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中传统美术色彩的合理应用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服装设计中,款式、面料和色彩的应用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中,色彩和款式能给消费者带来直观的视觉感受.因此,服装设计中的色彩应用会直接影响服装给人的第一视觉印象.只有对色彩熟悉且高度敏感,设计师才能更好地完成服装设计,也才能更好地表达传统美术色彩传达的设计情感.该文探索服装设计中色彩的搭配原理,分析服装设计中合理应用传统美术色彩的策略,希望能够为设计师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太阳每年回归运转的特点总结出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不仅是大自然多种变化的时间标志,而且与自然物侯、民俗传说、养生文化等息息相关.因此,它不但成了农业生产的指南,而且蕴含着自然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从古至今,二十四节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重要的影响.该文探讨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自然物候和传统民俗中的视觉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以让年轻一代通过平面设计感受到二十四节气的自然美和文化美.
美术表现能力指运用传统或现代媒介进行造型活动,表达情感与思想的能力.该文利用本土资源,立足重庆本土文化,从大美巴渝、母城渝中、巴蜀文脉三个维度挖掘课程教学元素,在继承与再创新中探索多种美术语言进行美术表现,使学生在丰厚本土文化的滋养中提高美术表现能力,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并弘扬本土文化.
写意人物画发展到今天,形成了多样化的风格.无论是哪种风格的写意人物画,要想优化人物造型,融入画家的思想情感,都应该重视素描技巧的使用,通过有效整合素描元素,提高写意人物画的质量.素描和写意人物画的结合可以提高艺术效果,使二者都得到长足发展.
民族视觉元素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和民族特色,借鉴民族视觉元素发展插画,提取民族视觉元素中的图案构成插画的色彩、形式,有助于丰富插画的艺术语言和思想内涵.将民族文化融入插画创作,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不仅能够提供插画创新的资源和土壤,而且能够弘扬中国民族文化,体现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
明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其中心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初期的白沙心学到中期的阳明心学,再到后期的心学后学,心学成为明代士人在绘画领域提出“性灵说”的重要基础,“性灵”也成为批判艺术品格的重要审美标准.
唐寅“少有隽才”而终不得志,作山水仕女以谋衣食,尤工仕女.分析后世可见的唐寅仕女画,可以发现部分作品中出现了假托女子形象、心理的代作、托作以及亦代亦托现象,颇类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男子作闺音”现象.该文从作者、手法、情感、受众四个方面着手,探讨唐寅仕女画与文学诗词在“男子作闺音”现象中交汇体现的共同特质及其意义等相关问题.
精谨细腻的中国工笔画历史悠久,从战国到两宋,工笔画创作逐步走向成熟.画家要正确认识工笔画的特性,积极探索写意画的笔墨趣味,打下扎实的工笔技法基础,才能胸有成竹、畅快淋漓地直抒胸臆.
随着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与学者对于艺术理论研究的深入,构成设计学科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不断突破.视觉传达与海报设计中使用的传统规律逐渐更新发展,图形艺术是海报的主体,可将整个海报的信息直观地传达给受众,使受众以更加多元化的形式接收海报的信息.该文探索立体构成和海报设计的融合,研究如何在创新海报设计的同时表现抽象美.
传统手工艺只有具有实用价值,才能具有明显的审美倾向,这也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基础.该文论述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情况、面临的困境和保护与传承策略,探讨现代社会对于传统手工艺品的运用,以叙事性策略为理论基础,结合文创产品实践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希望为传统手工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该文探究产品设计中偶发性色彩与产品创新的关系,探索产品设计创新的新模式.光照变化、材料结构、观察方法等都是影响产品设计中偶发性色彩的因素.运用偶发性色彩设计的产品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可以为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实践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