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危机中激烈的美伊宣传战

来源 :国际新闻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h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自从1990年8月2日海湾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和伊拉克不仅在军事上形成两军对峙、剑拔弩张的危险态势,而且两国的新闻媒介也空前紧张、活跃起来,其报道数量之多、时效之快、连续性之强都是前所未有的。美伊双方竭力宣传各自的主张和立场,形成一场来势迅猛的宣传威胁战。伊拉克宣传工具:严格按照萨达姆政权的决策发言,决不允许有异调出现伊拉克侵入科威特后不久,萨达姆宣布那里是伊的第19省。于是伊国各报都强调科威特是“伊拉克的一部分,这是不能改变的”。《革命报》发表社
其他文献
<正> 从前有一个善良、美丽的小姑娘,在她幼年时,就从欧洲故乡迁移到美洲大陆。她在这儿受完了高等教育后返回故国,投身于各种如火如荼的社会运动。由于才华出众,思辩敏捷,对于理想的追求执著、勇敢,逐渐地,她变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圣女贞德”。只是世界太丑恶,她那正义善感的心常常受到伤害,处于一种恐惧不安的精神状态中。由于幼年丧父,她总被年长的父辈男性所吸引。最后她找到了一个与她志同道合、追求和平的“绿色将军”,两人从信念上的同志,结为爱情上的伴侣。他们双双被选进国会,让政客们如芒刺在背。抱着传教士的
<正> 前民主德国间谍首脑马库斯·伍尔夫,不久前因叛国罪名出庭接受审判。现年70岁的伍尔夫,在1953至1987年间领导的民德的情报机构——隶属国家安全部的侦察局(HVA),搜集西方国家的机密。他在出庭前夕接受外国记者访问时曾很感慨地说:“我们输掉了冷战,而战败者是没资格抱怨的。”
<正> 拳王泰森涉嫌强暴参赛的美女,被判有罪,《纽约时报》却遭连累,受到美国拥护女权人士的强烈抨击。起因是《纽约时报》把泰森强暴案的始末,都刊登在体育版上,而其他报纸却在新闻版面上发布这则消息。《纽约时报》发言人比尔·艾德勒说:“本报一向致力干严肃地处理
<正> “夜间新闻”逾晚播出,后遗症就是主播记者必须靠点眼药水,来保持自己在幕前形象充满“活力”。由于“华视夜间新闻”是三台中最晚播出的新闻节目,因此主播记者李传伟,自三月份接下“华视夜间新闻”主播棒子以来,几乎天天点“人工泪液”来消除疲倦感。李传伟指出,点人工泪液可使
日本电气公司收到印度国营国际电讯公司(VSNL)订购三谇接收国际通信卫星的地面站。该公司职员说,这些定单的价值约为13亿日元(1226万美元)。
人类的进步基于每一次的发现。那么,怎样才能有所发现呢?我认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这告诉我们首先必须要有大胆的想象。牛顿被落下的苹果砸了脑袋后,通过大胆想象和不懈探索,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  “聪明的年轻人以为,如果承认已经被别人承认过的真理,就会使自己丧失独创性,这是最大的错误”。这又告诉我们,要敢于改变已经存在的东西,有些东西可能存在一些不方
英国《每日邮报》在上半年刊登了一组由美国印第安纳州化学家史密斯所创造出来的照片。他在灯泡中填入装饰亮片、颜料、粉笔末等,然后用霰弹枪打碎灯泡。由此捕捉到灯泡爆炸时
<正> 克林顿当选总统,美国有了个满腹韬略的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风头一时无二,岂料评论家笔下,忽然又多出一个“二号第一夫人”,希拉里看在眼里,不知是什么滋味? 不要想歪了,这一回绝无桃色色彩,这位“第一夫人”春秋72岁,她就是已故英国首相邱吉尔的前儿媳,彭美拉·邱吉尔—哈里曼女爵。在华盛顿,邱吉尔—哈里曼这个姓,可以叩开任何大门,首先就是白宫的门,人们都说克林顿之有今天,全仗了这位钢铁意志的贵族夫人,是她推波助澜,造成了民主党的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叹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冰心"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为了能一举成名,为了能天下知,我们在学习上
<正> 美国国防部长迪克·切尼1991年9月12日与新闻界的代表举行了会谈,双方在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军方对新闻界采取的限制措施上各持己见。参加这次会谈的《达拉斯晨报》发行人伯尔·奥斯本透露说,6家美国主要新闻机构的负责人在会谈中告诉切尼,他们对美国军方在战争期间对新闻采访作出的安排“非常不满”。切尼本人对此理应十分了解,但他在涉及军方对新闻稿件进行“安全审查”、军人“护送”记者采访和所谓“记者团制度”等问题上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