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手工制作中创造的能力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85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正属于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非常丰富的阶段,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着重培养幼儿创造能力方面的兴趣,并积极锻炼幼儿探索能力及开拓创造性思维。因此,开展幼儿手工制作能够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想象创造的能力,同时在培养的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幼儿动手能力和培养幼儿想象力。在手工教学中告诉幼儿基本制作方式,并给予幼兒自己动手创做的机会,而教师应给予幼儿作品的正确评价。从而提高幼儿在手工制作中创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手工制作;创造能力培养
  一、幼儿手工制作活动创造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幼儿手工制作教学方面的不重视
  各班开展幼儿手工制作活动中,教师对幼儿自主动手能力方面不够重视。大部分都会存在着重视绘画、轻手工的错误观念。例如,在手工拼接一条船的活动中,大部分幼儿都想自己动手用不一样的方法把船给拼成与教案例图中不一样的船,但老师往往提倡幼儿在绘画上,只要幼儿画得好看一点,加上五彩的颜色做装饰,并要求幼儿把所拼的船都按照教案例图的步骤方法来完成,幼儿缺少自主想象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
  (二)班级手工制作区域材料的投放不多
  1.幼儿园集体手工制作活动太过于局限,大多是集中在幼儿教材里手工材料包,而这些材料往往是满足不了幼儿的兴趣和制作时的需要。
  2.部分教师会为幼儿提供很多手工制作材料,但幼儿往往都不会使用,没有使用说明供幼儿参考。例如,中班老师想给幼儿开展一次废品回收的手工制作活动,牙膏盒变成小汽车,在活动中,看到只有几个动手能力强的小朋友在认真的做,其他小朋友都坐在椅子上聊天,原来是每人只有一个牙膏盒,有些幼儿在动手操作时不小心弄烂了,就没有办法把牙膏盒变成小汽车了,只能观看其他小朋友做小汽车。因此,材料的投放不正确、不足,很容易导致幼儿在制作某一手工时,缺乏材料,从而放弃制作。
  (三)幼儿制作手工时缺乏教师专业的指导
  部分教师过分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对幼儿手工制作没有起到指导的作用。在制作手工过程中,过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幼儿手工制作不示范、不指导,任由幼儿自己制作,造成做出来的作品效果很不理想。例如,在废物利用中把奶粉罐变成漂亮的纸巾筒的手工制作中,教师只把需要用到材料发给每位幼儿,便出示成品让幼儿观看并请幼儿自主动手完成该手工成品。大部分幼儿无动于衷、无从下手,教师也不给予讲解与指导,使得幼儿无法制作出漂亮的纸巾筒。
  (四)教师对幼儿手工制作的作品评价不当
  有些教师总是按自己的观念来评价幼儿的作品,经常会用的“像不像”作为评价幼儿手工作品的唯一标准,这不仅会捏伤幼儿创作的积极性,更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极其不利。例如,在轻黏土制作汉堡的手工活动中,某教师讲解了整个汉堡的构造及相应的颜色,并要求幼儿按照实物来完成制作。某幼儿把汉堡的青菜捏成黄色,捏出成品后并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反而老师还批评他,并质问他:“你见过青菜是黄色的吗?为什么要把青菜捏成黄色?青菜是绿色的啊。”其实,幼儿所制作出来的每一份作品都会具有它们独特的特点,都会充满幼儿的观察力、理解力、想像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应有创新的评价方式。从多方面的角度、多层面方式对幼儿的作品进行因人而异的积极性评价。
  二、培养幼儿在手工方面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以小组讨论形式发挥幼儿集体智慧
  小组学习的方法是有利于幼儿各方面的互补,有的孩子擅长制作中材料的搜集,有的孩子擅长动手方面的操作,而有的孩子特别擅长给作品涂颜色美丽的颜色等。我们要针对幼儿兴趣的差异,建立有利于提升幼儿个人能力的发挥和展示合作的小组。更好的激发幼儿对于手工制作的积极性,达到培养创造力的最终目的。
  (二)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操作材料
  教师要为幼儿准备各种各样的操作材料,能确保幼儿手工活动时能够顺利开展。手工活动的材料如泥工、纸工、制作、剪贴、废旧物品等。在开展手工活动中,教师不但要为幼儿提供有层次的制作材料,还要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操作材料,让幼儿有多重性选择辅助材料,制作出不同样式的作品。
  (三)创造性思维启发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比如老师出示一件成品,可以让幼儿讨论:这是怎么做出来的?你会怎么做?让幼儿通过观察,用自己的想法表述制作的步骤及方法。在讨论发言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又对他人的意见进行分析和评价,这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思维的练习方法。“启发式教学”是针对在思考过程中,头脑中已经为手工制作的模型,再进行手工制作不至于“纸上谈兵”,这样能够让幼儿手工制作环节有的放矢,达到在创造性思维启蒙中逐渐发挥其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教师鼓励幼儿创新并给予正确评价
  教师要把握好对幼儿作品评价的各环节,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水平和动手制作的能力的过程中不断鼓励幼儿和给予幼儿作品的肯定,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特别是教师在对幼儿手工作品评价时,应当首先肯定幼儿的创造意识,对完成较好的幼儿给予表扬,作品比前一次有进步的幼儿予以肯定,对作品一般的幼儿要及时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这对幼儿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是具有影响意义的。
  三、结束语
  幼儿手工制作教学活动是幼儿园重要的一门课程,因此,我们教师应重视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同时要调动幼儿参与手工活动的积极性。开展有效的幼儿手工制作活动,能让幼儿在动手能力方面得到很好的锻炼,同时又能培养幼儿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幼儿在美术领域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幼儿手工制作活动创造力培养开展,是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我们幼儿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及职业素养。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做出应有的贡献,使幼儿在德、智、体、美、劳中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咏.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
  [2]张晶.幼儿园手工制作[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3]吕耀坚,孙科京.幼儿艺术教育与活动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张卫民.儿童艺术教育创新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苏晓倩.教师如何观察和评价幼儿[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跨学科融合要求,课程思维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小学美术与语文同为感性学科,两学科的结合,顺应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本文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绘画特点进行分析,探索美术与语文学科之间融合的可能性。文章指出,美术与文学中共同存在感性思维,三维目标下的小学美术与语文学科相辅相成。文章针对跨学科融合之间的现状,思考推动学科融合的方法,并对美术和语文课程融合创新提供了具体的教学案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在飞速发展,学校也逐渐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加以重视起来。德育是小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小学的德育活动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息息相关,对教育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以后的发展趋势是需要一个多样性的教育活动,现我国德育活动太过单一无趣、乏味且陈旧,缺乏新颖有趣的活动形式,并没有充分地发挥出德育的最终效果。因此,学校应从多方面展开有关德育的活动,让学生们的素质得到进一步提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版)》凝练出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音乐课程后应达到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音乐与舞蹈”作为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六大必修模块之一,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核心素养理念下“音乐与舞蹈”模块的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笔者结合理论与实践提出“音乐与舞蹈”模块的“三引两导”教学模
【摘要】如何在音乐审美教育中体现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的审美核心素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呢?经过近三十年教学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笔者认为在当前教育的形势下,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核心素养关键是要营造立德树人环境、打造音乐智慧课堂。本文具体从稳固专业师资队伍,培养音乐人生导师;加强音乐文化建设,营造优美育人环境;精选课程教学内容,打造音乐智慧课堂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立德树人;传统文化;人生导师;
【摘要】本文就疫情期间怎样针对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开发儿童数学思维,笔者以主题式教学形式进行研究,通过综合“评估”,开启 “趣味数学”主题学习;而后融入“生活”, 开展“趣味数学”指导;最后实施“评价”,达成“有效性”激励,旨在为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学习数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趣味数学;主题学习;策略;思维  2020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给小学生的学习、社交、生活等造成巨大影响。怎样针对儿童身心
【摘要】笔者在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作了探析。笔者在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后,在了解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基础下,对如何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作了探析。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生;主体性;阅读能力  加强课外阅读能力不仅可以加深理解和吸收文化信息,还可以积累大量丰富的语言词汇,这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是有着很重要的推动。小学阶段是写作的初始阶段,在刚学习写作
【摘要】小学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个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显得极为重要。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及法治意识的培养,未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必然向着生活化情境教学模式发展。生活化情境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不仅将学生“带回”生活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而且能够促使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主动发现生活的美,并要求自己遵守相应的道德与法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并不是很顺
【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条件下,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而且将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对如何实施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的初中英语教学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教育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  一、引言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甚至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
【摘要】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教師要采用家校合作的方法促使学生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创新家长会形式、开展主题集会、展开艺术性家访等方法都能将核心价值观融入进去,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本文对如何加强家校合作强化中学生核心价值教育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家校合作;核心价值观教育;初中班主任  核心价值观指某一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务时依据的是非准则和遵循的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课堂教学标准。师生互动并不是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通过语言、情感、知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交互,教师与学生是处在同等地位的两个主体,有效的师生互动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自主思考与创新等综合能力。基于此,本文对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作了研究。  【关键词】师生互动;初中语文;教学研究  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