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绘画的诱惑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p2007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艺术,可以通俗理解为电脑绘画艺术——与传统艺术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形式的多元化,而这种不确定性正是其魅力所在。10年前如果你看了一些数字艺术作品,会觉得那些表现手法非常震撼。但过了三五年你就会觉得那些非常容易实现。
  
  除了用笔和纸,除了用颜料和画布,还有什么方式能创作书画艺术?答案是电脑绘画。
  国际数字艺术是国外比较成熟的介质之一,在国内还处在新鲜期。数字艺术被主流艺术评论界关注,还是近两年的事。
  曾经有某些艺术评论家排斥数字艺术的创作手段,认为过于技术化的东西不应是艺术的创作工具。但其实,如果能用更高、更好的技术为艺术服务创造出更好的艺术品,为什么不呢?数字艺术家们一直觉得,画面的视觉效果很重要,利用数字工具,能营造出更好的视觉效果,这也是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什么要搞数字绘画?应该从两个层面解释:第一个层面,你想要表达什么内容;第二个层面是你使用什么工具,什么手段。
  从第一个层面来说,艺术家在创作时没有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艺术家,而是首先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人,一个普通人。作为一个人来说,首先要弄明白自己的人生方向。然后,进入第二个层面,要根据自身条件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段,实现艺术家自己的目的——最终选择的手段往往就是动画和数字绘画创作。
  和油画或任何手绘的东西相比,数字艺术没有那么直接的现场感。它对于纸张的质感和微喷介质产生的色彩还原效果要求非常严格,如果都能达到最高级别水准的话,它同样能产生惊人的质感,而且可以任意放大或缩小。要知道,尺寸的诱惑对一个作品的视觉效果而言经常是致命的。
  数字艺术家们比较追求完美,追求超现实性,电脑绘画可以让创作者肆无忌惮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很多数字艺术家对纯纪实的东西往往不是很感兴趣,尤其在创作中喜欢“胡来”,而纯纪实的作品,有时会与“胡来”不搭界。这种创作的“胡来”,经常让艺术家们感受到生命的本源和自由。而且,电脑绘画可以做得短小而精炼,适于观赏,技术实现上也不困难。
  
  值得关注的数字艺术家
  
  在5月上海2010年世博会召开期间,一场名为“未来链接”的数字艺术中国展览开幕,来自国内外的12位著名艺术家带来超过20件动态和静态数字艺术作品——如果你有致于数字艺术方面的收藏或投资的话,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将是你首先应该关注的。
  
  卜桦
  拥有不可思议的想象力
  画面中经常出现的红领巾小女孩、怪龙等形象,与中式传统建筑背景叠加在一起,体现了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织和观念碰撞。
  
  缪晓春
  3D数码艺术颠覆美术史
  他的创作团队规模和技术实力在国际上也是较为少见的,加上艺术家自身的观念的深度,总能给人以一种宏大的史诗画面的感觉。
  
  林欣杰
  探索新媒体艺术一切可能性
  香港较为杰出的数字艺术家之一,善于运用声音、影像、互动装置结合的特点创作做作品。其代表作是互动艺术《MOVING MARIO》。
  
  张小涛
  挑战你的视听经验
  在丰富的观念背景下透着大制作的手笔,似乎看到了艺术家对于社会和历史的另一种倾诉和阐释,从微观到宏观再到微观的叙事手法。
  
  皮三
  携手左小祖咒《咖啡时光》
  作品的最大亮点是采用了平面镜头移动,以及新闻事件的最简单元素化进行了“关联描述”和动画表达。
  
  蒋非默
  设计师?策展人?艺术家?
  蒋非墨不仅是艺术家,同时也是年轻的策展人、设计师。善于运用独特的视角和创造方式去表达艺术家内心的感受。
  
  林哲乐
  入选戛纳影展的80后
  他的作品从“重复”和“规律”,再到“中断”和“不规律”的方式似乎在表达着这个数字时代和快速消费品时代利与弊。
  
  吴俊勇
  行走在绘画与动画的边界
  作品《乱花》中,戴着红色高帽的一群裸体小人,用各种奇怪动作在单调的音效和片段式场景中表现社会政治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
  
  黑峰
  美籍华裔艺术家玩转乱码时代
  《乱码时代》系列其实是在于透过限制的穿孔,呈现出无穷的创造力。其意义存在于事件的脉络还有与观赏者的互动中。
  
  丰江舟
  多媒体舞台剧惊动杭州
  利用先进数字技术,结合多媒体道具、声音及身体语言的表演形式,让演员在电、光、声营造的奇特舞台中进行现代舞蹈式的表演。
  
  代化
  人人都是艺术家
  曾经是知名网站新闻编辑的代化擅长运用数码软件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巨型像素画,向我们昭示数字化时代“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趋势。
  
  唐茂宏
  让你无所适从的实验动画
  更多的时候影片是以装置的形式在展览中与观众见面。这也是他一次用动态的影像来表达他的“胡思乱想”。
其他文献
我们无法知道,  现在是震荡市还是熊市。  通胀和低利率,  让人愈发渴求用投资来守护财富。  好私募,  才能达成我们追求绝对收益的梦想。    古语中说,世间万物皆有定时,花开有时,凋零有时。经历了2009年的牛市,股市也来到了调整的时候,从年初到5月7日,沪深300指数足足跌了20.66%。  这样的市场下,还是有人能赚钱。李泽刚掌管的和聚1期,在上述时段里上涨23.37%,大幅跑赢指数。 
期刊
地震、干旱、洪涝、火山爆发、地表坍塌,在这样一个自然灾难频发的年头,不由得让人对自己的家庭财产安全有了几分忧患意识,谋划着“未雨绸缪”。    一直以来,人们比较重视人身保险,对财产投保的意识还比较淡薄,而对家财险的重视程度更低。央视大楼发生火灾后,北京媒体曾对北京家财险的销售做了一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北京投保家财险的家庭只占总数的1%左右,即99%的北京家庭财产没有任何保障。  在房产价格日益攀
期刊
我是一位妈妈,小孩3岁多,正在上幼儿园,目前和公婆住一起,公婆现在对小孩宠溺得不行,现在小孩在家都不听我们父母的话了,有事直接找公婆,但公婆一些有关健康方面的做法不科学,比如孩子感冒,虽然传统认为捂出汗就好了,但医学上已证实了不对,当时我说什么也不管用。由于不想引起家庭矛盾,也不愿意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曾经想过搬出去住,但总是心软,公婆年纪也大了,又特别喜欢孙子,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张太 
期刊
证券交易或许是世界上最棘手的游戏——这是一场心理竞争。投资者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对投资活动及结果具有直接且重要的影响。市场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心理角逐的战场。    谁在主宰你的投资?  市场为王,散户随风倒。  无耻庄家做局,自己是阶段性牺牲品。  我有消息,收益从来没问题。  市场会涨的,收益会有的。    隐藏在市场、庄家和小道消息背后是人们最基本的情绪。价值投资、技术分析都是人们使用的投资方法
期刊
房产新政接连出台后,竟然是A股连续暴跌。是房地产泡沫捆绑了平均股价?还是A股将继续延续2008年的暴跌?    谁在调控大盘指数?  不是技术,不是市场,是宏观经济政策!  截至5月14日,股指从3181点持续下跌已有一月。大盘跌破了年线也跌破了3478点至1664点的半分线,上证指数连续跌幅超过20%。5月18日, 2604点为波段性底部的希望也破灭。现在的A股市场让多头找不到底部预期。  当前
期刊
READER'SLETTER  江老师:您好!  这一个月股市跌得太狠了,本来基金就没赚什么钱,又赔了不少。我的很多朋友都把股票割肉了,基金应该怎么办呢?是不是会像2008年一样?去年根据您的建议买入了华商盛世和大摩领先,您一直说基金组合要主动调整,那现在我该怎么调整呢?恳请您支招。我的基金组合是:华商盛世5万,大摩领先2万,易方达价值成长11万,银华保本5万。   基民:跌跌不休    [专家点
期刊
创业板“一年级”年报面世。依赖着少数几家大客户几乎是创业板上市公司通病,外界为何偏偏质疑第一高价股神州泰岳?    去年10月30日第一批上市公司挂牌交易以来,围绕着内地创业板的推出始终争议不断,比如成长性、涉嫌欺诈上市等。创业板第一高价股神州泰岳(SZ 300002)同样未能逃过质疑,其业绩过分依赖中国移动的问题始终是市场关注的焦点,2009年年末随着中国移动原党委书记张春江被调查的消息传出,神
期刊
尽管房价依然有可能在调控过后重拾升势。  然而,今天在主要城市买房投资,租金回报率均低于2%,  也就是说市盈率在50倍以上,是2007年股市的水平。  如泡沫继续膨胀,那就离破灭不远了。  显然,继续把投资房地产作为财富管理的主要手段可能要面临很大的中长期风险。    表面上看,近期出台及可能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对市场的影响显示了“中国特色”背景下调控的威力强大,“稻草”似乎一根根正在落下。然而,投
期刊
如果说资产“亏损”的压力无时不在,那么组合配置就是缓解压力的最好选择。    高中二年级的哲学课本上讲过: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依据这种说法,存在这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换句话说,只要是个活人,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有压力。  小时候,有“长个”和“学习”的压力;年轻的时候,有“找工作”和“找媳妇”的压力;中年的时候,“养家庭”和“教育孩子”的压力;到老了,还有“
期刊
五月的天气着实有些诡异,年初以来的西南干旱已经够让人们牵肠挂肚了,东南沿海又迎来了暴雨天气。伴随着恶劣的气候,股市今年也已连跌了5个月,相信大多数投资者的心情亦会受到影响。旱涝这样的小概率事件固然难以预测,还有一些事情是明显可见的,例如6月必然会到来的夏至,例如全球经济复苏趋势未改,A股总有一天会再次看到6000点。  宏观面上。发改委5月18日更新数据显示,4月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升0.2%,同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