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疾病特异性量表与普适性量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命质量评估的灵敏度.方法12个月非双盲定群研究,分别以5分制、7分制哮喘生命质量量表(5-AQLQ、7-AQLQ)和SF36量表对50例哮喘患者在初次、6个月和12个月时进行生命质量评估.随访期间每日监测呼气峰流速(PEF),并记录哮喘日记,根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给予治疗,观察影响度和标准反应均数.结果经过12个月的治疗,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从初次的51%,提高到6个月时的71%和12个月时的87%(P<0.01).5-AQLQ和7-AQLQ总分分别从初次的3.35和4.3提高到6个月的4.03和5.6,12个月时的4.55和6.4(P<0.01);SF36总分从初次的410提高到6个月的494和12个月的640(P<0.01).影响度和标准反应均数显示,5-AQLQ和7-AQLQ总分的影响度分别从0.84和0.91提高到1.39和1.52,标准反应均数分别从1.08和1.41提高到1.80和1.95,SF36总分的影响度从0.35提高到0.78,标准反应均数从0.42提高到1.22,均低于5-AQLQ和7-AQLQ总分的影响度和标准反应均数的变化.结论支气管哮喘生命质量量表和SF36均可反映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命质量的变化,但支气管哮喘生命质量量表对患者生命质量的评估反应灵敏度比SF36量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