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差异和人口流动中的收益与风险机制

来源 :经济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hu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城乡差异导致农村人口流向这一社会现象出发,利用社会收益与风险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城乡社会收益与风险的分配不均是人口流动的根源所在,通过人口流动这一再分配过程减少收益与风险梯度差,使城乡收益与风险的分配达到Pareto最优状态,从而不断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农业地域的概念和特征,运用定量方法划分出我国的典型农业地域,并分析了我国典型农业地域农业发展的基础和限制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实行农业产业化,实现工业和农
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和自然遗迹及其环境进行管理和保护的特殊区域生态系统综合体,具有多种功能.湖南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完整,且量多、面广、高品位,特别具有发展旅游业的
以中国现代历史时期城市(仅指建制城市)数量增长作为中国城市化的重要侧面,结合中国城市化动因分析,探讨了城市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关系。通过对中国现代历史时期及现代
根据旅游经济学、旅游营销学的基本原理将传统旅游商品分为五类;进而针对性指出广东省旅游商品种类、购物场所和销售网络的现状和旅游购物市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终对新世
随着我国乡村地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经济空间结构形式的日益复杂,传统的城镇人口统计口径在量测城市化水平时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局限性.本文结合实地调查,在分析传
本文在对目前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度量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人工神经网络 (ANN)作为区分中国可持续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模型工具.构建了ANN模型分析中较为先进的自组织
本文针对目前可持续发展定性描述方面的局限,试图引用经济学的方法,对可持续发展的预警试作初步探讨.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 ,借鉴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本文先提出了一个物质消耗与收入关系的理论模型。然后,对我国及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省和上海市的物质消耗与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结论是,目前即使是经济发达