知,在我国,不论高等学校还是各厂矿、企业、部队都非常重视光荣传统的教育,大都建立了诸如荣誉陈列室、纪念馆等场所,把本单位对国家有突出贡献、对社会有重大影响、能展示辉煌历史的个人和集体的事迹、史料陈列其中,供人们参观学习,对新来者进行校史、厂史、部队或行业发展史的教育,使之产生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勿庸讳言,这种光荣传统教育十分必要,也是行之有效的。但是我们热衷于谈成功的经验,却不太重视耻辱教育,很少听说哪个单位家丑外扬,用本单位、本部门曾出现的重大失误自我曝光,公之于众,使人们从中受到深刻教育,不再重犯此类错误。与此相反,有些学校、企事业单位出于私心杂念,往往缺乏自我解剖精神,自我表扬夸奖的多,自我批评的少,自我护短多而自我揭短少,出了事故或者工作失误后封锁消息,漠视群众的知情权,有的甚至被新闻界或群众揭露出错误、问题后,仍文过饰非、遮遮盖盖,无非是要推脱责任;令人不能容忍的是,有的甚至殴打、报复采访和揭露报道他们失误和问题的记者。他们这种做法实在是不明智的,甚至是愚蠢的,把矛盾和事故隐患暂时掩盖起来,只能造成事与愿违的结果。事实表明,只有正视问题,敢于自我揭露问题,变压力为动力,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和症结,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消除工作中存在的隐患,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促进本单位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居安思危警钟常鸣的忧患意识。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导致各种失误、失败和失职行为,是常有的事情,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但是值得敬佩的是,加拿大工学院出于对学生、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紧紧抓住其毕业生由于工作失误,造成大桥倒塌的事故不放,并举一反三,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激励学生防患于未然,爱岗敬业,为母校增光添彩,而不要为母校带来耻辱。而我们有些企业、学校则缺乏对师生员工的忧患意识教育,有些领导好大喜功,对于工作报喜不报忧,看成绩优点多,看问题、漏洞、隐患少,只愿意谈“过五关斩六将”般的“战绩”和工作业绩,而不愿意讲“走麦城”的败绩,因而大小事故接连不断发生,使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不应有的损失。常言道:“成绩不说跑不了,漏洞不补不得了”。如果我们国内的企业、学校和各行各业也能够像加拿大工学院那样,把本单位曾发生的事故甚至丑闻,公开摆出来或举办诸如此类的展览,见见阳光,多对干部群众进行诸如“校耻”、“厂耻”、“矿耻”、“店耻”等耻辱教育,使人们警钟常鸣,居安思危,头脑里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我想必然会堵塞工作中的漏洞,消除事故隐患,把事故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而有利于本单位的稳定和事业的更快发展。
  三是用心良苦的教育方法。时下,有些企事业单位出了事故,惟恐影响本单位的政绩和社会声誉,总是采取轻描淡写、隐瞒不报,或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低调处理的方法。而加拿大工学院却反其道而行之,自报家丑,让成千上万的学生戴着象征本校不光彩一页的校耻戒指,让世人都知道该校曾发生的丑闻。且不说这所学校的“哪壶不开提哪壶”,敢于自揭其短的超人勇气,就说其别具一格,良苦用心的教育方法,也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他们不把已毕业的学生当作“泼出去的水”、“嫁出去的闺女”,推脱学校对其工作中出现失误应承担的教育责任,而是把已发生的失误当作反面教材,教育后继毕业的学生,使之“知耻而后勇”,变耻辱为认真工作的巨大精神动力。2001年8月7日,江泽民同志在会见部分国防和社会科技专家时精辟地指出:“成功的探索可以取得接近真理的认识,失败的探索可以成为接近真理的过程。”对于渴望获得成功者来说,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时醒悟,以积极的态度去正视和面对失败。从某种意义上讲,世上的一切失败和失误,无不是一面镜子,是一种可以转化的精神财富。对学生进行校耻教育,不失为一种强化学生荣耻观念,提高道德素质,增强敬业精神的有效的教育方法。对于我们的许多学校和企事业单位来说,在日常道德教育中,耻辱教育是一个较少涉及的死角和禁区,往往被忽视,很少进行诸如国耻、校耻、家耻等耻辱的教育,这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应该的。我们要认真落实胡锦涛同志“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要向加拿大工学院学习,在加强光荣传统教育的同时,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有的放矢地对广大师生进行“校耻”教育,使其做到知耻、改耻,以耻为耻,改耻为荣,不做耻辱之事,树立正确的荣耻观。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文社科学院)
  责任编辑 石 炯
其他文献
摘要:化合价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难点。在很多课堂教学中,缺乏必要的引导学生对化合价概念理解的教学过程,而要求学生强记元素化合价的具体数值,造成了学生对化合价概念理解的弱化和素养养成的缺失。探讨了引起化合价概念难以理解的原因,并通过分析当前化合价教学的利弊,提出了重视化合价概念理解过程的教学设计思路。  关键词:理解过程;素养;化合价;化学教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7)7–0045–0
摘要: 以中學化学课程标准中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为依据,界定了学生的化学模型水平层级;在此基础上对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模型进行详细的分类归纳,并利用文本分析法界定了新课标对学生学习该模型的要求层级;最后通过对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化学模型特点进行分析,为化学模型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化学课程标准; 化学模型; 认知水平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8)8000906
摘要: 众多研究表明,化学的三重表征能促进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同时,学生对化学概念的三重表征能真实反映学生对概念或化学现象的掌握程度。通过图示法考查了高二学生对氯化钠溶于水原理的三重表征,调查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结果显示,75%的学生能从不同表征的角度进行图示解释,大部分学生认为溶解为简单的电离过程。学生以微粒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来解释溶解及其他化学变化的能力仍需加强。  关键词: 三重表征; 图
摘要: 提出要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和“化学课程内容”两个维度理解化学学业质量标准的构成。从前者看,化学学业质量标准中包含正确价值观、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从后者看,可从“问题情境复杂程度、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活动的类型”三个侧面来刻画化学学业质量。某个主题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是学业质量标准在主题中的具体化。学业质量标准是一种新的质量观,从应该“教什么、怎么教”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新的
摘要: 在初中化学计算教学中运用实验创设有趣而又有意义的情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理解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数量关系,体会定量研究在化学科学中的价值,学习和提高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关键词: 实验情境; 化学计算; 化学教学; 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8)11-0052-04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B  从化学计算的发展史来看,第一个把数学和
摘要:项目化学习设计以跨学科知识为载体,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问题情境为桥梁,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STEM素养。以“爱护水资源”为主题,从现实生活问题入手进行STEM项目学习设计。给出了项目设计思路及实施过程,包括“选定项目,激活旧知”、“活动探究,展示新知”、“作品制作,应用新知”、“融会贯通,成果交流”四个阶段,涵盖了“学习中心-水资源知识知多少”、“科学实验-水质检测”、“职业体验-自
小金环是个长着金色卷发的小女孩,她和妈妈一起住在森林边的小屋里。  “小金环,”妈妈对她说,“永远不要一个人到林子里去。”  对于一个小女孩来说,林子里会发生什么,她也不知道。  有一天,小金环在林子边散步,当然,只走在林子边上哦。  她看到树下有一株鲜艳的蓝色风信子。  她走过去三步路,把花摘下来。  在稍远处的地方,她又看到一株白色的风信子,比那株蓝色的更美。  她又走过去三步路,把它摘下来。
摘要:学生基于日常生活以及学习经验形成的某些错误概念对化学学习具有一定影响,以“对灭火原理的正确认识”的微课设计为例,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通过三个环节“洞察学生错误概念、引发认知冲突、解决认知冲突”实现概念转变,在实践中发现基于概念转变的设计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關键词:错误概念;概念转变;微课设计;燃烧和灭火  文章编号:1005-6629(2018)1-0035-05 中图分类号:G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