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区域差异研究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通过构建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的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估发现,我国区域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出发达集团、跟进集团、发展集团、追赶集团的非均衡区域差异分布。据此,提出了各区域应立足本地区实际,采取不同战略措施,提升其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关键词:竞技体育  核心竞争力  省际区域  差异  综合评估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2(b)-0246-03
  Research on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Competitive Sports Core Competitiveness in China
  LI Bin
  (Xiangnan University, Chenzhou, Hunan Province, 423000  China)
  Abstract: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competitive sports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31 provincial regions in mainland China shows that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 of regional competitive sports core competitiveness in China presents unbalanced regional difference distribution, such as developed groups, follow-up groups, developing groups and catch-up groups. According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each region should base itself on its actual situation and adopt different strategic measures to enhance its competitive sports core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 Competitive sports; Core competitiveness; Inter provincial region; Difference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在竞技体育中竞争就是比赛,竞技体育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具备核心競争力就拥有持续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动力[1]。作为竞技体育战略理论的最新发展,以资源和知识为基础的核心战略理论对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非均衡发展的观点来看,我国各区域间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各区域之间核心竞争力的差异有多大?各区域之间核心竞争力发展有何空间特征?这是值得认真讨论的重大现实问题,它关系到我国不同区域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的制定,也是竞技体育发展政策制定者急需解决的难题。该文借鉴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估法对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级区域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因素分析和综合集成评估与比较,从区域对比中反映各省级区域在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所包含各要素的进步和差异。
  1  我国区域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评估指体系和定量评估方法
  1.1 评估指体系的构建
  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由主体层和支撑层构建而成,而主体层是实现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支撑层是实现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不可缺少的部分[2]。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根植于社会,受到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因素的影响。区域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由多要素、多层次构成的复杂系统[3]。因此评估指标体系也应该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系统。根据上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4-6],再结合我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竞技体育发展的具体情况,该文建立了由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社会体育发展、训练竞赛支持、体育科技创新、社会综合发展5个方面共20项相关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其中专职教练人数、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数、技术等级运动员发展人数、现役优秀运动员人数、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奖牌数、国家教育投入经费、政府体育事业财政拨款7个指标主要反映一个区域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社会体育指导员累计发展人数、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数、体育场馆机构数量、体育彩票发行数量等四个指标主要反映区域社会体育发展;专职裁判员人数量、训练基地机构数等两个指标反映区域竞赛支持;科研课题数量、科技论文数量、科技成果数量、体育科研经费4个指标反映区域体育科技创新;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每10万人本科生在校人数等这3个指标反映区域社会综合发展。
  1.2 定量评估方法的选择
  由于指标体系中指标项目多,数据量大,并且变量彼此间相互影响,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信息有一定重叠,很难采用主观赋权法直接进行综合评定,因此,该文选用SPSS for WINDOWS 11的因子分析法,将20项指标转化为可以评估我国内地31个省级区域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发展水平的综合变量,并对我国内地31个省级区域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发展水平的20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估与集团划分研究。
  2  区域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发展水平评估结果   2.1 数据预处理
  收集到我国内地31个省级区域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评估体系数据后,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检查。如果指标体系中都是正向指标,则可以直接进行评估,假如有逆向指标则需要将逆向指标转化为正向指标。计量单位不一样,则需要将数据标准化。
   (Xti为正指标)               (Xti为负指标)
  式中,Ati为省级区域t指标j转换后的无量纲化指标值,Xti为省级区域t指标j标准化的原值。min(xij)为各省级区域中指标j中的最小值,max(xij)为各省级区域中指标j的最大原值。
  2.2 我国区域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因子分析
  无量纲化处理数据后,就可以计算相关系数矩阵、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方差共同度(Communalities)在0.7以上,说明用于分析的所有變量的方差共同度很高,各个变量信息丢失得较少,表明指标体系适用于进行因子分析。用主成分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s)析取主因子,进行方差极大斜交旋转(Promax with Kaiser Normalization),从而使其结构简单化,最后得到斜交因子装载矩阵(见表1)。
  从表1斜交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第一主因子主要由专职教练员人数、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技术等级运动员发展人数、现役优秀运动员人数、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健牌数、国家教育投入、政府体育事业财政拨款、社会体育指导员累计发展人数、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总数、体育场馆机构数、体育彩票发行数等指标高载荷和高度正相关,涵盖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与社会体育发展水平两方面的因素,可以看作是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发展水平的概括,定义第一主因子为核心资源因素。
  第二主因子主要由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每10万人本科生在校人数;这些指标反映了社会发展水平,将第二主因子定义为社会综合发展。第三主因子由专职裁判员人数、训练基地机构数两项指标具有高载荷和高相关,可以认为第三主因子是训练比赛支持系统。第四主因子由科研课题数、科技论文数、科技成果数、体育科研经费数这几个指标有高载荷和高相关,可以认为第四主因子是体育科技发展水平。
  2.3 我国区域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综合发展水平得分及分类
  在上述基础上该文以4大主因子的贡献率为权数,计算我国各省级区域分别在4个主因子上单项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
  ∑F=0.34375F1+0.18371F2+0.16330F3+0.13585F4
  通过计算获得了我国内地31个省级区域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综合发展水平的得分计算结果及排序。根据综合得分及排序,该文将我国内地3 1个省级区域分为4个等级,第一等级综合得分高于0.5,称为发达集团;第二等级综合得分0.5~0之间,称为跟进集团;第三等级综合得分在0~-0.5之间,称为为发展集团;第四等级综合得分小于-0.5,称为追赶集团。我们将31个省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可以分为4个等次集团,第一等次为发达集团,即全面建立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区域,主因子综合得分大大高于全国平均分,得分依次是山东、广东、江苏、浙江、四川;第二等次是跟进集团,即基本建立核心竞争力,主因子综合得分依次为辽宁、河南、福建、河北、湖北、上海、北京;综合因子得分在0~-0.5之间的有黑龙江、安徽、湖南、陕西、内蒙古、天津、重庆、山西、江西、广西、吉林、云南、新疆、甘肃,属于发展集团;综合因子得分最低,在-0.5~-0.85之间的区域有贵州、海南、宁夏、青海、西藏,属于初级水平,即追赶集团。
  3  提升我国各区域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我国内地31个省级区域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发展水平的评估,可以看出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发展水平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均衡,总体呈现出东南沿海地区实力强,中西部相对落后的格局,并且领先集团与后进集团之间的综合发展水平差距非常明显。就发达集团而言,当务之急是充分发挥核心资源要素优势大,且其他各要素均衡发展的优势,依托快速发展的社会综合水平,挖掘竞技体育商业化发展潜力,做大做强竞技体育产业,使体育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跟进集团各省市紧邻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其中还包括北京、上海两个国际大都市,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作为跟进集团的各省、直辖市必须依托区位优势,特别是北京和上海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应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着重提高核心资源要素,开展体制与机制创新,持续推进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加快篮球、排球、足球这些群众基础好、市场发展潜力的项目。发展集团各区域主要集中于我国中部地区,立足该地区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竞技体育市场化模式,推进竞技体育市场化建设,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竞技体育领域,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西部追赶集团核心竞争力弱的省级区域,应根据我国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生活习俗、传统体育文化特点,依托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将竞技体育与旅游业、休闲产业相融合发展,实现竞技体育产业化发展,打造具有中国西部特色的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高升,陈康成.安徽省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8(2):200-204.
  [2] 杨利勇.道德实力:竞技体育真正的竞争力[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5(4):69-74.
  [3] 彭国强.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研究热点分布与趋势展望—— 2019年全国青年体育理论研讨会竞技体育专题述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9,2(10):49-55.
  [4] 刘子成.公平竞技与实力均衡对运动愉悦感影响的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20.
  [5] 吕和武,吴贻刚,辜德宏.国际竞技体育政策分析及中国发展路径研究[J].体育科学,2019,39(8):12-21.
  [6] 徐斌.提升上海市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策略[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21):117-119.
其他文献
【摘 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展学科德育已经成为初中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这几年,“立德树人”的口号也越来越响亮,这对教育者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德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三观,帮助他们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目标。本文浅要探讨了在初中理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
摘 要:基于Banach不动点定理,通过构造积分算子和GREEN函数,研究了如下两点分数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  解的存在性。当函数满足不同的条件时,通过证明积分算子的有关性质,结合Banach不动点定理,能够证明出该分数阶微分方程至少存在一个解的充分条件。在这里f是一个连续的函数,λ是实数。  关键词:分数阶微分方程 分数阶导数 解的存在性 不动点定理  中图分类号:O177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全面深化改革,我国将经济体制改革作为改革建设的重点.在新形势下,我
【摘 要】为了积极践行新课标改革的要求,教师在不断探究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其中“学友共生”课堂概念的提出,明确了小学数学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本”。以“学友共生”为原则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互为学习伙伴,共同学习成长,本文结合“学友共生”课堂的内涵,探究“学友共生”课堂的意义,助力高效课堂的实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共生课堂;学生互助  中图分类号:G623.5
【摘 要】在生活化的化学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学生认清楚化学对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鼓励学生用化学解决实际问题,满足生活需要。同时也要注意做好化学的生活化教学中的安全管理,避免因为操作不当等情况而对学生的安全造成危害。教师应积极探索生活化教学的可行策略,相信这将为高中化学学科的发展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更能为培养优秀的化学人才,提高民众的化学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策略  
摘 要:在进行高尔夫球运动时,需要通过无氧供能的方式才能确保运动活动顺利进行。运动结束后,人的体力会大幅度消耗,因此,要采取合理的体适能训练方式。在高尔夫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体适能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该文中,笔者主要对高尔夫运动体适能的概念、分类进行分析,然后探讨具体的训练方式。  关键词:高尔夫 运动 体适能训练 肌肉  中图分类号:G849.3 文献
没有软件系统的支持,没有软件开发人员的开发、运营和维护,软件系统就无法持续稳定地运行,那么现代企业就无法依靠软件系统进行飞速发展.如今,大多数企业都拥有软件开发人员.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主要包括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两个内容,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增强法律意识,促使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笔者在此以革新课堂教学方法为突破口,从多个层面探索“国家安全观”教育,希望能为当前的初中思政教育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教学;国家安全观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