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导航重于专业指引

来源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_j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蔡明老师领衔的生态教育团队,有一些鲜明特征:行政部门挂牌的学术团体为主,个人名义上的师徒结伴为辅,组织形式多样;语文学科为主,其他学科为辅;中学为主,小学为辅,学段全覆盖;张家港为主,省内外为辅,学术影响力广泛辐射。这樣一支复合型的团队,作为领衔人如何实现有效的引领和管理?
  “生命为本,向生而生”的生态教育思想,是这个团队共同坚守的教育价值方向,也是这个团队运作的基本思维方式。蔡明老师作为领衔人,虽说对团队成员不乏耳提面命的具体问题指导,但对成员发生本质性影响的仍是他的生态教育思想。分析他的生态教育思想,会发现它具有明显的人本主义教育特质,重视生命个体潜能的自我实现,重视教育和谐环境的建设以促进个体自由发展,重视个体间生命能量的交互和沟通。蔡明以语文教师擅长的“譬喻”,传播生态教育的智慧,贴近每个成员的内心。他谆谆告诫所有成员,警惕教育的急功近利,做真正有利于生命健康成长的教育。
  蔡明老师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管理他的团队,他的团队也是个“生态”的团队。他对于团队成员的情况了然于心,因此他为每个人量身定制发展方案;他善于运筹帷幄,各种学习培训资源妥帖分配给适合的人;他善于隐藏在幕后,在仔细倾听后给出善意的忠告;他善于借力发力,在成员真正需要外力支援的时候助推一把;他能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人,绝不以当下的流行标准束缚一个人的天性,他带出的徒弟不是一种面孔。当然,他本身的人格力量也是一面旗帜。不保守也不冒进,他是一位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的智者。所以,他有许多听众。
  修行先修心,渡人先渡己。一个领衔人宽广的胸襟和成人之美的情怀,显得尤为重要。名号和头衔,会让人望而生畏;品质和能力,才让人产生爱戴和信赖。与很多名师相比,蔡明老师不热衷于闭门造车、著书立说,他更愿意走进课堂、走近一线教师。他谦逊地说,身处这个团队,让他这个年近退休的老者分享年轻人的福利,不被时代抛弃。与许多教育名家一样,因为思想和精神的永不衰败,蔡明老师注定成为教坛的常青树。渡人亦渡己,用生态教育的话来说,向生而生、生生与共,这是一个优秀团队的生命源泉。
  此外,不可忽视的是蔡明老师自身的影响力和资源优势。他是“苏派课堂”的发起者和策划者,让团队成员在家门口和外来名师课堂过招、教坛论道;他受邀讲学频繁,每次都带上几个团队成员或课堂献艺或传授实践经验;据不完全统计,他近年来邀请名师、名家来港城讲学、讲座30余人次,一次次掀起深度对话的头脑风暴。
  “一个人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走得更远”,蔡明老师援引非洲谚语诠释团队整体发展的意义。与很多工作室轰轰烈烈地开场、无声无息地收场不同,他的团队动态在专题网站上定期发布,年终还要进行全员述职,教育局分管人事和教师发展的领导总能到场,他的团队经得起考验和检阅。这种扎实有效的运作,也正是蔡明老师生态教育团队“精神导航重于专业指引”管理策略成功的印证。■
  (作者系生态教育团队成员,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校长办公室主任)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变革以及新的课程价值观,要求教师的角色由传统教育范式中的教学工匠转变为教育创新和课程领导的建构者和决策者。教师是否具有专业发展的自觉意识是决定教育过程和质量的关键。然而,在实际的教育和办学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并未发挥应有的实践影响力,相反却变成一个徒有虚名的新概念和新词汇。在轰轰烈烈的专业发展运动之下,未能看到教师追求自身专业发展的热情、需要和动力。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缺失的原因,是
【摘 要】教师的日常研修是提升自身学术力的重要方式。在“心喜欢生”理念导引下,围绕人的核心发展方向,构建自信与信人、自觉与觉人、自渡与渡人的介入式教师研修模式,并在学术愿景、自约机制、课例研修等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力。  【关键词】心喜欢生;介入式研训模式;学术力;教师研修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2-0046-03  深化教
·团队简介·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是一所2003年创办的民办学校。学校占地130亩,总投资3亿多元,总建筑面积72608平方米,设施先进,美丽壮观。学校现有初中部、高中部、国际部共65个班级,2800余名在校学生,208名专任教师。教师中,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江苏省特级教师2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30人,江宁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35人。学校践行“素养教育”,其管乐团、轻音乐团、合
【摘 要】乡村教师“自治共同体”是在“自治”统领下的乡村教师自觉、自愿、自发的指向于教师专业发展、协同发展、精神发展的一种民间性组织。以共读名著、共研课堂、共写随笔为主要手段,致力于乡村教师的相互学习、一同研究、共同成长,形成了乡村教师“自治共同体”专业发展的“共读、共研、共写、共商、共享”的有效路径和“聚、行、思、建”的有效策略,为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乡村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记者:王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看到您这样的精气神儿,我想到了两个词语:“童心未泯”与“青春万岁”。在您看来,这样的气质或心态,对您的教育生涯有怎样的影响?  王兰: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童心未泯”与“青春万岁”这样的心态也就是我一生中最主要的精神吧。它影响的不只是我的教育生涯,还是我的全部生活。这两个词语您提得也比较到位。为什么呢?因为我是一名小学教师,面对的对象是儿童啊……一切的
【摘 要】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设立苏州大学研究生工作站,笔者作为首位进站研究生浦香的学科教学指导教师,在为浦香从“学生”向“教师”的顺利转型提供一定帮助的同时,自身也在课堂教学和专业素养方面实现了成长。在这次教学指导活动中,师徒二人互利共赢。  【关键词】教师;个人魅力;抓重点;教学自信;教学自觉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獻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38-0020-
教书的时间越长,越发觉得“教育是一门艺术”,此言不虚。当我愈要往里深究,就愈感觉到自己像是在把玩着无数的奇珍异宝。而此时的我,却仍是个十足的门外汉。在没有走上教师岗位之前,我对它真的只有一腔热血,我甚至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把教师定义为“专业技术人员”。在我眼里,似乎只有律师、医生之类的工作,才配得上“专业”二字。医生动错刀,患者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律师说错话,公平就会受到挑战。而如今,我真正站在了三尺
【摘 要】本文从一名语文教育研究者的角度出发对《相约星期二》进行解读,层层深入地展现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在读懂“文”的同时,更生动真切地读懂了“人”。  【关键词】教学行为;生活哲学;生;死;爱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1-0070-02  【作者简介】程锐刚,广东省汕头市潮阳第一中学(广东汕头,515100)教师,中学一级教
和许春良老师的逐步认识,是缘于那一次次省、市级大赛。他基本功扎实且谦虚好学、善于钻研,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实验操作,总是那么信手拈来、从容淡定,说课环节总能娓娓道来、侃侃而谈。他的课堂教学里透着灵气和智慧,实验中透出创意和妙招,常常从平常之处斜刺着开出一朵别致的花来,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总让人耳目一新,这就是我对许春良老师最初的印象。  之后共同参加了许多省内外教研活动,接触多了,我对许老师也就
【摘 要】 能使文章富有文采的方法很多,这里只选取了两种我们常见易学效果又好的方法。当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平常不注意积累,脑中无存物,就是有再好的方法也不管用。因此请同学们日后多重视诵读,多积累好词佳句妙段。请记住:诵读才是硬道理。  【关 键 词】 高考作文;教学;考试  得作文者得语文,如何在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需要的是一颗可以深深打动阅卷老师、感染阅卷老师的心,是一颗可以使之欣赏、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