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这次地理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我们培养的学生每时每刻处在一个社会生活的环境之中,他们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不可避免地会面对现实生活,都要增强生存与生活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包括认识生活、适应生活、欣赏生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等方面的能力。高一学生刚刚接触地理,发现与初中地理有很大的差异,学生普遍感到地理“挺难”,过去只要“背多分”,但现在不灵了,学生会焦躁甚至可能放弃学习地理。如何突破这一难题,成为高一地理教学的重中之重。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让地理课程从纯粹的“科学世界”重新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会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定能扭转地理学习的不利局面。做题是学生接触最多的学习形式之一,在试题中渗透有用的地理,应该也能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目的。
一、试题命制中渗透有用的地理
这次高一期中考试试卷命制中,我有意地渗透有用的地理这一想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渗透。
(一)、乡土:学生认为地理知识离自己很远,突然在考试中遇到自己的家乡这么一个小地方,应该会有惊喜的感觉。例如《仙桃市实验高中2015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第1-2题。
下图为仙桃的连续两日天气信息,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示日期期间,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移动方向和地球公转速度描述正确的是(B)
A、北半球、北移、变快 B、南半球、南移、变快
C、北半球、南移、变慢 D、南半球、北移、变慢
2、图中1日比31日白天气温高,原因可能是(B)
A、31日风大、1日风小 B、31日多云、1日晴朗
C、31日日出早、1日日出迟 D、31日白天长、1日白天短
在考试中突然见到仙桃,应该会让学生惊讶。爱家乡是爱祖国的源头,家乡的一草一木,始终是人一生梦里萦绕的牵挂。乡土内容引入试题,其效果不言而喻。我在监考的时候,曾经听到学生尖叫“仙桃哦”。
(二)、学生的身边发生的事。学生生活在多彩的社会中,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新闻事件,从中精选一些能代表正能量的事例,让它出现在试题中,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读到真实而熟悉的素材,既能体会到科学知识的鲜活性,也是一种道德素养的潜移默化的滋润。
二、学生答题中领悟到有用的地理
期中考试后,学校一般都会调整作息时间。这是一个不新鲜的事,但在题目中出现,并在地理题目中出现,应该会引起学生兴趣。例如《仙桃市实验高中2015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第4题
4、下表为我国某市第一中学冬季作息时间表(部分),该学校可能位于(A)
早 读 9:30——9:50
第一节 9:50——10:35
第二节 10:45——11:30
A、乌鲁木齐 B、上海 C、北京 D、广州
再看下面一题,《仙桃市实验高中2015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第14-15题
城市路灯的照明时间受自然条件影响。下图示意某年我国某城市二分二至日路灯照明时间(图中时间为北京时间)。读图,回答第14-15题。
14.若a日早于b日,下列a、b、c、d日期对应正确的是(A )
A.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B.秋分、夏至、春分、冬至
C.冬至、夏至、秋分、春分 D.夏至、春分、秋分、冬至
15.该城市路灯照明时间在“两分两至日”不同,是因为“两分两至日”(A)
A.昼长的变化 B.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C.地方时的差异 D.自转线速度的差异
城市夜晚的路灯的照明时间。其实,学生是有亲身经历的。冬季,学生早晨到学校时,天还没亮,没有路灯,是要摸黑的,不安全的。不过这几天问学生,大家反映早晨到校时,路灯根本没亮。这说明我们电力工作者还是要学好地理知识,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三、试题评讲中引申到有用的地理
由于学生生活经历有限,他们有时难以悟出地理的有用。这就需要老师在评讲的时候加以引申。特别是高考题的讲解,还能让高一的学生建立一个印象,原来高考题是这样的,素材就在生活中。例如2009年高考地理海南卷第5题
5、某国际机构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西五区)主持视频会议,请中国的王教授在北京给远在非洲(西一区至东三区)的同行介绍经验。下列时段中,对三方最合适的是(D)
A.华盛顿时间14:00~16:00 B.北京时间14:00~16:00
C.华盛顿时间2l:00~23:00 D.北京时间21:00~23:00
“三方最合适”透过表象分析本质,即会议时间要符合三方各自地区的作息规律(各自处于上午或下午尽量避开晚上或凌晨)。但是他们不在一起呀,有时差呀,如果你将来有幸在这一机构工作,要你安排会议时间,你应该怎么安排?
这次期中考试中,这几道试题的得分率都比较高,这也反映加强教学中试题中渗透有用地理的思路应该没有错,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现在有用,考试有用,特别是三年后高考有用,将来工作中有用。这不学好怎么办?必将增进学生学习地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今后教学中还要加大力度进行探索,尽快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成绩!
一、试题命制中渗透有用的地理
这次高一期中考试试卷命制中,我有意地渗透有用的地理这一想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渗透。
(一)、乡土:学生认为地理知识离自己很远,突然在考试中遇到自己的家乡这么一个小地方,应该会有惊喜的感觉。例如《仙桃市实验高中2015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第1-2题。
下图为仙桃的连续两日天气信息,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示日期期间,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移动方向和地球公转速度描述正确的是(B)
A、北半球、北移、变快 B、南半球、南移、变快
C、北半球、南移、变慢 D、南半球、北移、变慢
2、图中1日比31日白天气温高,原因可能是(B)
A、31日风大、1日风小 B、31日多云、1日晴朗
C、31日日出早、1日日出迟 D、31日白天长、1日白天短
在考试中突然见到仙桃,应该会让学生惊讶。爱家乡是爱祖国的源头,家乡的一草一木,始终是人一生梦里萦绕的牵挂。乡土内容引入试题,其效果不言而喻。我在监考的时候,曾经听到学生尖叫“仙桃哦”。
(二)、学生的身边发生的事。学生生活在多彩的社会中,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新闻事件,从中精选一些能代表正能量的事例,让它出现在试题中,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读到真实而熟悉的素材,既能体会到科学知识的鲜活性,也是一种道德素养的潜移默化的滋润。
二、学生答题中领悟到有用的地理
期中考试后,学校一般都会调整作息时间。这是一个不新鲜的事,但在题目中出现,并在地理题目中出现,应该会引起学生兴趣。例如《仙桃市实验高中2015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第4题
4、下表为我国某市第一中学冬季作息时间表(部分),该学校可能位于(A)
早 读 9:30——9:50
第一节 9:50——10:35
第二节 10:45——11:30
A、乌鲁木齐 B、上海 C、北京 D、广州
再看下面一题,《仙桃市实验高中2015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第14-15题
城市路灯的照明时间受自然条件影响。下图示意某年我国某城市二分二至日路灯照明时间(图中时间为北京时间)。读图,回答第14-15题。
14.若a日早于b日,下列a、b、c、d日期对应正确的是(A )
A.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B.秋分、夏至、春分、冬至
C.冬至、夏至、秋分、春分 D.夏至、春分、秋分、冬至
15.该城市路灯照明时间在“两分两至日”不同,是因为“两分两至日”(A)
A.昼长的变化 B.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C.地方时的差异 D.自转线速度的差异
城市夜晚的路灯的照明时间。其实,学生是有亲身经历的。冬季,学生早晨到学校时,天还没亮,没有路灯,是要摸黑的,不安全的。不过这几天问学生,大家反映早晨到校时,路灯根本没亮。这说明我们电力工作者还是要学好地理知识,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三、试题评讲中引申到有用的地理
由于学生生活经历有限,他们有时难以悟出地理的有用。这就需要老师在评讲的时候加以引申。特别是高考题的讲解,还能让高一的学生建立一个印象,原来高考题是这样的,素材就在生活中。例如2009年高考地理海南卷第5题
5、某国际机构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西五区)主持视频会议,请中国的王教授在北京给远在非洲(西一区至东三区)的同行介绍经验。下列时段中,对三方最合适的是(D)
A.华盛顿时间14:00~16:00 B.北京时间14:00~16:00
C.华盛顿时间2l:00~23:00 D.北京时间21:00~23:00
“三方最合适”透过表象分析本质,即会议时间要符合三方各自地区的作息规律(各自处于上午或下午尽量避开晚上或凌晨)。但是他们不在一起呀,有时差呀,如果你将来有幸在这一机构工作,要你安排会议时间,你应该怎么安排?
这次期中考试中,这几道试题的得分率都比较高,这也反映加强教学中试题中渗透有用地理的思路应该没有错,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现在有用,考试有用,特别是三年后高考有用,将来工作中有用。这不学好怎么办?必将增进学生学习地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今后教学中还要加大力度进行探索,尽快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