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路交通事故中的法医学

来源 :华人时刊·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机动车数量的极增,道路交通事故频发和伤亡人数不断上升已经成为了备受关注的全球性问题。法医检验作为交通事故处理中重要的证据,其鉴定意见直接影响着当事人双方的权益。本文将从法医学角度分析道路交通事故,并谈谈法医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的应用。
  【关键词】道路交通事故;鉴定;应用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070-01
  一、道路交通事故
  (一)道路交通事故概念
  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特定道路通行过程中,由于当事人违反交通法则和通行法则,因过失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件。
  (二)道路交通事故分析原因
  1.驾驶员
  据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驾驶员责任占70%,对驾驶员责任事故作进一步分析,主要引起事故原因有如下方面:
  (1)驾驶员违章:驾驶员酒后驾驶;驾驶员超速行驶;驾驶员违章超车;驾驶员违章装载;驾驶员违章操作。
  (2)驾驶员健康状态:过度疲劳或神志模糊;视觉、听觉障碍;平衡觉、主体知觉障碍;疾病治疗期等。
  2.行人违章
  (1)行人乱穿道路,行人不按规定和人行道过马路;
  (2)行人在道路上戏耍。
  3.车辆状况
  主要是对车辆缺乏维修保养,导致车辆行驶转向系或制动系控制失灵,引发事故的发生。
  4.道路因素
  (1)路窄、坑洼不平、行人与车混道;
  (2)路障标志不明显,特别是夜晚路障标志不明显,造成驾驶员错觉。
  5.其他因素
  (1)故障车不设标记,造成行驶车辆碰撞;
  (2)自然原因,如山洪暴发等。
  二、道路交通事故的鉴定
  (一)人体损伤与车辆作用关系认定
  1.车辆碰撞作用直接造成人体损伤或死亡。
  轻者人体组织出现闭合或开放性损伤,重者骨折或内脏组织损伤,造成人体组织结构功能障碍,极重者当即死亡或迁移死亡。
  2.车辆碰撞间接造成人体损伤或死亡。
  (1)疾病因素。损伤或死亡者本身存在疾病、病,车辆碰撞不是主要原因。
  (2)精神因素。损伤或死亡者受到快速行驶车辆惊吓,造成精神高度紧张,出现人体损伤或死亡,瞬间可留有特征。
  3.人体损伤与车辆之间无任何关系。
  当事人原有残疾或严重疾病,发生损伤或死亡与车辆行驶无关联。
  4.车辆碰碾压痕。
  (1)查衣着,查衣服有无牵拉挂破损痕,衣服是否存在车轮花纹印痕、车轮粘附粘土。
  (2)查体表、组织受压出现的特征,如体表皮肤及软组织是否存在车轮花纹压痕。
  (二)检查人体
  1.人体损伤检查
  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人体损伤大多数属于机械性损伤范畴,致伤物主要是机动性与非机动性及车辆的不同部位,它可以直接作用于人体,如撞击、碾压、挤压,也可以间接作用人体,如拖、擦等。人体损伤的特征以软组织损伤、颅脑损伤、胸腹部损伤较为常见。
  2.查明死亡原因
  道路交通肇事死亡案件,对死者必须进行解剖,明确死亡原因、死亡时间、死亡性质等,防止极少数犯罪分子利用车辆进行他杀,或将人致死后为掩盖真相,把尸体置于公路上伪装交通事故。
  (三)人体损伤鉴定标准适用
  1.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由于道路交通肇事的事故大多属过失犯罪,以经济赔偿为主;极少部分无证驾驶或肇事者伪装、逃逸肇事现场,需追究肇事者刑事责任,可以参照《人体重伤或轻伤鉴定标准》,以便确定受害人伤情程度,量刑处罚。
  2.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使用公安部制定的《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进一步完善了伤残等级10级分类法。
  三、法医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的应用
  (一)伤亡者交通参与身份的确定
  1.驾驶人的确定;2.乘车人的确定;3.行人的确定;4.骑(或推)非机动人的确定
  (二)损伤原因和致伤方式的鉴定
  损伤是否为交通事故所为,是撞击形成还是碾压形成,或者其他方式。
  (三)死亡原因和死亡時间鉴定
  1.二车以上撞击或碾压,判断各车的责任;
  2.逃逸事故,判断是否有遗弃伤者导致死亡问题
  (四)损伤参与度鉴定
  损伤与疾病因素并存时,鉴定交通事故损伤参与死亡或伤残后宫的比例。
  (五)损伤程度鉴定
  即重伤、轻伤和轻微伤的鉴定。它既是交通案件立案的依据,又是对肇事者进行处罚的根据。
  (六)伤残评定和劳动力鉴定
  对交通事故伤残者进行评定,作为赔偿的依据。
  (七)法医物证鉴定
  交通事故中血痕、毛发和人体组织的检验鉴定,赔偿中涉及亲子鉴定。
  (八)法医毒化检验
  1.酒精检验:驾驶人的血液、尿液和组织的酒精检验,判定酒后或醉酒驾车。
  2.毒品检验:驾驶人的血液和尿液的毒品检验,判定是否为吸毒后驾车。
  (九)法医文证审查
  对交通案件中有关证据进行专业审核。
  四、结束语
  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法医研究解决涉及人员伤亡、微量物证检验鉴定等诸多问题,通过法医学的检验分析,可以鉴定被害人损害性质及原因,确定是否为犯罪结果;对被害人或犯罪嫌疑人进行个人识别,研究案件性质、分析作案手段、发生原因以澄清事故的性质和责任;根据检验结果制作鉴定书等等,为法律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和资料。
  参考文献:
  [1]梅冰松,任嘉诚.道路交通法医学刍议[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3(3).
  [2]李剑戈.道路交通事故与法医学检验[J].甘肃法制报,2012(34).
  [3]刘志业.论酒驾致交通事故的法医鉴定[J].法制博览,2015(3).
  [4]晏庭林.道路交通死亡事故396例法医学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0(2).
其他文献
【摘要】股权众筹作为一种新兴互联网金融模式备受初创企业和草根投资者的追捧。然而,由于我国目前并未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股权众筹的性质和监管,其融资行为本身和众筹平台的运作均存在诸多风险。本文认为股权众筹实质上具有公开发行证券的特征,并借鉴美国JOBS法案建议在保护市场活跃性的前提下改善我国《证券法》的监管方向:将股权众筹纳入公开发行证券的范畴;明确适用投资者保护的规定,从而让股权众筹这一新型融资模式
期刊
税收风险管理作为现代税收管理的先进方法,对于完善我国税收管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实现税收现代化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税收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强调优化配置有限的征管资源,强调充分发挥信息情报的作用,力求最具效率地运用有限征管资源,不断降低纳税遵从、执法风险,减少税收流失。
  本文以H省税务机关税收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运用风险管理的一般原理,对H省税务机关税收风险管理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分析原因,为进一步优化税收风险管理提出科学化、合理化的意见建议,为我国税收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应用
乡镇政府是我国政府体系中最基层的政府组织,乡镇公务员是乡镇政府的主力军,他们的工作表现、工作态度都是乡镇政府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对地方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些年来,中央及地方开始注重基层获得感的提升,并将2019定为“基层减负年”,这一举动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关爱,也对完善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起到促进作用。菏泽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最近几年各乡镇、街道招录了很多大学生,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菏泽市乡镇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更进一步的推动了菏泽农村地区的建设和经济发展。菏泽市在激励乡镇公务员积极性方面做了一些
【摘要】在刑事诉讼的辩护制度中,指派辩护制度属于非常关键的一分子,其也算是一类法律援助,有利于国家对司法人权的保障。这一制度能够推动公民拥有平等司法保护,使得特定主体人权得到保障,能够促使司法最终实现公证,其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法制变得健全,社会朝着进步文明发展。在201年,新的《刑法诉讼法》重新修改了原来的规定。这当中,有几率被判无期的被告人与犯罪嫌疑人,以及还有一部分控制或辨认自身行为的精神病
期刊
【摘要】死刑制度违背人道主义和人权主义,国际社会许多国家已经废除死刑,我国对死刑的刑事政策经过了相对宽松到扩张,再到逐渐限制的过程,虽现阶段还没有废除死刑的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国民人权意识的增强,对死刑适用的限制甚至废除将会实现。  【关键词】死刑;少杀慎杀;限制死刑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058-03  死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方法
期刊
【摘要】政府针对秸秆焚烧问题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政策,但效果并不明显。因此需要从城镇化视角对其原因进行规范阐释,并建议资源充分利用与土地流转,以期完善秸秆焚烧的法律规制,实现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和减少环境危害的合理预期。  【关键词】秸秆焚烧;城镇化;原因阐释;制度构建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069-01  一、实践难题:秸秆焚烧法律规制的现状 
期刊
近年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愈发严重,建立覆盖全民的养老保障体系已成为民生之重,作为为人们老年生活抵御风险的基本养老保险也日益受到重视。而市场经济发展迅猛,城镇化水平提升,使得劳动力流动速度日益加快,如何使频繁流动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顺利衔接,保障他们老年后的退休待遇,是应该思考的问题。
  本文在梳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相关文献资料及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济宁市为研究范围,基于生命周期假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社会流动理论,从跨区域和跨制度两方面来论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衔接。通
【摘要】我国裁判文书的制作质量低下,特别是说理严重不足,素受社会各界诟病。其原因之一,可能是潜藏于文书制作者内心的“官本位”思想弱化了提高质量加强说理的精神动力,同时这种“官”身份的自我设定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书制作者的问题意识和视域。  【关键词】司法裁判;裁判文书;裁判文书的质量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074-01  一、我国裁判文书的制
期刊
【摘要】当代司法中的利益衡量作为一种法律事实与适用于法律漏洞的法律原则的连接纽带,其必须也要以一定的原则为基础,借一定的衡量标准,尤其要以立法的目的,精神为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利益衡量鲜明地、紧密地衔接了立法者制定法律时的价值判断和待决法律事实,使法律文本能够不断应对变化中的社会现实,在运用中保持法律的生命力。通过对司法中的利益衡量的功能探析可以明晰其独特属性。  【关键词】当代司法;利益衡量;利益
期刊
【摘要】文章主要从相关学者提出的关于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找到一些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一直未得到完善的原因。  【关键词】股东诉讼;股东派生诉讼;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072-01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作为一个引进的制度,必然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一些问题已经提出来多年,那为什么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呢?本文主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