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得到了广泛关注,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是小学音乐教师关注的重点。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小学音乐学科中渗透德育的意义,指出了小学音乐学科中渗透德育的原则,分别从做足课前准备,挖掘教材当中的德育因素、组织情境教学,把握德育渗透机会、进行角色扮演,陶冶小学生良好情操以及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德育渗透效果等方面,提出论小学音乐学科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关键词:德才兼备;小学音乐;德育;渗透
一、 引言
音乐是小学阶段的重要科目,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偏弱,在音乐学科中渗透德育知识,可以丰富德育教育的路径,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够在保证音乐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同时,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全面推动小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教学建议,希望能够为其他的小学音乐教师提供参考。
二、 小学音乐学科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一)保证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一直以来,小学的德育教育都是教育部门重点关注的内容,德育教育是推动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人格的重要内容。受年龄因素的影响,低年级的小学生的人格尚未健全,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不明确,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让小学生走上正轨。在过去的德育教育当中,主要采取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德育教育的内容枯燥,而且教学方法单一,容易令小学生产生抵触的情绪,德育教育的效果不理想。在小学时期,音乐是一门轻松的课程,受到小学生的青睐。音乐可以发挥净化心灵和陶冶情操的作用,而且音乐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和德育教育相关,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可以充分发挥音乐学科的育人价值,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提高小学生道德素养以及审美水平
音乐能够寄托人们的情感,不管是音乐家还是音乐爱好者,他们都喜欢将自己的经历与体会或者对事物的感受编写成歌词,然后搭配酉阳的旋律让学生在听歌的环节中受到歌词中思想情感的熏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提高收听者的道德素养。在音乐学科中渗透德育知识,可令小学生在赏析音乐的同时感受音乐中体现出的情感,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情操,与此同时,令他们的三观受到积极的熏陶。
(三)促進小学生的思想发展
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音乐学科蕴含着浓厚的艺术气息,每个小学生的天性中都隐藏着一定的艺术天赋,因此,小学音乐学科是良好的德育渗透路径。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可以让学生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实现智育与德育的同步发展,促进小学生思想的良好发展。不仅如此,在音乐学科中渗透德育知识,符合小学生的天性,能够让小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收获正向的引导和教育,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小学音乐学科中渗透德育的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在音乐学科中渗透德育应当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校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才,教授相应的知识,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体,小学音乐教师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设计教学活动,以此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音乐教师在德育渗透的环节中,需要把学生当作主体,观察并了解学生的具体状态,合理地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为小学生提供足够的探讨和自由发挥的空间,提升他们的课堂参与感,让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与经验,丰富他们的知识积累,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改善音乐教师的引导效果,让小学生深刻地意识到音乐学科的学习不只是要掌握乐理内容,还应当从中体会音乐中的隐含道理,令小学生能够在平时合理约束自己,规范自身的品德修行。
(二)创新及因材施教的原则
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方法的创新,一个是理念的创新,还有一个是教学工具的创新。理念创新指的是深刻体会到艺术和德育教学二者相辅相成,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不容分割,应当实现二者的交融。方法创新指的是应当按照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为课堂教学增添趣味因素,让小学生时刻处于愉悦的学习状态。工具创新指的是合理地应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路径,让小学生收获更多层次的教学内容。
此外,音乐教师在德育渗透期间还需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按照小学生的状态与表现合理地调整教学方案与教学策略,针对不同的个体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案,确保德育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促进音乐教学和德育教育的同步发展。
四、 小学音乐学科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一)做足课前准备,挖掘教材当中的德育因素
如果想在小学的音乐学科中更好地渗透德育知识,教师应转变过去的教学观念,意识到音乐教学和德育教育结合的重要价值,科学地应用各种德育因素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与此同时,还应当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因素,保证德育渗透的有效性。音乐教学活动主要是以教材为指向的,为此,教师在课前的准备阶段需要强化对音乐教材的研究,挖掘音乐教材当中蕴藏的德育因素。
比方说,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劳动最光荣》《龟兔赛跑》以及《三个和尚》等众多歌曲当中,全都蕴藏着深刻的哲学道理以及德育内涵,在教学时,音乐教师应当提前搜集有关资料,探寻德育教育的侧重点,在音乐教学的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德育知识。比方说,音乐教师在带领小学生学习《士兵进行曲》时,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讲解基本的音乐技巧,还应当为小学生讲述《士兵进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有关的历史知识,让学生在歌曲演唱的环节中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二)组织情境教学,把握德育渗透机会
在小学阶段的各科教学中,情境教学应用的频率较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歌曲中蕴含着相应的背景,在音乐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能够增进小学生对歌曲的认识与理解,为德育渗透打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令德育渗透事半功倍。 比方说,音乐教师在带领小学生学习《龟兔赛跑》内容时,教师可以问学生有没有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然后让听过的学生大致讲讲故事的内容。之后教师可以为小学生介绍《龟兔赛跑》这首音乐的创作背景,播放这首音乐,使用大屏幕为小学生展示大管和单簧管的图片,带领小学生辨别这两种乐器的音色特点,找出这两种乐器在歌曲中的应用范围,让他们知道声音在音乐作品当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小学生用心体会歌曲当中的艺术要素,比如节奏、情绪、速度等,提升小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提高他们对艺术的欣赏水平。教师在为学生普及完音乐方面的知识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说自己最喜欢里面的乌龟形象,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完成了比赛,问问小学生喜欢哪个形象,并说一说原因,最后让学生讨论从《龟兔赛跑》当中懂得了哪些道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让小学生感受不同乐器的特点,提升小学生的赏析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赏析这首音乐,还能够让小学生懂得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让他们懂得在平时做任何一件事时都应当有毅力,及时承认自己的错误等,实现良好的德育渗透效果。
(三)进行角色扮演,陶冶小学生良好的情操
音乐教学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在示范演唱结束之后,应当立即引导小学生进行学唱与跟唱,让他们基于自身的理解在歌曲的演唱当中融入自身的情感,实现思想和情感的升华。此外,音乐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肢体配合投身音乐学习,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让学生通过肢体动作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体会到更为真实的情感,音乐教师可以积极地让学生表演舞台剧、舞蹈和音乐剧。
例如,教师在带领小学生学习《劳动最光荣》这首音乐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扮演歌曲中的蜜蜂、喜鹊和雄鸡的形象,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体会到劳动的乐趣,让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鼓励小学生积极合唱,合唱是一种需要多人共同参与的活动,可以让小学生感受到相互配合、团结合作的重要价值,而且在合唱的环节中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评价与学习,指出同伴的不足,提升歌曲演唱的效果,同时还可以促进小学生对歌曲内涵的理解,陶冶小学生的情操,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思想水平。
(四)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德育渗透效果
音乐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同时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间的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德育渗透的效果,提高小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教师在带领小学生认识乐器时,教师应当使用多媒体资源播放乐器演奏的乐曲,带领学生掌握不同乐器的独特音色,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直接演示乐器的使用,让小学生能够听音频判断主要的乐器。在逼真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带领小学生一同感受音乐和乐器之美。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和小学生讨论每个个体的特点,引导小学生发现其他人的差异,体会不同个体间的差异美,让小学生平等地对待其他的同学、朋友与亲戚等,提升小学生的德育素养。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音乐学科中渗透德育可以保证德育工作顺利开展,提高小学生道德素养以及审美水平,有益于推动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小学的音乐教师可以充分参考上述教学策略,优化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将音乐教学和德育教育結合在一起,在提高音乐教学效率的同时,更好地渗透德育知识,促进小学生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李魏平.浅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新一代:理论版,2019(1):48.
[2]李平.试论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神州印象,2018(2):485.
[3]董文静.试论小学音乐课程中如何渗透道德教育[J].考试周刊,2019(35):179.
[4]赵娟.论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外交流,2018(42):52.
[5]倪尔康.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黄河之声,2020(4):127.
[6]王佳妮.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渗透的原则及路径研究[J].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20(1):35.
作者简介:
吴秀妹,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均溪中心小学。
关键词:德才兼备;小学音乐;德育;渗透
一、 引言
音乐是小学阶段的重要科目,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偏弱,在音乐学科中渗透德育知识,可以丰富德育教育的路径,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够在保证音乐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同时,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全面推动小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教学建议,希望能够为其他的小学音乐教师提供参考。
二、 小学音乐学科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一)保证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一直以来,小学的德育教育都是教育部门重点关注的内容,德育教育是推动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人格的重要内容。受年龄因素的影响,低年级的小学生的人格尚未健全,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不明确,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让小学生走上正轨。在过去的德育教育当中,主要采取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德育教育的内容枯燥,而且教学方法单一,容易令小学生产生抵触的情绪,德育教育的效果不理想。在小学时期,音乐是一门轻松的课程,受到小学生的青睐。音乐可以发挥净化心灵和陶冶情操的作用,而且音乐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和德育教育相关,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可以充分发挥音乐学科的育人价值,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提高小学生道德素养以及审美水平
音乐能够寄托人们的情感,不管是音乐家还是音乐爱好者,他们都喜欢将自己的经历与体会或者对事物的感受编写成歌词,然后搭配酉阳的旋律让学生在听歌的环节中受到歌词中思想情感的熏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提高收听者的道德素养。在音乐学科中渗透德育知识,可令小学生在赏析音乐的同时感受音乐中体现出的情感,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情操,与此同时,令他们的三观受到积极的熏陶。
(三)促進小学生的思想发展
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音乐学科蕴含着浓厚的艺术气息,每个小学生的天性中都隐藏着一定的艺术天赋,因此,小学音乐学科是良好的德育渗透路径。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可以让学生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实现智育与德育的同步发展,促进小学生思想的良好发展。不仅如此,在音乐学科中渗透德育知识,符合小学生的天性,能够让小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收获正向的引导和教育,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小学音乐学科中渗透德育的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在音乐学科中渗透德育应当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校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才,教授相应的知识,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体,小学音乐教师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设计教学活动,以此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音乐教师在德育渗透的环节中,需要把学生当作主体,观察并了解学生的具体状态,合理地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为小学生提供足够的探讨和自由发挥的空间,提升他们的课堂参与感,让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与经验,丰富他们的知识积累,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改善音乐教师的引导效果,让小学生深刻地意识到音乐学科的学习不只是要掌握乐理内容,还应当从中体会音乐中的隐含道理,令小学生能够在平时合理约束自己,规范自身的品德修行。
(二)创新及因材施教的原则
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方法的创新,一个是理念的创新,还有一个是教学工具的创新。理念创新指的是深刻体会到艺术和德育教学二者相辅相成,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不容分割,应当实现二者的交融。方法创新指的是应当按照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为课堂教学增添趣味因素,让小学生时刻处于愉悦的学习状态。工具创新指的是合理地应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路径,让小学生收获更多层次的教学内容。
此外,音乐教师在德育渗透期间还需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按照小学生的状态与表现合理地调整教学方案与教学策略,针对不同的个体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案,确保德育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促进音乐教学和德育教育的同步发展。
四、 小学音乐学科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一)做足课前准备,挖掘教材当中的德育因素
如果想在小学的音乐学科中更好地渗透德育知识,教师应转变过去的教学观念,意识到音乐教学和德育教育结合的重要价值,科学地应用各种德育因素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与此同时,还应当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因素,保证德育渗透的有效性。音乐教学活动主要是以教材为指向的,为此,教师在课前的准备阶段需要强化对音乐教材的研究,挖掘音乐教材当中蕴藏的德育因素。
比方说,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劳动最光荣》《龟兔赛跑》以及《三个和尚》等众多歌曲当中,全都蕴藏着深刻的哲学道理以及德育内涵,在教学时,音乐教师应当提前搜集有关资料,探寻德育教育的侧重点,在音乐教学的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德育知识。比方说,音乐教师在带领小学生学习《士兵进行曲》时,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讲解基本的音乐技巧,还应当为小学生讲述《士兵进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有关的历史知识,让学生在歌曲演唱的环节中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二)组织情境教学,把握德育渗透机会
在小学阶段的各科教学中,情境教学应用的频率较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歌曲中蕴含着相应的背景,在音乐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能够增进小学生对歌曲的认识与理解,为德育渗透打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令德育渗透事半功倍。 比方说,音乐教师在带领小学生学习《龟兔赛跑》内容时,教师可以问学生有没有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然后让听过的学生大致讲讲故事的内容。之后教师可以为小学生介绍《龟兔赛跑》这首音乐的创作背景,播放这首音乐,使用大屏幕为小学生展示大管和单簧管的图片,带领小学生辨别这两种乐器的音色特点,找出这两种乐器在歌曲中的应用范围,让他们知道声音在音乐作品当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小学生用心体会歌曲当中的艺术要素,比如节奏、情绪、速度等,提升小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提高他们对艺术的欣赏水平。教师在为学生普及完音乐方面的知识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说自己最喜欢里面的乌龟形象,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完成了比赛,问问小学生喜欢哪个形象,并说一说原因,最后让学生讨论从《龟兔赛跑》当中懂得了哪些道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让小学生感受不同乐器的特点,提升小学生的赏析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赏析这首音乐,还能够让小学生懂得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让他们懂得在平时做任何一件事时都应当有毅力,及时承认自己的错误等,实现良好的德育渗透效果。
(三)进行角色扮演,陶冶小学生良好的情操
音乐教学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在示范演唱结束之后,应当立即引导小学生进行学唱与跟唱,让他们基于自身的理解在歌曲的演唱当中融入自身的情感,实现思想和情感的升华。此外,音乐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肢体配合投身音乐学习,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让学生通过肢体动作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体会到更为真实的情感,音乐教师可以积极地让学生表演舞台剧、舞蹈和音乐剧。
例如,教师在带领小学生学习《劳动最光荣》这首音乐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扮演歌曲中的蜜蜂、喜鹊和雄鸡的形象,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体会到劳动的乐趣,让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鼓励小学生积极合唱,合唱是一种需要多人共同参与的活动,可以让小学生感受到相互配合、团结合作的重要价值,而且在合唱的环节中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评价与学习,指出同伴的不足,提升歌曲演唱的效果,同时还可以促进小学生对歌曲内涵的理解,陶冶小学生的情操,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思想水平。
(四)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德育渗透效果
音乐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同时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间的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德育渗透的效果,提高小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教师在带领小学生认识乐器时,教师应当使用多媒体资源播放乐器演奏的乐曲,带领学生掌握不同乐器的独特音色,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直接演示乐器的使用,让小学生能够听音频判断主要的乐器。在逼真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带领小学生一同感受音乐和乐器之美。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和小学生讨论每个个体的特点,引导小学生发现其他人的差异,体会不同个体间的差异美,让小学生平等地对待其他的同学、朋友与亲戚等,提升小学生的德育素养。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音乐学科中渗透德育可以保证德育工作顺利开展,提高小学生道德素养以及审美水平,有益于推动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小学的音乐教师可以充分参考上述教学策略,优化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将音乐教学和德育教育結合在一起,在提高音乐教学效率的同时,更好地渗透德育知识,促进小学生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李魏平.浅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新一代:理论版,2019(1):48.
[2]李平.试论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神州印象,2018(2):485.
[3]董文静.试论小学音乐课程中如何渗透道德教育[J].考试周刊,2019(35):179.
[4]赵娟.论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外交流,2018(42):52.
[5]倪尔康.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黄河之声,2020(4):127.
[6]王佳妮.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渗透的原则及路径研究[J].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20(1):35.
作者简介:
吴秀妹,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均溪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