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差美与共性美的完美融合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ng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汪曾祺的《大淖记事》为读者展开了一副优美的自然画、风俗画、人情画。其用白描手法大篇幅地写出大淖东头和西头风俗人情的反差,却用简单的笔触叙述两位青年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在这个动人爱情故事的反差中又找到了人的共性美,达到反差美与共性美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大淖记事;反差美;共性美;风俗人情;人物形象
  汪曾祺先生深谙人生之美,他赞颂人情,欣赏人的精气神,他始终坚持把生活能达到的最美好的境界呈现给读者。在这种温情和诚挚之上往往又有一份别样的通透,情极成禅。文章开头便定下来“异”的基调。“[1]由轮船公司往东往西,各距一箭之遥,有两从住户人家。这两从人家,也是互不相同的,各是各乡风。”
  一、风土
  两边当然是不同的。“西边是几排错错落落的低矮的瓦屋。这里住的是做小生意的。他们大都不是本地人。”而“东头都是草房,茅草盖顶,黄土打墙,防止大风时把茅草刮走。这里的人世代相传,都是挑夫。”两种不同的生活结构孕育着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勤劳和善良,是作者赋予其间的共性。东边的人家虽是小商贩,却也是“吃罢早饭,各自背着、扛着、挎着、举着自己的货色,用不同的乡音,不同的腔调,吟唱吆唤着上街。”寥寥几笔便将大淖的小商贩们也映刻在这个理想的社会中。大淖西边的挑夫们有着更为艰难的生存环境。男人、女人、大人、孩子,都靠肩膀吃饭。作者理想化地将挑夫们的生活赋予一种自得其乐的满足感,尽管餐餐只有臭豆腐、腌辣椒、糙米饭。不论是东边或者西边的人,他们都是这个理想国的建构者。
  二、人情
  大淖中的事总是与外界不同。西边的小贩和锡匠们做的都是小本生意,赚钱不大。对人很和气,凡事忍让,很少有吵嘴打架的事情发生。锡匠们身上甚至有一种江湖侠义精神。他们扶持疾病者,互通有无,从不互抢生意。若是合伙做活,工钱也分得很公道。汪曾祺的文学叙事总是践行着“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的创作理想。
  东头的人们与西头的人们就像武侠小说中的正教宗派和山野旁门。一动一静,直教人沉醉在这大淖的人、事、情、景中。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但他们身上又带着相似的印记。在巧云与十一子的爱情遭到压迫,十一子被保安队长打得奄奄一息时,“东头的大娘、大婶杀了下蛋的老母鸡,给巧云送来了。锡匠们凑了钱,买了人参,熬了参汤。挑夫,锡匠,姑娘,媳妇,川流不息地来看望十一子[1]”。他们把平时在辛苦而单调的生活中不常表现出的热情和好心都拿出来了。这相似的印记就是内心的单纯善良,就是对美好事物的共同追求,那是不被尘世道德绑架的干净灵魂,那是理想追求的共性美。汪曾祺极简的文字来自于极其真诚的内心。
  三、人物
  汪曾祺先生用了大量民俗风土的描绘,为一个极简单却动人的青年爱情故事做了铺垫,却意外地让这个爱情故事有着更加神秘,朦胧,单纯的美好。巧云和十一子的人物形象刻画,前后既有反差,也有共性。
  巧云最开始出现在作者笔下时,是一个美丽,单纯的姑娘,作者从正面与侧面都详尽的描绘了她的美丽,在她为十一子创造亲近的条件却被十一子放弃时,心里想着:“你是个呆子!”那时年少,还青春无烦恼。然而被奸污的巨变使巧云的性格逐渐发生了变化。当她决心把自己的身子献给十一子的时候,她用几乎命令式的语气说“晚上你到大淖东边来,我有话跟你说。”当十一子被打成重伤时,巧云拦住锡匠们说:“不要,抬到我家里。”铿锵的语气和直白的性格转变,她的人生无情,却也找到合适的归宿。
  男主人公十一子在面临爱情胁迫时,他勇敢无畏的把牙咬得紧紧的。巧云问他,“只要你说不再进我家的门就不会吃这样大的苦了,为什么不说。”‘你要我说么?’--‘不要。’--‘我知道你不要。’--‘你值么?’--‘我值。’[1]寥寥几笔,让人觉得这个爱情故事就该是这样的,一定如此。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他的文章《无言之美》中写到:‘世间有许多奥妙,人心有许多灵悟,都非言语可以传达,一经言语道破,反如甘蔗渣滓,索然无味。’汪先生一定是深谙其中的道理。
  巧云和十一子在小说中形象纵向的反差,是汪曾祺对于理想爱情的纯美追求。它涵盖了坚强、勇敢、坚持、懂得等等。他们对于爱情始终保持初心的共性同样打动人心,在作者创造的伊甸园爱情中有差异的“变”,也有始终相同的“不变”。
  四、结语
  “坐在大淖的水边,可以听到远远地一阵一阵朦朦胧胧的市声,但是这里的一切和街里不一样。这里没有一家店铺。这里的颜色、声音、气味和街里不一样。这里的人也不一样。他们的生活,他们的风俗,他们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观念和街里的穿长衣念过‘子曰’的人完全不同[1]。”汪曾祺倾力为大淖里的人打造了一个世外桃源,他们可以在这里无所畏惧地享受着各自的不同,也同样品味着了然的共性。这是反差美与共性美的完美融合,这是中国最后一个纯粹文人,为中国留下的理想家园。
  参考文献:
  [1]汪曾祺.现代小说经典3:大淖记事[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摘要:埃迪斯·莫德·伊顿作为北美华裔文学的先驱,但在国内外,都没有受到相应的关注。本文从她个人身份和文学的独特性入手,在阐述其文学价值的基础上,尝试说明其被“遗忘”的原因。  关键词:伊顿;北美华裔文学;多元族性  埃迪斯·莫德·伊顿(Edith Maude Eaton,1865-1914),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北美女作家。1865年英国柴郡(Macclesfield, Cheshire)的一
期刊
摘要:摇滚作为一种音乐形式,经过三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反叛和创新为代表含义的音乐载体。本文作者经过对中国摇滚乐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出中国摇滚经历的三个重要的历史变迁,并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回忆,解读其中摇滚音乐叛逆与继承性的现实状况。摇滚的节奏、摇滚的乐曲、摇滚的歌词、摇滚的唱法以及摇滚的一切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的浩荡潮流下,激昂的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蕴含着无穷的魅力,细究之下,耐人寻味。  关
期刊
摘要:文学作品扎根于时代的土壤,也是反映特定时代的镜子。19世纪上半叶美国社会的云波诡谲,催生了《白鲸》这样一部伟大的海洋史诗。小说反映了在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麦尔维尔所经历的精神震撼,以及由此引发的思想困惑。这种困惑具体体现在他对待人以及对待自然游移的态度上。  关键词:《白鲸》;19世纪上半叶;精神震撼;困惑  赫尔曼·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e 1819-1891)是19世纪美国
期刊
摘要:方鸿渐与唐晓芙错过的爱情是《围城》中最值得惋惜的悲剧。杨绛先生对于这个情节提出了假设,认为让方鸿渐和唐晓芙终成眷属会使婚姻如同身陷围城的意义阐发得更加透彻。然而,对于钱钟书先生为何不采取这种情节设定,笔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结合方鸿渐的感情经历和人际关系,从情节设计艺术和突显《围城》的多重主题方面,证明方鸿渐与唐晓芙的错过是必然的,同时说明这场错过对于《围城》的多种意义。  关键词:《围城
期刊
摘要:作为受到鲁迅推崇的民国传奇女作家萧红,在小说创作方面别具一格,在她的成名作《生死场》小说中,她的小说体现了自己独特而又自然抒情的语言风格,包括有:善于写景的语言特色;语言富有画面感与色彩感;相同或相近词句的反复使用;修辞上善用比喻拟人等手法。  关键词:独特自然;写景;画面感与色彩感;句式;修辞格  2014年10月,一部由香港著名导演许鞍华导演的名叫《黄金时代》的电影上映,吸引了不少文艺青
期刊
摘要:“女性”这个名词是一个时代话题,那么女性悲剧则是一个时代的烙印。本文通过分析《金锁记》和《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两部小说,来探析女主人公曹七巧和艾米丽悲惨命运的原因。这两部小说并没有事实上的联系,但是女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却很相似。本篇论文从社会、他人、自我三个方面来分析悲剧原因,从而揭示出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这些最基本的关系决定了跨越时空的女性悲剧的不断上演。  关键词:女性悲剧;悲惨命运
期刊
摘要:在东北民族艺术的大语境下讨论地域化和民族性,我们从一般意义上理解和认识往往会局限在问题的“现象”,通过对东北当代绘画艺术的研究来反馈总结东北民族艺术的本质特征。东北民族艺术在绘画的具体体现在恢弘的气象、天人合一的性灵书写、笔墨当随时代的三种特征,一言以蔽之:自觉追求自然和人的协调舒适。  关键词:民族艺术;东北地区;绘画;审美情趣  翻看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画家所创作的中国绘画,构图饱满,设色
期刊
摘要:张洁融合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创作的《爱,是不能忘记的》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本文运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对作品反映的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相爱而不能相守的悲剧进行解读,诠释其中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关键词:《爱,是不能忘记的》;人格结构理论;情感困境  张洁的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发表于1979年。当时的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人们处于思想解放的初期。作品一经
期刊
摘要:《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和高峰,研究者众多。作者从中学生的角度,以青春之美来诠释《红楼梦》以及其中人物,另辟蹊径,深入挖掘《红楼梦》的人性深度。  关键词:《红楼梦》; 青春;美  世人读《红楼梦》,可以读出自己人生的各种滋味儿和感觉来,有人读出情,有人悟出道,有人看到仕,有人品出梦。十七八岁的平常的我,在《红楼梦》里,读出了一份青春的美。  《红楼梦》的主场景是大观园,大观园里大多是
期刊
摘要:汪曾祺以细腻的笔触在《戴车匠》中描绘了一个凄凉、可怜的末世人形象。小说叙述了一个传统车匠在新旧交替的时代和后继无人的境况下而消逝的故事,文笔随性自然、语言清新朴实。文章通过细致缓慢的言说,恰当地使用了全知叙述视角,在朴实的描写中,传统文化的衰落带来了对传统技艺消逝的致命一击。  关键词:戴车匠;传统技艺;文化衰落  《戴车匠》在汪先生的创作中算不上最有特色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但仍以其独特的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