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地区现代大型民俗文化活动中萨满祭祀的作用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d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来,在吉林各地举办的一些大型民俗文化活动中,仍然保留的一项重要环节就是萨满祭祀。萨满祭祀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被认为是“跳大神儿”的迷信活动,其实不然。在吉林省举办的一些大型民俗文化活动中的萨满祭祀环节,梳理萨满文化的历史、社会地位,从人的感官、心理,以及文化特色旅游、文化艺术传承等方面,简单梳理、分析现代大型民俗文化活动中萨满祭祀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民俗活动 萨满文化 社会意义
  萨满是北方多个民族最原始的信仰,早在人类的母系氏族社会里就已经广泛存在。萨满文化是人类最早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它从远古时期一直走到了今天。
  现如今,在长春周边地区的一些满族氏族中,依然保存着这些原始的、活态的萨满文化遗存。近年来,各地纷纷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以及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在一定范围内,萨满文化得到了重视与保护。在长春地区,有以萨满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旅游观光园,也有以萨满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机构。另外,在政府层面,长春市九台区还被命名为“萨满文化之乡”。
  一、现代民俗活动中萨满祭祀的祈祷祝福之意
  在过去,萨满是氏族、部落中主持大型活动的人,作为氏族中通灵的人为本氏族祈福祛灾。当面临一些重大活动、事件,如战争、自然灾害、瘟疫疾病、重大节庆、丰收渔猎等情况时,一般都要举行氏族全体的大型祭祀,目的是谢神、祭神,祈求氏族平安顺利。现在看来,实际上,萨满不仅为人们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更多的是一种对集体凝聚力的动员,是氏族部落成员的一种心理慰藉。现如今,萨满祭祀活动的流程、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其祈祷祝福之意没有改变。这些活动同样表达了人们对活动的顺利举行,人人康泰吉祥的期望之意。
  例如,每年秋季,长春九台区都会组织“满族丰收祭”活动,祈求丰收吉祥。活动现场有“震米”“打糕”“領牲”等满族特色活动;每年夏季,长春双阳区会举办“双阳梅花鹿节”,萨满亲手将刚刚采摘下来的鹿茸等产品交到消费者手中,表达的就是萨满最原始的祝福之意;每年冬季,各种冬捕活动中也都会有萨满主持祭祀活动,祈求开网顺利,渔业丰收。
  二、萨满的祭祀活动丰富了现代民俗活动内容
  东北地区是满族的发祥地,是萨满文化活动的重要地区。在现代民俗活动中,萨满祭祀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活动的内容。一直以来,人类都是以集体的形式生存发展的,而在这些集体性的活动中,需要有统一的告示、协作、配合、调度。而现代民俗活动中也需要一种“天命”的仪式感,萨满祭祀活动会让整个活动更加丰富饱满,强化整个活动的仪式感。
  三、现代民俗活动中的萨满祭祀活动有助于萨满文化的传承
  萨满之所以诞生,是因为从远古时期开始,人类就不停地思考自己、思考自然界、思考宇宙,对自身的存在和自然界风雨雷电等现象无法做出解释,于是认为,包括人类自身,这一切都是有“神灵”在操纵,也就是萨满所信奉的“万物有灵”,也就有了萨满祭祀所祭拜的万物神灵。随着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逐渐清晰,萨满文化日渐走向衰落,但是,萨满文化活动仍有很多现实意义。例如,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在流传下来的一些萨满歌舞中,不仅能够感受到舞蹈带给人的美感,也能体会到萨满文化的精神内涵,那就是敬畏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这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如今,萨满祭祀仍是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近年来,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也成了发挥民族特色,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不可缺少的内容,而这也成了大型民族活动中,加入萨满文化元素的客观需求。例如,萨满的舞蹈、神歌、祈福仪式等,对于萨满文化的传承、现代民俗活动的大量开展起到重要作用。
  在国际学术界,研究萨满文化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还有西方的学者将萨满文化传承者与演员做了比较;把萨满祭祀仪式与戏剧舞台活动相比较,由此认为,戏剧起源于古老的萨满教实践。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在大型民俗文化活动中加入萨满祭祀活动,让萨满的舞蹈、音乐、服饰等艺术形式得以传承,也让传统萨满祭祀活动的生产、生活经验得以传播。
  需要说明的是,现代民俗活动,特别是一些大型的民俗活动中,萨满的祭祀环节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迷信活动。恰恰相反,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是现代北方各民族丰富本民族文化底蕴和本土文化内涵,以及重拾民族记忆的重要方式和平台。
  参考文献:
  [1]富育光.萨满艺术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2]郭淑云.萨满文化研究 第3辑[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
  [3]郭宇霞.满族萨满祭祀舞蹈的形态变迁与功能转换[J].乐府新声,2018(01).
  (作者简介:王继峰,男,吉林艺术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东北满族文化艺术)(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摘要:四川宜宾珙县麦秆画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民间手工艺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中国瑰宝,极具传统文化特点和精湛的工艺技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现代旅游文化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这给珙县麦秆画带来了新的创新发展机遇。基于此,本文将对非遗文化下麦秆画如何继承并多元化地融入旅游产品创新应用设计进行可行性探析。  关键词:珙县麦秆画 旅游产
研究背景:  自发性深部脑出血是脑出血的常见而且严重的一个类型。遗传因素可能在自发性深部脑出血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目前,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关系越来
摘要:民族摄影主要以民俗、风俗万象作为创作资源,蕴含着民族传统文化,通过视觉形象的方式凸显民族历史的艺术价值,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在新媒体背景下,民族摄影无论从拍摄形式还是文化体验上都在不断改革,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多样。本文将对民族摄影进行阐述,对其资源开发及题材选择进行分析,并研究其推广方法。  关键词:新媒体 背景 民族摄影 资源开发 推广  一、民族摄影概述  民俗万象是民族摄影艺术研究的
目的通过观察葛根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区存活神经元数目,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阳性细胞数目,Caspase-3与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葛根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
前言 高血压病人左室舒张功能(LVDF)不全的发生可早于左室肥厚和收缩功能不全,为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客观评价LVDF,早期防治舒张功能受损和心肌肥厚,是高血压病人有效降
摘要: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要从娃娃抓起,让湘东皮影的形象在儿童绘本中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应将皮影文化进行优化再设计,使其在坚实的文化基础和人文背景之上进行升华,与儿童绘本实现“零隔阂”式的有机结合,以打破传统外来元素的桎梏,实现本国皮影元素的复兴。  关键词:皮影 传承 儿童绘本  中国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体现了劳苦大众在艰苦年代的苦中作乐,不畏艰难困苦、乐观向上的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其对于精神生活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视听技术和媒体在当前时代仍有着自身的魅力和影响力,播音主持行业仍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离不开播音主持的支持,而想要做好播音主持的工作,不仅要保证其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应当具备较强的亲和力,[1]能够进一步加强节目的质量。  关键词:播音主持 亲和力 作用 方法  播音主持是将观众同节目相联系的桥梁
摘要:中国是世界两大铜镜起源地之一,并且铜镜形制有别于古希腊罗马的圆板具柄镜,为圆板具钮镜。当前,我国博物馆馆藏铜镜为数不少,涵盖先秦到晚清各个时期的铜镜。本文将以淮北市博物馆铜镜为品鉴对象,首先从造型多样、纹饰华美、工艺精巧三个角度探讨铜镜的审美特征,继而从宗族文化、官本文化、长生文化出发,解读博物馆铜镜铭文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博物馆 铜镜 审美品鉴  铜镜指以青铜铸造的镜子,兼具实用价值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