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与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临床和磁共振成像特征对比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gh45h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扩张型心肌病(DCM)和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的临床和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探讨MRI对二者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21例经心脏移植证实为DCM患者、25例临床证实为INNC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利用心脏MRI检查,分析两组患者的左心房、室径线及左心功能,将左心室划分为17节段,对左心室致密化不全的节段进行计数,测量左心室各节段非致密化心肌和致密化心肌的厚度,计算非致密化心肌/致密化心肌比值(NC/C比值).结果 DCM患者全部都有胸闷、气短,心电图异常表现.而25例LVNC患者中21例(84%)患者有胸闷、气短、胸痛等症状,4例(16%)无明确症状.22例(88%)LVNC患者存在心电图异常,3例(12%)心电图无异常发现.心脏MRI显示DCM患者左心房、室扩张更明显,更趋向球形化[DCM球形指数(SI)=0.81±0.06,LVNC SI=0.74±0.11].DCM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15.0±5.1)%]较LVNC[(32.7±14.2)%]低.DCM左心室有过度小梁化倾向,但LVNC患者受累节段即致密化不全的节段数(9±1)比DCM受累节段即过度小梁化节段(5±2)多.所有LVNC患者的心尖段(第17节段)均受累,而DCM患者心尖段未见受累.其他易受累节段在两组患者中分布大致相似,即侧壁中段、心尖段(第16、12、11节段)是最常见的受累节段,而室间隔基底段、中段(第2、3、8、9节段)均未见受累.LVNC患者最常发生致密化不全的心肌节段其致密化心肌厚度变薄,与DCM患者对应节段室壁厚度无差别.而不发生或很少发生致密化不全的节段,LVNC患者致密化心肌厚度比DCM患者对应节段厚.LVNC患者致密化不全心肌厚度与致密化心肌厚度比值(NC/C:3.3±0.6)较DCM患者(1.9±0.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CM与LVNC患者临床表现有些类似,心脏MRI能够显示二者在左心形态及功能方面的差别,NC的分布及程度对二者的鉴别有很大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硅橡胶模型模拟实验探讨置入软组织内金标数目对射波刀系统影像定位精度的影响.方法 模型内层为刚体结构,使用Accuray公司设计的球方模型;实验中用5个金标进行摆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在中南海里,我们家是一个大家庭,大家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我父亲是一个工作特别认真的人。我的印象里,像邓小平叔叔、杨尚昆叔叔都经常带孩子们去野餐,我们见了就羡慕,就向父亲“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脑选择性激酶2(BRSK2)在胰腺导管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和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79例胰腺导管腺癌组织标本取自复旦大学中山
关于孙悟空的姓名,在元代杂剧中就已经提到了。元末明初说书人的话本中称这猴子为“孙行者”,但为何是“孙”?其实这“孙”字源于“猢狲”,“猢狲”是猴子的别称。取其“狲”,去反
我国床榻出现得很早,传说神农氏发明床,少昊始作箦(zé)床,吕望作榻。当时的床包括两个含义,既是坐具,又是卧具。西汉后期,又出现了“榻”这个名称,专指坐具。西汉刘熙《释名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四川境内大小军阀各霸一方,地盘大的坐拥数十个县,小的只有区区一两个县。这些军阀独揽驻地的军政大权,横征暴敛,搜刮钱财。每逢节假日,大小军阀或在家中、
在情报工作中,各国的谍报人员时刻都在斗智斗勇。在谍战中,除了人的智慧,很多当时最先进行的间谍设备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们的功能常常让我们大吃一惊。 In the intellige
可以说,每一个知青对农村生活都有酸甜苦辣的感受。时隔四十余年,一些平常小事自然都已淡忘,但认真追忆起来,有几桩还是印象比较深的。王建相争工分挨揍知青作为插队的劳动力
我有一个很漂亮的鼻子,平时我总喜欢摸来摸去,可是有一天,我的鼻子突然间不见了,这可把我急坏了。我找啊找啊,找了很多地方,也找了很长时间,可就是没有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