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措施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目前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机制、实际实施状况提出改进建议,探索和研究切实可行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措施。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措施
  作者简介:刘国华(1969-),女,北京人,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教务处,研究实习员。(北京 10007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0-0041-02
  
  教学工作是高等教育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则是高等教育学校永恒的主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这对于提高全民素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建立起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稳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就成为了各高等院校共同努力的目标。
  一、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意义
  1.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遵循教育和教学规律,根据既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调控,使之达到最优化状态的组织、程序和方法。[1]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教学督导与教学决策相互促进
  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可以通过专家和干部听课、学生评教等方式,利用教师和学生座谈会、研讨会、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收集来自各个层面对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意见、建议,并及时提供给领导和决策职能部门,使他们通过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汇总,进一步地修订和完善相关的教学管理文件,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水平。
  二、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机制
  高校应建立多元化的教學质量监控体系。所谓多元化,就是社会、企业、学校、学生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涉及到教学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教学质量监控的范围也应该从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为主,向对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的监控逐步渗透。规范的教学质量标准、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组织和管理队伍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
  1.建立全员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主体
  专家重点评估、干部听课、学生评教、教师自评和同行互评、应届毕业生问卷调查构成了高校教学质量的五维评估。在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的过程中,应将这几个维度的评价结果有机结合起来。其中学生问卷调查最有价值。
  2.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信息收集
  教学质量监控的主管、督导和执行部门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收集信息,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用人单位等,全方位地收集有关教学质量方面的信息,尤其是用人单位的信息,[2]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质量评价、掌握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学校教务部门可以设置教学质量评价的专用信箱或者电子邮箱,以便师生能够及时、方面地向学校反映真实的教学情况,从而为学校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和进行教学改革提供可以作为决策依据的第一手材料。
  3.及时反馈对信息处理的结果
  对于收集到的教学信息,可以通过院长办公会、学期教学检查、教学工作总结、教学例会、教学通报等多种形式及时反馈给校领导等管理决策层面以及教学一线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管理部门充分了解教学信息后,就可以进行教学状态分析,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整改,实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自我调整和完善,这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基础。
  4.树立“质量管理人人有责”的观念
  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使每个人都来关心教学质量、全员参与教学质量管理,形成全员重视教学质量的氛围。
  5.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作为教学工作中的主导,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一般来说,对教师教学的监控可以分为三步:课前监控、课堂过程监控、教学后期监控。[3]
  这三个步骤,主要是监控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教法以及教学文件的准备,课堂教学活动具体实施的过程,教学活动后期通过批改作业和进行试卷分析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三个步骤互相衔接,环环相扣。监控部门应该把课堂教学过程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监控指标。
  6.建立内部教学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不仅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要求,而且是高等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职能独立的组织机构、完善健全的制度、标准科学的评价标准和畅通的信息渠道以及“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等。[4]
  三、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教学质量监控结果反馈利用的有效性需提高
  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科学、公正、客观的综合评价,是一种能够了解教学真实情况、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且符合教育规律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之中,往往是教学效果评价的结果不能被全面和及时地反馈给教师及相关部门,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高校应该正确理解和看待各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尤其是学生的评价结果。学校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将师生关系对立起来。高校在处理学生评价结果的时候一直比较谨慎,一线教师们对这部分数据也相对比较敏感。如果学校对学生的评价结果处理不当,或因领导担心评价结果会伤害教师的自尊心而未能就评价结果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就会使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失去意义。如果评价结果不被认真看待,就有可能导致师生对学生的评价结果失去信赖,所以这个尺度一定要把握好。
  2.正确对待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主体性的作用
  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从人的角度来看,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都从不同的层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1)教师主体性的体现。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教师的个人素质和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每个高校都逐步建立、健全了符合自己办学特色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在约束教师的教学活动的同时,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教师的教学个性与特色展现。如果教师形式上按照学校的教学要求去执行,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激情和动力,那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地和提高教学质量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应该激发教师的创造性,使他们能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安于教学、乐于教学,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学生主体性的表现。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目前,多数院校都在使用教学管理软件进行教学管理工作,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参与评教工作。但由于软件本身在设置上存在缺陷,加之学生的态度和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评教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偏差。比如平时责任心较强、对学生要求严格的任课教师往往不易得到多数学生的认同,评教分数会比较低。而且,评价结果在教师晋级、评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会使教师产生很大的思想压力。所以,教学管理部门应该正确对待学生评教的结果,根据实际情况,将多方面数据综合起来考虑,不仅仅重视学生的评价作用,还要体现多主体评价的原则,使教师能得到相对公正的评价。
  四、对高校教学监控体系运行中问题的改进及建议
  1.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及监控体系
  建立和完善由教学指挥系统、教学监控运行系统、教学管理评估系统、教学信息反馈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及监控体系,按照“监控-反馈-改进-完善-监控”的运行机制,形成闭合循环的体系,全方位监控,从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完善多元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目前很多高校对在校生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抓得比较紧,而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社会监控方面的相关工作则做得比较少。多元化的监控体系中,用人单位及毕业生对教学质量评价的跟踪反馈体系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学校应该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注重人才培养的外部评价,全方位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3.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工作不是一般的事务性工作,有很强的专业性,必须由懂得教学质量评价规律、经验丰富的教学管理人员来担任。有关领导可以不定期地进课堂,随时听课。除此之外,还应该建立兼职的教学质量监控队伍,分别由经验丰富的校内外专家和学校品学兼优、责任心强的学生组成。学生的参与体现了教学相长的原则,也体现了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
  4.增强全员质量意识
  教学质量监控不应只是少数人对多数人进行监控,必须使教学活动涉及到的各个主体都能参与进来。只有每一个教职工都具备较强的质量意识,把教学质量视为学校长期发展的保证,明确自己在其中的责任,按照质量标准实施自我监督,才能形成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合力。因此,增强全员质量意识并使之转化为具体行动,是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时必须重视的问题。
  5.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的激励和惩处机制
  一个比较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有适合学校实际的各种激励和惩处措施与之相配套,通过设立有关奖项来激励教学质量好的优秀教师,通过相关制度来制约和处罚教学质量差和工作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6.加强学生的民主评议,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合理看待学生对教师的评议,将评价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形成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另外,还应注意将定性与定量结合起来进行考量。表格化的评价无法体现出鲜活的课堂实际教学情况。任课教师自教自考的考核方式也无法真正考查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教考分离的考核方式,由学科专家和同学科教师共同命题,则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一情况。因此,应根据学生的真实成绩来量化和检验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7.制订规范完善、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估标准
  制订规范完善、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估标准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加强教学质量过程控制的同时,明确制定出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既为日常教学检查和评估提供了制度依据,又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参考标准。
  8.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完善由学生、专家、干部、同行参与的网上评教系統,制订科学、合理、适合各类学生特点的评教指标体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教学质量各环节的实时监控。
  五、总结
  总而言之,对教师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满足高等教育学校培养优秀人才的需要。要想有高质量的教学,就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教师,应多给教师外出进修、交流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可以把校外名师“请进来”。更重要的是高校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加强教学管理,实施对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从而达到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庄丽娜,孟凡一,孟长伊.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中外教育研究,2009,(2).
  [2]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http://www.hninfo.gov.cn/govpublic/rkxgl/yjcg/200911/t20091127_143506.htm[EB/OL].
  [3]董志峰.建立健全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想[J].教育探索,2006,(7).
  [4]张玥.全面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可行性模式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2).
  [5]王余明,籍广艳.构建监控体系 提高教学质量[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6]李晓明,刘兢.关于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几点想法[J].教育与现代化,2000,(4).
  [7]张安富,赵玉林.构建以督导为主体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6-02-17.
  (责任编辑:沈清)
其他文献
身为山东省金乡县实验小学(以下简称“金乡实小”)的校长,我认为学校要培育像向日葵一般向往阳光、迷恋阳光,具有阳光气质、阳光精神和阳光能量的“阳光少年”,他们幸福地为梦想而
摘要:大学毕业生“被就业”现象的出现,除了受高校专业设置滞后及国内外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教育的社会性缺失。如果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或所学专业滞后于社会行业,而这些情况都可以通过后天进行弥补的话,那么学生的教育社会性缺失要想通过后天弥补来完成则是十分困难的,因为他们的某些社会品质在其幼年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这个道理。所以,通过“被就业”这种社会现
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值得教师探究和借鉴,据此,我总结出四个教育学生的策略。  一、对有过错的学生要“手下留情”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与沙和尚原本在天庭有职务,因为行为失当,触犯天条,被贬下凡。其实,被贬下凡是“手下留情”,即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这给教育很大启示。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时常遇到一些特别调皮的学生,面对他们,要有耐心和信心,要记得“手下
[目的]探讨代投论文的识别方法及遏制论文代投的策略.[方法]基于编辑部稿件处理系统投稿论文作者的电子邮箱、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用户名等个人注册信息,挖掘疑似代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