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吴老

来源 :中国经济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ve123n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老是我国德高望重、学术名声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经济史学家。他为人低调谦和,并能提携后辈。我与吴老相识受其教诲,那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事。那是由经君健教授负责主持的有关商业史问题的小型研讨会上,大概是会议的最后一天,组织者敦请吴老给大家讲讲话(题目已忘)。会前,我走到他跟前致意。吴老客气地说:知道,知道。接着又说:头年我去美国作学术访问,带了些书去, Wu is a famous economic historian renowned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for his noble and respected academic reputation. He is modest and humble, and able to carry his younger generation. I met with Wu Lao their teachings, it is the late 1980s thing. It was a small seminar on the issue of business history presided over by Professor Jun Jun. It was probably the last day of the conference that the organizers urged Wu Lao to give a speech to everyone (the title has been forgotten). Before the meeting, I came to him to pay tribute. Wu said politely: I know, I know. Then she said: In the first year I went to the United States for an academic visit, brought some books,
其他文献
为了能在理论上把握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含义、性质、任务和教学要素及相互关系,并且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学思想政治课迫切要求对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及其教学所面临的
期刊
许多人知道我常说一句政治正确的大白话:“学习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多年来我在给学生讲课和到党政机关作学术报告时,也经常以此与听众交流共勉。有些学生
周末晚9点多钟接朋友从国外打来电话,告诉我南希教授几个小时前因病去世了,当时我心头一沉,然后几天总有种难言的沉痛感。2011年夏天,我在华盛顿威尔逊中心开会时还见到南希教授,当时她是带病参会,看上去很疲倦,我真没想到那会是最后一次见面。
民国时期,许多知名教授的讲课别具一格,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大致可归为两类:善讲者与口拙者。前者最突出的代表无疑是胡适。他在美留学期间就曾着意于演讲技巧的培养,甚
本文从透水混凝土的定义、性能特点方面展开论述,从原材料的选用、配合比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养护等方面讨论了彩色透水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要点和方法。透水混凝土符合海绵城
在北京的地铁里,津津有味地看《人民日报》,被中国乘客围观取笑。  在日本伊豆海边的家里看中国的新闻联播,用中文发微博,跟一群中国青年辩论。  不断地到中国各个大学演讲,像明星一样被中国学生追捧,当然,偶尔也会被怒骂……  自从8年前来到中国,生于1984年的加藤嘉一的生活开始变得丰富多彩,如今,他已是个在日本和中国都小有名气的作家,写了10几本书,要么跟中国人谈日本,要么跟日本人论中国,在日本和中
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能充分地利用数学文化,让学生接受它的熏陶、体会它的丰富价值,这对于激发
《顾炎武全集》全2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版顾炎武(1613—1682),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齐名。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明败后,
今年暮春的一天,我突发奇想:进行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吧——了解山村教师在推行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是否真正优化了课堂教学艺术,运用了多元化教学手段,发展着学生的智慧,培养着学生的创
2012年的高考早已尘埃落定,纵观近几年的浙江省文综高考历史试卷,许多一线老师最大的感慨是:基础知识仍是最重要的!我校虽是一所普通中学,但在这几年的各类历史考试中均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