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特异性量表与普适性量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命质量评估灵敏度的比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疾病特异性量表与普适性量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命质量评估的灵敏度.方法12个月非双盲定群研究,分别以5分制、7分制哮喘生命质量量表(5-AQLQ、7-AQLQ)和SF36量表对50例哮喘患者在初次、6个月和12个月时进行生命质量评估.随访期间每日监测呼气峰流速(PEF),并记录哮喘日记,根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给予治疗,观察影响度和标准反应均数.结果经过12个月的治疗,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从初次的51%,提高到6个月时的71%和12个月时的87%(P<0.01).5-AQLQ和7-AQLQ总分分别从初次的3.35和4.3提高到6个月的4.03和5.6,12个月时的4.55和6.4(P<0.01);SF36总分从初次的410提高到6个月的494和12个月的640(P<0.01).影响度和标准反应均数显示,5-AQLQ和7-AQLQ总分的影响度分别从0.84和0.91提高到1.39和1.52,标准反应均数分别从1.08和1.41提高到1.80和1.95,SF36总分的影响度从0.35提高到0.78,标准反应均数从0.42提高到1.22,均低于5-AQLQ和7-AQLQ总分的影响度和标准反应均数的变化.结论支气管哮喘生命质量量表和SF36均可反映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命质量的变化,但支气管哮喘生命质量量表对患者生命质量的评估反应灵敏度比SF36量表高。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自我保护的意识也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其中病人的安全尤显突出.病人安全是病人对护理的基本要求,是护理管理质量监控和管理目标,也是护理管理品质的核心..病人安全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所采取的必要措施,来避免或预防病人不良的结果或伤害,包括预防错误和意外[J]。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D-二聚体含量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2 h、4 h、24 h、48 h血标本NO、ET和D-二聚体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33例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NO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浆ET和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溶栓后有效组24
目的 观察α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远期疗效.方法分为干扰素治疗组、苦参素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HBV DNA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联合治疗组肝功能复常率、HBV DNA、HBeAg阴转率均明显增高,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下降.结论α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