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有郭美美,后有谭明明。她们有很多共同点:年轻,漂亮,有钱,爱炫富,生活奢靡。
还有,年纪轻轻,都闯了大祸。
一个人如果合法获得财富,如何支配这些财富是他的自由。因此,作为它的逻辑延伸,奢靡的生活是无可指摘的,也就是说,奢靡,是中性的。
但是,这两位年轻女性和那两辆玛莎拉蒂却告诉人们,奢靡是有后果的,一般是恶果。或在眼前,或是将来,代价总要支付,而且不是由奢靡者独力支付,代价一定是结构性的:本人支付 社会公摊 不相干者承担。
比如,郭美美讓整个中国慈善体系面临信任危机,随后几年社会慈善冲动明显退化,许多需要帮助的人因此无法获得帮助。
比如,谭明明以一种炼狱般的方式剥夺了两个无辜者的生命,并让宝马车上唯一一名幸存者的人生被颠覆,毁了几个家庭。
凭什么?随着中国社会财富的日益积累,我们不得不严肃面对这一问题:奢靡,是中性的吗?
“富二代”的光荣
郭美美和谭明明都喜欢炫富。郭美美事件过去有点久了,就不再细说,人们一直记住的是她的玛莎拉蒂。
谭明明醉驾的惨祸发生以后,网上流传着她的一条朋友圈动态。摘抄一下要点:
1.老娘的鞋 包,能买辆法拉利,有一两百双新鞋,LV、CL堆成山,看见LV都想吐;2.家里开公司的,本打算把爹妈、爷爷奶奶都晒一遍,这是我的骄傲;3.平时零花钱,我爹都是一万两万的给;4.我长得好看家里有点钱,咋了?
这些信息,集中指向一个观念—我是个奢靡的“富二代”,我骄傲。
这篇文章的主题,属于训诂学范畴,就是研究“奢靡”这个词的词性。研究之所以必要,是因为许多词的词性变动不居。
比如“年轻”“漂亮”一般是褒义词,但和郭美美、谭明明放在一起就降为中性;再比如“富二代”,印象中这是个贬义词,而近些年已经逆袭为褒义词,这从谭明明的骄傲就可以完全看出。
本来,家里是贫是富,都无关毁誉,一者贫富与荣耀无关,二者生于何种家庭并非个人功利选择的结果。不过,现实案例加上思维想象,定义了“富二代”。在社会观感里,他们是笛福所说的“除了决定要成为懒惰和不努力之人以外便无须做任何事情”的人,是威尔纳·桑巴特所说的“对经济生活完全袖手旁观”的“菜汤上闪亮的油花”。
可以认为这是社会偏见的一部分,因为许多优秀的富二代也在努力拼搏。最终让“富二代”逆袭成为一个好词,王思聪功不可没。他说自己“高富帅”占一样即可,不需要帅;他家里不仅仅是“有点钱”,一个亿只是一个小目标;他是拿着首富爸爸的钱,但却在努力办企业;他会四种外语,玩游戏玩出世界冠军;他不作恶,而且经常以网红的角色攻击不道德现象。
当然,让他成为“国民老公”的,最终是他的钱。但这已经是很好的“巨富二代”了,虽然孙宇晨说他是“靠爹的”“搞个直播都倒闭”,但粉丝会说“你知道他多努力吗”,孙宇晨搞“传销”难道更光荣?
看上去,王思聪以一己之力,让“富二代”这个词不再难听,反而变得非常动听。然而如果认为这种社会文化的颠覆性转变真的寄托在某个人身上,就太天真了。在“富二代”的词性转换上,王思聪的出现只不过是“时势造英雄”。
经济学家凡勃仑在其名著《有闲阶级论》里为我们梳理了一个进化论式的发展过程,在他看来,“财富=荣耀”是社会“进化”的结果。
挥霍无度的人,一般不是挥汗如雨的人。谭明明如此,郭美美也是如此。
他说,人类社会早期,在战争中展现勇气与力量是荣耀的主要来源。—注意,此时荣耀来自“一个男子的威力”,即勇气与力量,大约相当于柏拉图所说的“血气”“爱荣誉与爱胜利”,也就是说,荣耀是由品性塑造的。
作为战争结果,战争能手总能收获更多战利品,包括奴隶和其他物质财富。这些战利品不是荣耀,只是显示他的荣耀。但“事情正在起变化”,财富正在“成为衡量成就的可敬程度时最容易被认明的确凿证据”。
继而,显示荣耀的财富逐渐变成了荣耀本身。想要获得社会地位,就必须保有相当的财产,“拥有财产,起初只被看作是能力的证明,现在则被理解为其本身就是值得赞扬的一件事”。这时,荣耀被异化了,也被物化了。
最后,经过进一步演进,“人们觉得由上一代或别的方面移转而来的财富,比之由保有者自己努力挣得的,甚至还具有更大的荣耀性”。
到这里,荣耀的原初意义彻底废了。在当今存在的大部分社会里,财富即荣耀,越容易获得的财富越是荣耀,这一价值观都已经运行了相当长的时间。
按照凡勃仑的发现,“富二代”的光荣是必然要降临的,那么,郭美美、谭明明只不过是这一浪潮裹挟着的一个小水花,真正的大部队,还在视野之外。
“由上一代或别的方面移转而来的财富”,这是个非常有力的表述。挥霍无度的人,一般不是挥汗如雨的人。谭明明如此,郭美美也是如此,她们的财富是从“爹”或者“干爹”那里“移转”而来的。
奢靡的人、炫富的人,往往都是不劳而获的食利者或寄生者。
劳动者,一会更珍惜劳动成果—比如任正非先生,他的朴素是众所周知的;二没有时间去奢靡、去炫富、现代的工作是滚动的、繁忙的;第三,综合第一和第二,他们也不需要“一、二百双新鞋”。
食利与寄生
一般情况下,食利者是依靠存款,尤其是专门依靠持有有价证券以取得利息、股息收入为生的人。
食利者同时也包含寄生者的意义,而寄生,就不止于寄生于金融领域,即便“爹”或者“干爹”是劳动者,本人不劳动,也是寄生者,寄生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