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长跑是中学生体育课教学内容之一。中长跑项目对学生的身体锻炼和增强体质具有非常实用的功能,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身心健康。但许多中学生对中长跑却兴趣不高。我曾对我校高一学生做过这方面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校高一学生对中长跑运动的兴趣态度总体厌倦,甚至有一半以上的中学生选择了不喜欢或讨厌中长跑运动。其中,男生不喜欢和讨厌体育中长跑运动的人数占58%,女生占68%。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参加中长跑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难点。
一、培养中长跑的正确技术和呼吸方法
中长跑的合理技术是跑时做到“三轻松”:1. 用力轻松,后蹬不要过猛,顺着惯性自然协调地跑;2. 摆动轻松,即臂的摆动和后摆要轻松;3. 脚落地轻松,要求全脚掌缓冲落地。正确的呼吸及方法:用鼻和半张开嘴同时呼吸,呼吸的节奏和跑的节奏要协调,一般是跑2—4步一呼气,2—4步一吸气,这种方法可使肺充分的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有助于肺的通气量和呼吸肌交替休息。中长跑的正确呼吸与合理的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中长跑教学训练中应先在慢跑中练习,循序渐进过渡到中长跑当中去。“极点”在中长跑运动中是经常出现的,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运动能力,“极点”出现早晚存在个体差异,一般训练水平高、训练有序的运动员“极点”出现的比较晚,训练水平低的运动员“极点”出现的比较早。“极点”在中长跑的运动中是一种正常现象,当“极点”出现时,要适当的降低跑速,做深呼吸,特别要注意的是加深呼吸,用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渡过难关。坚持跑一段距离后,呼吸逐渐的均匀顺畅,难受的感觉逐渐减轻,身体症状逐渐恢复到跑的正常状态。通过科学合理、有计划、有目的安排运动负荷,可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抗氧债的能力,可延迟极点的出现。
二、教学之重点是对学生中长跑运动兴趣的培养
中长跑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长跑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识活动,是参加并喜欢中长跑的基本动力之一。它影响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和兴趣强度。中长跑是中学生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对陈旧的教学形式和锻炼方法反感,所以在培养中学生中长跑兴趣教学训练中,可尝试改变传统的运动场内单一的教学训练方法,把教学训练场扩展到校外,通过外界周围环境的刺激,使学生的心理发生变化,从而激发学生对中长跑的兴趣。通过此方法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训练成效。方法如下:
1.“法特莱克”跑。“法特莱克”,其含意是“速度游戏”,这种教学训练法是利用自然条件,在平原、森林、田野、沙地、雪地等进行中长跑的练习。通过自然环境的吸引和游戏的兴趣,能使疲劳感觉消除,心情更加愉悦,这对学生形成健康心理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消除枯燥、激发情绪,刺激起跑力量,提高中长跑的兴趣。
2. 越野跑。越野跑是通过外界景物和场地的变化产生动感,从而达到调整学生的心态和调动学生跑的积极主动性,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
3. 自行车跑。随自行车跑,主要是通过人的运动节奏的变化,从而刺激学生产生奔跑的心理,达到增长耐力的目的。
4. 接力跑。集体跑的争先恐后竞赛情绪使人产生动力,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迅速转移,很容易激起学生跑的高度兴奋和情趣,迅速地调动起跑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守纪律、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更能够提高中长跑的兴趣和成绩。
5. 模拟比赛和游戏法。采用模拟仿真比赛与游戏有机结合的方法,能让学生产生力求达到目的的竞争精神,使学生有热烈的参加比赛的高昂情绪,提高跑的积极主动性。模拟比赛和游戏主要是营造一种愉快的气氛。热烈而又轻松的竞争,可以使学生消除在正式比赛时那种紧张对抗的感觉,从容自在而又积极的去参加活动。这种方法能够引起深刻的心理、生理的变化,有助于发挥出身体机能的潜力。
责任编辑黄日暖
一、培养中长跑的正确技术和呼吸方法
中长跑的合理技术是跑时做到“三轻松”:1. 用力轻松,后蹬不要过猛,顺着惯性自然协调地跑;2. 摆动轻松,即臂的摆动和后摆要轻松;3. 脚落地轻松,要求全脚掌缓冲落地。正确的呼吸及方法:用鼻和半张开嘴同时呼吸,呼吸的节奏和跑的节奏要协调,一般是跑2—4步一呼气,2—4步一吸气,这种方法可使肺充分的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有助于肺的通气量和呼吸肌交替休息。中长跑的正确呼吸与合理的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中长跑教学训练中应先在慢跑中练习,循序渐进过渡到中长跑当中去。“极点”在中长跑运动中是经常出现的,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运动能力,“极点”出现早晚存在个体差异,一般训练水平高、训练有序的运动员“极点”出现的比较晚,训练水平低的运动员“极点”出现的比较早。“极点”在中长跑的运动中是一种正常现象,当“极点”出现时,要适当的降低跑速,做深呼吸,特别要注意的是加深呼吸,用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渡过难关。坚持跑一段距离后,呼吸逐渐的均匀顺畅,难受的感觉逐渐减轻,身体症状逐渐恢复到跑的正常状态。通过科学合理、有计划、有目的安排运动负荷,可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抗氧债的能力,可延迟极点的出现。
二、教学之重点是对学生中长跑运动兴趣的培养
中长跑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长跑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识活动,是参加并喜欢中长跑的基本动力之一。它影响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和兴趣强度。中长跑是中学生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对陈旧的教学形式和锻炼方法反感,所以在培养中学生中长跑兴趣教学训练中,可尝试改变传统的运动场内单一的教学训练方法,把教学训练场扩展到校外,通过外界周围环境的刺激,使学生的心理发生变化,从而激发学生对中长跑的兴趣。通过此方法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训练成效。方法如下:
1.“法特莱克”跑。“法特莱克”,其含意是“速度游戏”,这种教学训练法是利用自然条件,在平原、森林、田野、沙地、雪地等进行中长跑的练习。通过自然环境的吸引和游戏的兴趣,能使疲劳感觉消除,心情更加愉悦,这对学生形成健康心理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消除枯燥、激发情绪,刺激起跑力量,提高中长跑的兴趣。
2. 越野跑。越野跑是通过外界景物和场地的变化产生动感,从而达到调整学生的心态和调动学生跑的积极主动性,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
3. 自行车跑。随自行车跑,主要是通过人的运动节奏的变化,从而刺激学生产生奔跑的心理,达到增长耐力的目的。
4. 接力跑。集体跑的争先恐后竞赛情绪使人产生动力,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迅速转移,很容易激起学生跑的高度兴奋和情趣,迅速地调动起跑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守纪律、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更能够提高中长跑的兴趣和成绩。
5. 模拟比赛和游戏法。采用模拟仿真比赛与游戏有机结合的方法,能让学生产生力求达到目的的竞争精神,使学生有热烈的参加比赛的高昂情绪,提高跑的积极主动性。模拟比赛和游戏主要是营造一种愉快的气氛。热烈而又轻松的竞争,可以使学生消除在正式比赛时那种紧张对抗的感觉,从容自在而又积极的去参加活动。这种方法能够引起深刻的心理、生理的变化,有助于发挥出身体机能的潜力。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