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问题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问题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实际应用和构建。
关键字:高校 思想政治教学 问题教学模式 构建与应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其教学模式的构建和运用也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遵循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进行,充分肯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适当引导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是教学课堂的主体,教育工作者需充分尊重学生个性,重视学生的诉求和需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所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学生寻求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案。教育工作者可结合是案例,对学生予以引导和建议,使当代大学生能够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学问题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的基础和前提,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就必须更新校内教学理念,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更好的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教育工作者需以问题为教学核心,紧跟时代发展,将有价值的事物引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从以往的教师单向知识灌输转变为当代的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在课堂中不再处于被动地位,引导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对知识进行消化。以问题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摒弃了传统的理论说教,使课堂成为师生之间思想碰撞和心灵沟通的场所,实现了教学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教学理念的改善促使了教学模式的转变,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具有了自由学习的能力,教师的权威形象得以淡化,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于学生对各类问题的探索和思考。
(二)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应对能力
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是日常教学过程中的核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首要目标是育人,其次是育才,是一门兼顾育人和育才的综合性课程。在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出有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和有道德的综合性人才。在大学生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充分认识到育人的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内容,在此基础上兼顾学生的文化水平和能力水平。教育工作者可引导学生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以理性的思维去看待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运用知识理论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以中日之争的“钓鱼岛事件”为例,教师需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理论和资源的挖掘,了解该事件的历史渊源,呼吁学生理性爱国,避免因感情用事导致事件恶化或造成不良影响。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学问题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以问题来引导教学
通过问题来引导思想政治教学是指教育工作者结合教学目标,选择出学生感兴趣且具有一定难度的热点问题,同时围绕教学内容进行一种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可通过所选问题和所教内容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从而不断的深化思想政治教学的思想内涵。教育工作者可借助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关键性教学问题,并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切入点,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育工作者在问题的选择上也有一定的要求,需尽量选择与教学内容特近且符合社会发展的焦点问题,将社会中的典型案例运用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发生和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联系到自身,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
(二)以问题来释疑解惑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教学模式是指通过回应和解答的方式解决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实现教学内容的传授。问题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因此,教育工作者对问题的引导和解决是高校思政教学中的重点。一般而言,教师同三种形式来解决和回应学生提出的问题,具体如下:一是对问题进行正面回答,该方法适用于目前已经得出正确结论的问题;二是对问题性质进行解释,该方法适用于社会中有待进一步考察和探究的复杂性问题,可通过描述性解答和问题性质分析进行教学;三是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参考观点,该方法适用于现阶段尚未确定的论据,教育工作者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参考观点,使学生更够更好的认识问题。
(三)以问题来促使学生探究
高校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其中的一些教学内容也具有思考性价值和探讨性意义。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可引导学生研究和探讨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这类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在师生共同研究讨论同时,学生一面深入的理解了书本内的知识内容,一面也积极的参与了思政课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探索、自主研究和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在问题教学模式的诱导下,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自身的主体性得以强调,一改以往被动性的课堂地位,为促进学生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进而有效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
三、结语
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近年来在国内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取得较大成效。问题教学模式的提出促使了教学理念的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的课堂教育更为重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细想创新能力。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问题教育模式更具有优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自主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利于课堂知识的传授和消化。
参考文献:
[1] 戴金祥,王金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构想[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5):127-129.
[2] 李光胜.关于增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4(10):49-51,77.
2014年度校社科基金立项项目:工科毕业生创办科技型企业的路径及模式研究 课题号:SK201418-3;
保定市社科规划课题:保定市机械产业低碳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课题号:201301068;
2014年度校社科基金立项项目:高校科技成果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总项目) 课题号:SK201418
关键字:高校 思想政治教学 问题教学模式 构建与应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其教学模式的构建和运用也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遵循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进行,充分肯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适当引导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是教学课堂的主体,教育工作者需充分尊重学生个性,重视学生的诉求和需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所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学生寻求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案。教育工作者可结合是案例,对学生予以引导和建议,使当代大学生能够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学问题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的基础和前提,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就必须更新校内教学理念,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更好的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教育工作者需以问题为教学核心,紧跟时代发展,将有价值的事物引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从以往的教师单向知识灌输转变为当代的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在课堂中不再处于被动地位,引导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对知识进行消化。以问题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摒弃了传统的理论说教,使课堂成为师生之间思想碰撞和心灵沟通的场所,实现了教学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教学理念的改善促使了教学模式的转变,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具有了自由学习的能力,教师的权威形象得以淡化,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于学生对各类问题的探索和思考。
(二)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应对能力
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是日常教学过程中的核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首要目标是育人,其次是育才,是一门兼顾育人和育才的综合性课程。在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出有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和有道德的综合性人才。在大学生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充分认识到育人的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内容,在此基础上兼顾学生的文化水平和能力水平。教育工作者可引导学生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以理性的思维去看待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运用知识理论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以中日之争的“钓鱼岛事件”为例,教师需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理论和资源的挖掘,了解该事件的历史渊源,呼吁学生理性爱国,避免因感情用事导致事件恶化或造成不良影响。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学问题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以问题来引导教学
通过问题来引导思想政治教学是指教育工作者结合教学目标,选择出学生感兴趣且具有一定难度的热点问题,同时围绕教学内容进行一种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可通过所选问题和所教内容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从而不断的深化思想政治教学的思想内涵。教育工作者可借助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关键性教学问题,并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切入点,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育工作者在问题的选择上也有一定的要求,需尽量选择与教学内容特近且符合社会发展的焦点问题,将社会中的典型案例运用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发生和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联系到自身,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
(二)以问题来释疑解惑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教学模式是指通过回应和解答的方式解决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实现教学内容的传授。问题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因此,教育工作者对问题的引导和解决是高校思政教学中的重点。一般而言,教师同三种形式来解决和回应学生提出的问题,具体如下:一是对问题进行正面回答,该方法适用于目前已经得出正确结论的问题;二是对问题性质进行解释,该方法适用于社会中有待进一步考察和探究的复杂性问题,可通过描述性解答和问题性质分析进行教学;三是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参考观点,该方法适用于现阶段尚未确定的论据,教育工作者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参考观点,使学生更够更好的认识问题。
(三)以问题来促使学生探究
高校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其中的一些教学内容也具有思考性价值和探讨性意义。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可引导学生研究和探讨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这类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在师生共同研究讨论同时,学生一面深入的理解了书本内的知识内容,一面也积极的参与了思政课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探索、自主研究和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在问题教学模式的诱导下,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自身的主体性得以强调,一改以往被动性的课堂地位,为促进学生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进而有效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
三、结语
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近年来在国内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取得较大成效。问题教学模式的提出促使了教学理念的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的课堂教育更为重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细想创新能力。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问题教育模式更具有优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自主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利于课堂知识的传授和消化。
参考文献:
[1] 戴金祥,王金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构想[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5):127-129.
[2] 李光胜.关于增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4(10):49-51,77.
2014年度校社科基金立项项目:工科毕业生创办科技型企业的路径及模式研究 课题号:SK201418-3;
保定市社科规划课题:保定市机械产业低碳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课题号:201301068;
2014年度校社科基金立项项目:高校科技成果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总项目) 课题号:SK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