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进步,如今教学活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还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答疑解惑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数学教师必须通过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确保学生深入掌握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习质量。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充分了解学生
课堂教学以教材为载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首先,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激活每个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竞争意识。其次,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课堂教学教学时,尽可能从现实生活中引出问题,使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和教学有关的事例,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会兴趣盎然,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更加形象,消除了学生的畏难心理。同时,教师还要重视课堂反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课堂教学方式作出调整,准确把握重难点,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性,有针对性地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只有做到因人而教,才能促进每个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
二、进行导入激趣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是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的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课堂教学要有艺术的导入。一堂课导入精彩了,就能让学生情趣盎然,就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上课伊始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们谁见过的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吗?”学生哄堂大笑,紧接着问:“既然大家都笑,说明我说错了,那么椭圆做车轮行不行?”学生肯定说不行的。那么问题就引出来了,“为什么车轮一定是圆的,方的、扁的都不行呢?”学生答不上来了,这时我接着说:“我们今天就学习这个问题。”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圆的概念,进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联系现实生活
小学数学的知识点比较简单,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把问题设置得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其次,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对学生多加引导,就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数学知识。教师还可以把问题变成故事形式的提问,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学习。举个例子,在学习加法计算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森林里有三只小熊,一天它们三个一起到树林里寻找食物。它们边走边看,终于在森林的瀑布前面发现了一棵枣树。于是它们都飞快地爬上树去摘枣子,第一只小熊摘了三个枣子,第二只小熊摘了五个枣子,第三只小熊摘了六个枣子,那么这三只小熊一共摘了多少个枣子呢?”通过提问,为学生创造故事性的趣味情景,那么学生肯定会认真地思考加教师的问题,然后积极地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四、精讲教学内容
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精讲内容,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精讲不是照本宣科,不做必要的引申,也不是讲得越少越好,而是用精炼、概括的语言把重点、难点、疑点讲深讲透,填补学生预习和讨论中的“空白”,这样学生听起来认真,又克服了依赖思想。教师讲解虽然没有固定的形式,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关键问题要重点讲。备课时,根据教学要求确定精讲内容,讲解時,目的明确,重点突出,以解决问题为原则。二是对待学困生个别讲。由于课堂讲授时间短,因而有时间要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主要是结合新课适当补充知识上的缺漏,指导他们如何阅读教材,分析问题,教给他们学习方法。三是激励学优者,侧重于课本知识的检查过关,激励他们自强好胜,刻苦学习。
五、利用生成资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交流的过程。在这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随时也有可能出现“错误”。巧用学生的话,巧用学生的错,可能会有意想不到效果。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一开课老师先出示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的活动长方形,让学生计算出面积,然后将这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下面是师生的一段对话:
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生:面积不变,还是40平方厘米。
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面积=底×邻边。
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邻边。
师:请你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和刚才的长方形进行对比,看看会有什么发现。(学生两人合作对比)
生1: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比长方形面积小。
生2:我不小心把它拉多了,它的面积更小了,
师:面积为什么小了?
生1:平行四边形变矮了,高变了。
生2:面积变化了,但平行四边形周长没有变。
师:你觉得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邻边对吗?
生:平行四边形面积不能用底乘邻边来计算,因为高变化了,面积就变化了。
学生出现错误很正常,若老师在课堂上能有效利用,让学生发现了自己的错误,经历纠错过程,从错误走向正确。这样的体验有利于学生真正获得方法和能力,课堂也会显得更加平实、丰厚和真实。
六、巧用电子白板
实物教具的演示或模拟课件的演示已经让许多难点得到突破,但是仍然还有局限性。实物比较死板,课件灵动性有缺陷,而电子白板却让教师有自主发挥的空间。
例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一内容中:先利用白板的绘画功能,画出一个点,然后从点一端画出一条水平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样形成的;接着通过这一端的伸缩让学生认识射线的特性。然后,在其下面画出一个点,它的两端分别射出一条水平线,自由地伸缩,以此来让学生理解直线的生成和“无限延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的特点。接下来,在白板上画出两个点,再由一条水平线把这两个点连接起来。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它有两个端点,不可伸缩,有长度、可度量。绘图的过程根据学生的需求,可利用电子白板的回放页面功能,来进行有效的知识回顾。
综上所述,打造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是课前、课堂、课后等因素的有机整合,只有真正实现了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实现人人学数学,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充分了解学生
课堂教学以教材为载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首先,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激活每个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竞争意识。其次,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课堂教学教学时,尽可能从现实生活中引出问题,使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和教学有关的事例,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会兴趣盎然,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更加形象,消除了学生的畏难心理。同时,教师还要重视课堂反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课堂教学方式作出调整,准确把握重难点,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性,有针对性地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只有做到因人而教,才能促进每个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
二、进行导入激趣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是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的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课堂教学要有艺术的导入。一堂课导入精彩了,就能让学生情趣盎然,就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上课伊始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们谁见过的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吗?”学生哄堂大笑,紧接着问:“既然大家都笑,说明我说错了,那么椭圆做车轮行不行?”学生肯定说不行的。那么问题就引出来了,“为什么车轮一定是圆的,方的、扁的都不行呢?”学生答不上来了,这时我接着说:“我们今天就学习这个问题。”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圆的概念,进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联系现实生活
小学数学的知识点比较简单,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把问题设置得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其次,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对学生多加引导,就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数学知识。教师还可以把问题变成故事形式的提问,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学习。举个例子,在学习加法计算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森林里有三只小熊,一天它们三个一起到树林里寻找食物。它们边走边看,终于在森林的瀑布前面发现了一棵枣树。于是它们都飞快地爬上树去摘枣子,第一只小熊摘了三个枣子,第二只小熊摘了五个枣子,第三只小熊摘了六个枣子,那么这三只小熊一共摘了多少个枣子呢?”通过提问,为学生创造故事性的趣味情景,那么学生肯定会认真地思考加教师的问题,然后积极地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四、精讲教学内容
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精讲内容,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精讲不是照本宣科,不做必要的引申,也不是讲得越少越好,而是用精炼、概括的语言把重点、难点、疑点讲深讲透,填补学生预习和讨论中的“空白”,这样学生听起来认真,又克服了依赖思想。教师讲解虽然没有固定的形式,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关键问题要重点讲。备课时,根据教学要求确定精讲内容,讲解時,目的明确,重点突出,以解决问题为原则。二是对待学困生个别讲。由于课堂讲授时间短,因而有时间要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主要是结合新课适当补充知识上的缺漏,指导他们如何阅读教材,分析问题,教给他们学习方法。三是激励学优者,侧重于课本知识的检查过关,激励他们自强好胜,刻苦学习。
五、利用生成资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交流的过程。在这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随时也有可能出现“错误”。巧用学生的话,巧用学生的错,可能会有意想不到效果。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一开课老师先出示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的活动长方形,让学生计算出面积,然后将这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下面是师生的一段对话:
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生:面积不变,还是40平方厘米。
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面积=底×邻边。
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邻边。
师:请你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和刚才的长方形进行对比,看看会有什么发现。(学生两人合作对比)
生1: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比长方形面积小。
生2:我不小心把它拉多了,它的面积更小了,
师:面积为什么小了?
生1:平行四边形变矮了,高变了。
生2:面积变化了,但平行四边形周长没有变。
师:你觉得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邻边对吗?
生:平行四边形面积不能用底乘邻边来计算,因为高变化了,面积就变化了。
学生出现错误很正常,若老师在课堂上能有效利用,让学生发现了自己的错误,经历纠错过程,从错误走向正确。这样的体验有利于学生真正获得方法和能力,课堂也会显得更加平实、丰厚和真实。
六、巧用电子白板
实物教具的演示或模拟课件的演示已经让许多难点得到突破,但是仍然还有局限性。实物比较死板,课件灵动性有缺陷,而电子白板却让教师有自主发挥的空间。
例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一内容中:先利用白板的绘画功能,画出一个点,然后从点一端画出一条水平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样形成的;接着通过这一端的伸缩让学生认识射线的特性。然后,在其下面画出一个点,它的两端分别射出一条水平线,自由地伸缩,以此来让学生理解直线的生成和“无限延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的特点。接下来,在白板上画出两个点,再由一条水平线把这两个点连接起来。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它有两个端点,不可伸缩,有长度、可度量。绘图的过程根据学生的需求,可利用电子白板的回放页面功能,来进行有效的知识回顾。
综上所述,打造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是课前、课堂、课后等因素的有机整合,只有真正实现了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实现人人学数学,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