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精细化管理途径探索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70607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经16年,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教育改革如火如荼。与飞快流逝的发展时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办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缓慢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民办高校思政教育改革面临的主要困境,以精细化管理理念探索民办高校思政教育改革途径,从细节处发现民办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在当前环境下的可行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 思政教育 精细化管理 对策研究


  一、研究背景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在人才强国的大背景下明确指出大学生作为宝贵人才资源的重要性,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习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正式提出“三全育人”要求,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困境
  尽管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十分有利的社会环境中发展,但从民办高校课程建构和发展情况来看,思政教育发展进度缓慢,思政教育在促进学生发展以及在行为规范或意识培养等方面都存在不足。综合来说,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的困境。
  (一)思政课程设置单一,缺乏课程实践
  在大学阶段强调教育行为在巩固和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十分关键。但是当前高校思政课程设置倾向于规范化,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模式趋向单一。虽然部分高校推广使用校本教材,但民办高校受资金、教学资源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校本教材研发使用多为学校特色专业,思政课程校本教材使用存在难度。民办高校思政课程普遍缺乏特色,教育的实现也以知识内容获取为主,缺乏课程实践,课程设置缺乏创新。
  (二)思想上缺乏重视,公民意识匮乏
  思想政治教育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有谣言称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色”。其实,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称为公民教育,西方国家从小学就开设公民教育课程,目的是培养公民意识。从根本上说都是为青年进入社会、适应社会所做的准备。但受国内外居心叵测反华势力的引导,部分国人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误解,大学生正值三观形成关键时期,自我意识觉醒,因此格外排斥所谓外部思想,以至于对思政课程产生先入为主的反感。
  三、民办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精细化管理思路
  在审视当前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试图对思政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形成另一种理解,并设想以特定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的不同教育实践。人才培养始终是学校的首要和根本任务,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民办高校要想克服思政教育发展困境,推进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教学精细化管理是非常有效的途径。精细化管理改变了原来粗放式管理的方式,是一种新型的、以降低企业资源和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企业管理模式。
  四、民办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精细化管理具体途径
  (一)教学管理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是对过程的管理,过程管理的质量决定了最终目标的质量,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在于管理目标的实施和实现。因此,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中,必须做好每一个环节工作的落实,实现教学管理具体化、明确化,引领教学全面管理向纵深发展。高校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具有安排、检查、管理和指导教学工作的职能。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研室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精细管理。比如教学管理中存在着大量的数据——教师基本信息、科研项目、教学工作量、学生信息、成绩表等,做好每一环节的数据管理。一方面,完整准确的数据可以反映教学工作的现状;另一方面,数据的分析可以为制定策略提供合理的依据。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对教学管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价。
  (二)课堂管理精细化
  有效的课堂管理对教师幸福感以及学生学业成就非常重要。教师课堂管理是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也是有效课堂的关键判断因素。傳统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管理方法根植于对控制学生行为负有主要责任并有能力控制他们行为的信念。作为课堂管理的基石,有效的教与学至关重要。在管理不善的课堂中,教师努力教学,但学生通常学得比他们应该学的少,而且存在着大量纪律问题,而管理良好的课堂则提供了一个教与学蓬勃发展的环境,课堂管理成为减少和防止失衡的重要工具。为了使学生在思维、情感和行为的顺序上达到认知一致的状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态度发展,在课堂管理中这个集体学习的空间中表现出说服性沟通,教师课堂管理活动必须整合知识、情感和文化三个维度。
  1.知识维度
  课堂管理的知识维度是要坚持授课不是简单的知识内容传递,而是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的学习通常是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变化和发展来描述的。意义建构涉及到通过将新知识和经验与先前知识联系起来并赋予经验的连贯性。当新知识不符合她或他的知识结构,有意义的学习即会发生。将思政课程实践小组定义为成员相互参与工作的团体,他们各自承担着发展小组的责任,并拥有一定的资源来实施各种实践和惯例,共同参与、共享知识和方法。
  2.情感维度
  课堂管理活动中的情感维度通过自我效能感实现。教师在面对困难时,课堂管理自我效能感通过与个人和团体互动、制定课堂指导方针、期望和规则以及控制破坏性行为等方式,对其成功执行课堂管理任务的能力做出的判断。课堂管理的自我效能感在职业生涯开始时可能是脆弱的,并且随着教师积累掌握经验而提高,而掌握经验是自我效能感最强的来源。思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课堂管理经验,适应课堂教学,自我效能感也会逐渐加强,建立课堂管理信心,进而在掌控课堂上更加游刃有余。为了增加教师自我效能感,除了在课堂实践中获取外,还可以在课外的教学管理中获得自我效能感,提升课堂管理的情感支持。   3.文化维度
  课堂管理的文化维度可以通过文化响应型课堂实现。文化响应型课堂管理是文化响应教学的自然延伸,利用学生的背景、社会经验的呈现、先前的知识和学习方式在日常课程中使用。教师作为文化敏感的课堂管理者,必须认识到课堂管理的目标不是实现合规或控制,而是为所有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认识到偏见和价值观,并反思这些偏见和价值观是如何影响他们对行为的期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习的状态。因此,教学环境必须承认和回应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文化认同。
  五、结语
  面对大学课堂中思政教学的细节问题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实施思政教育精细化管理作为创新教育管理工具,是思政教育工作者在积极倾听的基础上激活交流的一种方式,它可以识别学生的挫折感、需求和愿望,还可以分析学生行为的内在含义和情感,决定教育的态度和顺序;是对现有思政教育改革研究的补充;对于思政教育者来说,也意味着自我认识、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田建国.新世纪加強高校德育的纲领性文件——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5,2(01):3-9.
  [2]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J].时事报告,2017(01):16.
  [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7(03):2.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时事报告,2017(11):4-26.
  [5]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5(12):21-25.
  [6]杨曙霞,胡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精细化管理探讨[J].大理大学学报,2019,.4(11):49-55.
  [7]Brook,C.,&.Pedler,M.(2020).Action.learning.in.academic.management.education:A.state.of.the.field.review.The.International. Journal.of.Management.Education,.18(3),100415.
  [8]Gaias,L.M.,Lindstrom.Johnson,S.,Bottiani,J.H.,Debnam,K.J.,&.Bradshaw,C.P..(2019).Examining.teachers’classroom.management. profiles:Incorporating.a.focus.on.culturally.responsive.practice.Journal.of.School.Psychology,76,124–139.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前“大思政”的育人格局下,如何紧密围绕“立德树人”做好学生的教育教学与管理,是当今独立学院需要突破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独立学院学生教育教学与管理体系固有化、单一化问题严重,亟待解决。因此,文章剖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管理体系构建的意义和独立学院学生思政教育与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教学 管理体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教育工作者通过科学的
摘要:苏维埃政府对待富农所形成的政策,是一个长时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从最开始提出的合理限制,到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富农斗争革命,直到西北办事处期间对富农采取相对宽松的方针政策。这个转变无疑有多重原因,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富农 苏维埃政府 政策  在近代中国农村社会,富农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富农和普通农民相比,是剥削阶层;和地主相比,是被剥削阶层。因此不可以将富农视之为普通农民,也
摘要:良好的班级氛围能够积极促进学生的发展,班级管理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实施者,在工作中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利用心理暗示进行激励,发挥心理暗示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正向发展。本文将浅析心理暗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探索如何促进班级管理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心理暗示 班级管理 积极作用  一、心理暗示的概念及分类特点  (一)心理暗示概念  暗示是人类最简单的反射,心理
摘要: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位杰出的政治人物,也是一位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思想进步都有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尤其,陈独秀现代化思想对中国人探索现代化道路产生了实际的和重要的影响。虽然对陈独秀的思想研究已经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各个方面,但是,学术界对陈独秀现代化思想与中国现代化关系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本文将对陈独秀现代化思想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以及陈独秀现代化思想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作一简析。
摘要: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生活习惯、性格心态等因素,常常引发寝室矛盾,寝室矛盾主要以冷战的形式来体现,这样就造成了部分寝室矛盾受害者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该文主要从民办高校寝室矛盾现象入手,分析其原因,提出了从学生个人方面和辅导员外部方面来解决民办高校学生寝室矛盾的问题,为创建和谐校园出一份力。  关键词:民办高校 大学生 寝室矛盾 思考  一、案例提出  联想到本学期笔者所在学院已经处理了8起因为寝
摘要:唐宣宗李忱(810-859),是大唐帝国的第十七位继承人。原名李怡,母孝明皇后郑氏。唐宣宗在位13年,从一个不受人待见,地位低下的皇子、王爷,久经政治考验,成长为一代帝王的政治轨迹引人深思。其勤修政事,博文广记,求贤若渴,崇尚简朴,极度自律,从谏如流的“小太宗”为君之道值得今天领导干部反思和借鉴。  关键词:唐宣宗 韬光养晦 矫诏登位 用人之法 躬行节俭 从谏如流 启示  “韬光养晦”一词语
摘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知识产权贸易争端有其必然性,其根本原因在于知识产权保护标准不同。具体到我国则表现为某些国家指责中国的技术转让制度具有“强制性”。然而TRIPS和TRIMS对相关事项的规定较为模糊,无法确定“强制性”的判断标准。而我国早在入世时就已承诺不以技术转让为市场准入条件,现行法律也没有相关规定,企业转让技术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手段,况且违背企业意愿强制其转让技术在事实上不具有可
摘要:对于我国现如今的国家发展国情来说,我国整体处于一个道德文化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整体状态下。国民的思想政治和文化素质,远远跟不上我国腾飞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这种文化和经济之间发展程度的不协同,会导致我国社会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相当大的问题,会导致国民很容易被错误的、片面的價值观所引诱,出现对于国家社会和民族精神的严重误解。为了从根源上解决这样的经济发展和精神建设之间的冲突,我国需要加强高
摘要:.青年是新时代的动力,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做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着国家社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当今社会大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剖析了独立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当前环境下独立院校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独立院校 思政教育教学 优化策略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心青年发展,号召年轻人要
摘要:突发事件往往会在短时间内严重影响或损害民众利益,而信息公开是有效应对公共危机的重要措施。因此,当公共危机发生时,应把握好如下节点:公开盲点,消除恐惧心理;围绕痛点,解决面临的紧迫问题;抓住难点,增强共克时艰的信心;打通堵点,防止危情扩大;针对污点,让真相告白于天下;重视拐点,指明正确的方向。  关键词:公共危机 信息公开 把准节点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传播的速度不仅越来越快,传播范围也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