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产新政接连出台后,竟然是A股连续暴跌。是房地产泡沫捆绑了平均股价?还是A股将继续延续2008年的暴跌?
谁在调控大盘指数?
不是技术,不是市场,是宏观经济政策!
截至5月14日,股指从3181点持续下跌已有一月。大盘跌破了年线也跌破了3478点至1664点的半分线,上证指数连续跌幅超过20%。5月18日, 2604点为波段性底部的希望也破灭。现在的A股市场让多头找不到底部预期。
当前的中国股市并不能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还在稳步上升,而股市却背道而驰——这表明宏观调控手段比市场经济实际的反应要强烈得多。
多重数据表明,二季度CPI反弹幅度可能超过4%。我们已经不能忽视国际社会唱空中国经济的理由。接下来的宏观调控政策会继续采取如加大收紧信贷、加息、提高银行准备率金等“急刹车”么?在此时,投资者更需关注新政奏效后对谁的冲击力更大。楼市新政接踵而来,房价却未向下松动多少,反倒是股价连续暴跌。现实告诫股民:房价虽然未下跌20%,但股价跌幅已经超预期。
是房地产泡沫捆绑了股价?还是A股将继续延续2008年的暴跌?不妨做一下对比:2007年10月,6100点跌到1600点的主因是国有股减持和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而2009年8月后的下跌是热钱炒房引发的通胀和国际喊空中国经济。如果2010年的宏观调控政策能让大盘下跌70%,那上证指数应回到1000点附近。那时套牢的还有2008年为捍卫中国金融主权而投放的8万亿元信贷资金。但有一点不变——产业资本价格更加接近替代金融资本的标准了。
若通胀能够促进产业资本代替金融资本,其代价还将有国有银行2009年投放信贷的全部利益。调控和利益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释放政策性利空,让市场预期逐步升温,寻求合理价值洼地。宏观调控还未结束,市场中的动态指标仍显示阶段性筹码处于派发趋势。
借用某财政部官员的话:把刺激政策比作上山,退出政策为下山,退出比刺激还要难一些,恢复要比失去更难。正因相信调控力度和节奏不可能出现顾此失彼,笔者才认为今年的A股不会完全拷贝2008年,全球经济也不会出现崩溃式二次探底。当前只是小熊市,个股及板块见顶时间不同,且估值差异大。目前,沪深300和中小板块的PE和PB分别为16.35/28.35和28.25/4.66,虽暴跌但市场向下突破的力度都要弱于2008年。
在权重股的阶段性跌幅弱于小盘股时,场内出现了公司高管增持。笔者在2008年《钱经》第5期中做过提示:投资者要学会从上市公司大股东角度,重新认识市场结构性变化。当悲观气氛充斥市场,产业资本已成为多头主力。价格裂变让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现期的对话基础发生了变化。大股东增持,似乎也在价值回归的情理之中。
短线方面,大盘已逐步进入中期获利的初级阶段,但底部形态还难以描述,区域在2600点上下200点间。虽然大盘可能在2600点展开确立行情,但切勿认为无量反弹后的股指就应出现阶段性底部形态。底部确认过程中,市场可能会出现震荡行情。此时,投资者切勿在关键的阻力点位附近,如20日线,追涨或满仓操作。
投资者可借助股东增持思路,选择有业绩增长、资产注入预期或超跌的“白马股”进行中线分仓布局。投资者应小心房地产板块和金融类板块。即使大盘进入中期底部震荡,也只是超跌反弹,不代表承认房价进入合理区域。通胀在,反弹中的地产仍会被看作逢高了结的对象。
从上证看,3481点、3361点、3306点,直至3181点,8个月内市场曾留下的相对高点以及底部对应堆积的成交量至少说明中线看好,甚至投机行为下的买盘在递减。中期上,市场已跌破3478点至1664点的强势整理区,试图等待触底也很难期望无量反弹的力度。除非抄底资金在盘面上出现放量,否则2010年横盘整理的箱体高点与低点将被撑大。投资者判断市场走势的关键有时不在于外界影响,而需要更关注资金流入的趋势是否持续放大。
山庄
职业投资者,独立证券撰稿人,专栏作家。1997年入市,证券市场技术分析倡导者
2004年“中国最具声望的100位证券分析师”之一
谁在调控大盘指数?
不是技术,不是市场,是宏观经济政策!
截至5月14日,股指从3181点持续下跌已有一月。大盘跌破了年线也跌破了3478点至1664点的半分线,上证指数连续跌幅超过20%。5月18日, 2604点为波段性底部的希望也破灭。现在的A股市场让多头找不到底部预期。
当前的中国股市并不能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还在稳步上升,而股市却背道而驰——这表明宏观调控手段比市场经济实际的反应要强烈得多。
多重数据表明,二季度CPI反弹幅度可能超过4%。我们已经不能忽视国际社会唱空中国经济的理由。接下来的宏观调控政策会继续采取如加大收紧信贷、加息、提高银行准备率金等“急刹车”么?在此时,投资者更需关注新政奏效后对谁的冲击力更大。楼市新政接踵而来,房价却未向下松动多少,反倒是股价连续暴跌。现实告诫股民:房价虽然未下跌20%,但股价跌幅已经超预期。
是房地产泡沫捆绑了股价?还是A股将继续延续2008年的暴跌?不妨做一下对比:2007年10月,6100点跌到1600点的主因是国有股减持和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而2009年8月后的下跌是热钱炒房引发的通胀和国际喊空中国经济。如果2010年的宏观调控政策能让大盘下跌70%,那上证指数应回到1000点附近。那时套牢的还有2008年为捍卫中国金融主权而投放的8万亿元信贷资金。但有一点不变——产业资本价格更加接近替代金融资本的标准了。
若通胀能够促进产业资本代替金融资本,其代价还将有国有银行2009年投放信贷的全部利益。调控和利益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释放政策性利空,让市场预期逐步升温,寻求合理价值洼地。宏观调控还未结束,市场中的动态指标仍显示阶段性筹码处于派发趋势。
借用某财政部官员的话:把刺激政策比作上山,退出政策为下山,退出比刺激还要难一些,恢复要比失去更难。正因相信调控力度和节奏不可能出现顾此失彼,笔者才认为今年的A股不会完全拷贝2008年,全球经济也不会出现崩溃式二次探底。当前只是小熊市,个股及板块见顶时间不同,且估值差异大。目前,沪深300和中小板块的PE和PB分别为16.35/28.35和28.25/4.66,虽暴跌但市场向下突破的力度都要弱于2008年。
在权重股的阶段性跌幅弱于小盘股时,场内出现了公司高管增持。笔者在2008年《钱经》第5期中做过提示:投资者要学会从上市公司大股东角度,重新认识市场结构性变化。当悲观气氛充斥市场,产业资本已成为多头主力。价格裂变让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现期的对话基础发生了变化。大股东增持,似乎也在价值回归的情理之中。
短线方面,大盘已逐步进入中期获利的初级阶段,但底部形态还难以描述,区域在2600点上下200点间。虽然大盘可能在2600点展开确立行情,但切勿认为无量反弹后的股指就应出现阶段性底部形态。底部确认过程中,市场可能会出现震荡行情。此时,投资者切勿在关键的阻力点位附近,如20日线,追涨或满仓操作。
投资者可借助股东增持思路,选择有业绩增长、资产注入预期或超跌的“白马股”进行中线分仓布局。投资者应小心房地产板块和金融类板块。即使大盘进入中期底部震荡,也只是超跌反弹,不代表承认房价进入合理区域。通胀在,反弹中的地产仍会被看作逢高了结的对象。
从上证看,3481点、3361点、3306点,直至3181点,8个月内市场曾留下的相对高点以及底部对应堆积的成交量至少说明中线看好,甚至投机行为下的买盘在递减。中期上,市场已跌破3478点至1664点的强势整理区,试图等待触底也很难期望无量反弹的力度。除非抄底资金在盘面上出现放量,否则2010年横盘整理的箱体高点与低点将被撑大。投资者判断市场走势的关键有时不在于外界影响,而需要更关注资金流入的趋势是否持续放大。
山庄
职业投资者,独立证券撰稿人,专栏作家。1997年入市,证券市场技术分析倡导者
2004年“中国最具声望的100位证券分析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